摘要:记得许久之前听过一首歌,歌名是《五月的风》,忘记是谁演唱的了。纯纯的民族风,舒缓、柔和,很适合把音量调小,闭着眼睛听。后来查资料发现很多人唱过,像周旋、奚秀兰、董文华都唱过这首歌,原来早在我听到这首歌之前,已经流行了半个世纪了。再后来每到五月,总会想起这首歌。
聞鍾記郵(5311)青年节的星海广场
记得许久之前听过一首歌,歌名是《五月的风》,忘记是谁演唱的了。纯纯的民族风,舒缓、柔和,很适合把音量调小,闭着眼睛听。后来查资料发现很多人唱过,像周旋、奚秀兰、董文华都唱过这首歌,原来早在我听到这首歌之前,已经流行了半个世纪了。再后来每到五月,总会想起这首歌。就在今年的5月4日,大连的大帅哥张昊先生从美丽的滨城大连寄给我一枚明信片,就是从大连五四广场邮局寄出来,明信片上除了加盖五四广场邮局的邮戳,还用“星海广场”风景日戳销了邮资。
翻看着这枚从大连寄来的明信片,看着星海广场的风景日戳很怀念在大连的那些日子。掰着手指头一算,距上一次去大连已经过去5年了。正是那一次,站在大连的星海广场,眺望大海,真正感觉到了这个广场真大。在见到大连星海广场之前,是从“星海广场”普资明信片的邮资图上,认识这个广场的,真的没想到现实中的星海广场那么的大。只有站在星海广场的时候,才感觉到人是那样的渺小。
当五月的海风拂过辽东半岛南端的海岸线,大连这座承载着百年沧桑的城市,也许会在五四青年节之际,于山海之间勾勒出一幅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精神画卷。从星海湾畔的璀璨广场到大连湾的浩渺碧波,从邮政日戳上的风景印记到五四广场邮局的时光刻度,这座城市以独特的地理坐标与文化符号,书写着青年精神的永恒传承。在2025年的春日里,让我们循着地标脉络,追溯五四精神在滨城大地的深刻回响。
星海湾畔的星海广场,以176万平方米的壮阔体量,成为亚洲最大的城市广场。这座建于1997年的地标性空间,不仅是大连现代化进程的缩影,更以其设计中的隐喻,暗合着青年精神的时代诠释。广场中央的星形图案与100双脚印浮雕,既象征着百年沧桑的历史足迹,也寓意着青年一代迈向未来的坚定步伐。五四青年节的清晨,朝阳穿透“百年灯塔”的塔身,将光芒洒在广场上晨读的青年、慢跑的身影与写生的学生身上,构成一幅活力涌动的图景。
这里的每一处景观都蕴含着精神密码,直径19.97米的汉白玉华表,镌刻着中华民族的文明脉络。懂的都懂,因为1997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铭记。“无字天书”石雕翻开的书页,等待当代青年书写新的时代篇章。当五四青年节的主题活动在此举行,青年们在海风与涛声中重温“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誓言,星海湾的浪涌仿佛在呼应百年前北平街头的呐喊,将空间的广阔转化为精神的纵深。
相较于星海广场的现代气息,大连湾则在历史的褶皱中保存着更厚重的青年精神印记。作为近代中国重要的港口,大连湾见证了19世纪末的风云变幻,也在20世纪初的民族觉醒中留下青年奋斗的足迹。早在五四运动前后,大连的进步青年便以港口为窗口,传播新思想、组织爱国运动,将这片海域化作思想启蒙的前沿。今日的大连湾畔,老港码头的铁轨与起重机仍在诉说工业文明的故事。
而新建的海洋科技园区里,青年科研工作者正致力于深海探测与蓝色经济研究。五四青年节期间,乘船巡游大连湾,可见百年前的灯塔与现代化的海上风电装置交相辉映,正如青年精神在历史传承中不断焕新。在湾畔的历史纪念馆里,泛黄的照片记录着青年学生抵制日货的游行场景,与展厅外当代青年志愿者开展海洋环保活动的身影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
在大连的邮政文化中,风景日戳是连接地脉与文脉的独特载体。星海广场风景日戳以其标志性的海鸥以及山海为图案,将空间景观浓缩于圆形印记之中。每当五四青年节来临,邮政部门会用风景日戳,在信封、明信片上留下“星海广场·五四青年节”的日期印记,使每一封邮件都成为时光的使者。这种日戳不仅是邮政业务的凭证,更是文化传播的媒介。在青年节当天加盖“五四”日戳,将星海湾的晨光、大连湾的暮色定格于纸面,让城市与青年共同成长的轨迹。当这些盖有日戳的信件穿越山海,抵达全国各地,大连的青年精神也随之播撒四方。
从星海广场的晨辉到大连湾的暮色,从邮戳上的历史印记到现实中的青春实践,大连以地理空间与文化符号为载体,构建着五四精神的传承体系。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青年创业者们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开拓数字经济新蓝海;在高校云集的凌水河畔,学子们在实验室里攻关“卡脖子”技术,将论文写在祖国的海疆;在社区与乡村,青年志愿者用脚步丈量民情,以知识赋能振兴,让五四精神在基层绽放光芒。
邮递员骑行的车铃穿过老城区的街巷,盖有五四主题日戳的邮件即将启程。这些信件上的邮戳,既是大连作为“邮驿之城”的文化标识,更是青年精神跨时空传递的密码。正如星海广场的脚印浮雕永远面向东方,大连的青年们也始终朝着时代的朝阳,在山海之间续写着属于中国青年的光荣与梦想。站在2025年的时间节点回望,五四精神早已超越历史事件的范畴,成为融入城市基因的文化血脉。大连以星海广场的开阔、大连湾的深邃、邮戳日影的细腻,为这一精神提供了具象化的表达场域。
山海不会说话,却铭记着每一次潮起潮落;邮戳无言,却镌刻着时光的重量。在大连这座城市的精神图谱中,五四青年节不仅是一个纪念日期,更是一种永恒的生命姿态——如同星海湾的浪花,永远向岸边奔赴;如同大连湾的航船,永远向着海天尽头远航。而那些盖在信纸上的风景日戳,终将成为这个时代最珍贵的精神邮资,寄往属于中国青年的光明未来。
都知道我们国家目前有三艘航母,大多数人都是从新闻、电视中见到,真正能看到航母本尊的人可谓少之又少。很荣幸的是我就在大连,见到了中国的第一航母“辽宁舰”。虽不能像幸运的同胞们可以登舰,近距离接触,能够远远看一眼,看一眼真是的大船,也是一种三生有幸。更何况几天之后从飞机上又俯瞰了辽宁舰,只是一瞬间,眼泪不由自主往下掉,但那是一种喜悦的眼泪。
来源:闻锺集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