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8日,首届诺和诺德肥胖症论坛(NNOU)应势启航,以“建立标准,彰显价值”为使命,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中“遏制慢性病高发态势”的战略部署,将体重管理作为关键支点,筑牢慢性病防控的坚实堡垒。会议期间,国内外千余位专家学者携前沿理念推动认知升级
导语
当
“体重管理”持续上升为国家健康战略的核心议题,一场重塑肥胖症诊疗格局的变革浪潮已然来临!2025年
5月18日,首届诺和诺德肥胖症论坛(NNOU)应势启航,以“建立标准,彰显价值”为使命,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中“遏制慢性病高发态势”的战略部署,将体重管理作为关键支点,筑牢慢性病防控的坚实堡垒。会议期间,国内外千余位专家学者携前沿理念推动认知升级,以临床实践淬炼创新诊疗路径,在思想碰撞中开拓多维视野。这场汇聚时代力量的行业盛会,必将以星火燎原之势,引领肥胖症治疗走向更科学、更系统、更标准的未来
,为“健康中国2030”的宏伟蓝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盛大开幕,聚势谋远
在首届NNOU隆重启幕的重要时刻,浙江之江生命健康研究院院长叶真教授、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周霞萍女士以及诺和诺德大中国区肥胖症业务部副总裁张一帆先生联袂致辞,共同展望肥胖症治疗的新愿景。
叶真教授强调,在国家政策引领下,亟需构建政产学研协同机制,推动肥胖防控的科技创新、服务优化和模式升级,真正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周霞萍女士表示,作为行业领军者,诺和诺德将持续凝聚多方力量,汇聚全球智慧服务中国患者,助力“健康中国2030”建设。
浙江之江生命健康研究院院长叶真教授
势在必行,盈塑前沿标准
创新之路:GLP-1减重药物研发之旅及未来趋势
诺和诺德国际运营部肥胖症医学及科学事务负责人Ricardo Reynoso教授表示,从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发现,到首个获批用于减重适应症的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的诞生,再到司美格鲁肽的全球上市,这一系列成果凝聚了数代科研人员的心血。GLP-1RA历经30年的科研沉淀,登顶2023年《Science》科学突破,推动肥胖治疗从单纯减重迈向多器官保护的新纪元。与此同时,卡格列肽与司美格鲁肽复方制剂、GLP-1/胰淀素双重激动剂等创新疗法蓄势待发。随着新型减重药物的迅猛发展以及疾病认知理念的提升,肥胖管理正加速向“目标导向治疗”的模式演进,开启个性化和精准治疗的新时代。
诺和诺德国际运营部肥胖症医学及科学事务负责人Ricardo Reynoso教授
大势所趋:中国肥胖症的管理现状与挑战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纪立农教授以肥胖症的沉重疾病负担为切入点,系统阐述了加强肥胖管理的重要性,并详细介绍了肥胖症的分级治疗策略。在减重药物方面,多项高质量研究证实,司美格鲁肽2.4mg(诺和盈)可显著减重1-89尽管当前已有高效的治疗药物,但医患双方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和治疗积极度均有待进一步提升。ACTION-China研究结果显示,尽管多数患者(>70%)认同减重责任在己,但实际采取科学医疗措施的比例却不高;医生层面虽绝大多数认可肥胖的慢性病属性,但超六成认为患者“不想减重”,导致临床干预动力不足10。纪教授呼吁,医疗机构应加强肥胖诊疗能力建设,积极将循证医学支持的创新疗法转化为临床实践,切实改善患者预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纪立农教授
共塑领域标准,见证荣耀时刻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李小英教授在《共塑标准:减重药物的临床多维评价标准》的学术报告中指出,减重药物的临床价值已远超“体重下降”本身,更关乎长期安全性、并发症改善与结局获益的多维平衡。基于全新的评估体系,临床实践中应优先选用符合多维评价标准的药物。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李小英教授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推动门诊建设规范化,明确药物评估标准化,权威专家、跨学科团队及行业伙伴共同见证了《体重管理门诊建设专家指导意见(2025年版)》和《减重药物临床多维评估专家指导意见》从理念到方法的系统推进。两份专家指导意见预计将于近期正式发布。
此外,本次会议恰逢SELECT研究成果被正式写入司美格鲁肽2.4mg中国说明书之际,大会特设庆祝仪式,与会专家学者共同见证这一荣耀时刻。SELECT研究作为评估司美格鲁肽2.4mg对超重或肥胖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血管保护作用的里程碑研究,其结果写入说明书不仅为该创新药物的显著心血管获益增添有力证据,更充分体现了药监部门对其疗效的认可和信任。
共同见证:《体重管理门诊建设专家指导意见》(2025年版)与《减重药物临床多维评估专家指导意见》
超越减重,盈在综合获益
心健康 新视角:司美格鲁肽2.4mg的心血管获益进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张宇清教授从心血管医生的专业视角,深入探讨了GLP-1RA类药物,尤其是司美格鲁肽2.4mg对心血管健康的积极影响,并结合临床实践和研究证据强调其为领域带来的突破性变革。这种多效性药物通过综合改善体重、血压、糖代谢、炎症指标等多重机制,为患者提供了跨疾病谱的干预价值,成为链接体重管理与心血管结局干预的关键桥梁,引领我国肥胖合并心血管疾病治疗进入“减重+护心”的双效管理新时代。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张宇清教授
