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获评 “全国文明城市” 称号!这份荣誉属于每一位菏泽人!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4 04:13 3

摘要:2025年5月23日,一个值得菏泽人民铭记的日子——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我市被授予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千万菏泽人民日夜期盼的梦想在这一刻照进现实。

四月的牡丹芬芳尚未散尽,五月的文明之花已绚烂绽放。

2025年5月23日,一个值得菏泽人民铭记的日子——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我市被授予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千万菏泽人民日夜期盼的梦想在这一刻照进现实。

与这份至高荣誉交相辉映的,还有我市巨野县柳林镇等15个村镇获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政协菏泽市委员会办公室等7家单位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王娜家庭等3个家庭获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菏泽市牡丹区第二十二初级中学等3所学校获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一系列国家级荣誉,共同构筑起菏泽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蕴含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称号,也是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近年来,菏泽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理念,谋划打造“全域、全时、全民”创建体系,持续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形象,一幅以文明为底色的幸福画卷在“中国牡丹之都”徐徐展开。

从“中国牡丹之都”到“全国文明城市”,这张最具含金量的城市名片,记录着菏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回望创建征程,那些风雨兼程的日日夜夜,那些攻坚克难的动人场景,那些温暖人心的文明瞬间,都化作这座城市最珍贵的记忆。

全域发力,一条锲而不舍奋力拼搏的追梦之路

文明花开香满城,正是千