术新机 拓新程:司美格鲁肽2.4mg助力肥胖症管理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减重中心王存川教授指出,尽管代谢手术是目前最有效的减重手段,但临床应用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我国肥胖患者中实际接受手术的比例仅为0.01%11,渗透率极低;另一方面,手术伴随的副作用亦需警惕。以司美格鲁肽2.4mg为代表的治疗药物,不仅可为术前高危人群提供更安全的过渡方案,也为术后体重反弹、疗效不足患者带来干预新选项。相信未来在新型减重药物和减重手术的协同作用下,我国肥胖症的防治水平将大幅提升。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减重中心王存川教授
肥胖背后的肝脏危机:MASLD及其临床管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范建高教授详细介绍了肥胖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之间的内在联系,体重管理在MASLD防控中的重要地位以及MASLD的治疗策略。有研究表明,肥胖患者合并脂肪肝的比例高达 75%,超重/肥胖可使脂肪性肝炎患病风险增加3倍以上。而减重≥10%有望实现近100%的肝脂肪变缓解,90%的脂肪性肝炎缓解。目前,司美格鲁肽2.4mg已被多项研究证实,其不仅具备显著的减重疗效,还能改善脂肪肝指数、肝酶水平及肝脏弹性值等多项肝脏指标,为MASLD患者带来治疗新曙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范建高教授
盈领对话:减重药物治疗管理中的全面实践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陈伟教授担任本环节主持嘉宾,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内分泌内科余学锋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恺教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杨景哥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分泌科史晓光教授、中日友好医院普外科·代谢减重中心聂云韬教授以及腾讯健康医药首席架构师王星先生一起围绕减重药物的临床应用及“互联网+”减重模式展开多学科交流。讨论嘉宾不仅从内分泌科、减重外科、心内科等多学科角度分享了司美格鲁肽2.4mg在肥胖症治疗中的优势,还探讨了如何通过数字化手段构建肥胖防控新生态,实现从院内诊疗到院外管理的无缝衔接,推动“健康认知-行为干预-治疗接力”的全程管理闭环。最后,专家们一致认为,司美格鲁肽2.4mg可帮助患者实现体重与共病的双重管理,为其带来更优获益,同时“互联网+健康医疗”的创新管理模式也将为我国肥胖防控事业注入新动能。
大咖洞见,启迪临床实践
精彩的学术分享环节结束后,纪立农教授和李小英教授接受了多家医学媒体的采访,并围绕肥胖症疾病现状与挑战、体重管理门诊能力建设提升、肥胖症治疗药物的合理应用等话题分享真知灼见。纪教授表示,当前患者对肥胖症的认知较为匮乏,亟待加强相关教育。在治疗方面,应设定阶梯式的减重目标,同时为肥胖患者量身定制更为细致的生活方式调整建议,对于符合药物治疗指征的患者,应及时起始。李小英教授强调,医疗机构应着力构建以内分泌科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的标准化体重管理门诊。在具体药物选择上,可优先考虑减重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循证医学证据充分且适合长期应用的药物,比如司美格鲁肽2.4mg等。两位教授一致认为,肥胖症管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医疗机构、政府和公众的参与,以营造健康生活方式的环境,最终实现肥胖率的有效控制。
总结
首届NNOU论坛不仅是知识的盛宴,更是推动临床开展规范化诊疗行动的号角,其所凝聚的智慧与共识,必将化作推动肥胖症管理进步的磅礴力量。展望未来,我们坚信在国家政策的有力引领下,通过持续深化学术创新、强化产业协同、完善诊疗体系,我国肥胖症管理必将迎来崭新局面。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行业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参考文献
1.
Wilding JPH, et al. N Engl J Med. 2021; 384(11): 989-1002. STEP 12.Davies M, et al. Lancet. 2021; 397(10278): 971-984. STEP 2
3.
Wadden TA, et al. JAMA. 2021; 325(14): 1403-1413. STEP 34.
Rubino D, et al. JAMA. 2021; 325(14): 1414-1425. STEP 45.
Garvey WT, et al. Nat Med. 2022; 28(10): 2083-2091. STEP 56.
Kadowaki T,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2; 10(3): 193-206. STEP 67.
Mu Y,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4; 12(3): 184-195. STEP 78.
McGowan BM,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4; 12(9): 631-642. STEP 109.
Lincoff, A.M., et al., Semaglutide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Obesity without Diabetes. N Engl J Med, 2023.10.
Linong Ji,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24 Aug 9.11.魏卓奇, 等
.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23, 26(11): 1017-1022.*诺和诺德对此亦有支持
撰写:安墨
审校:Nia
排版:Pan
执行:Pan
来源:医脉通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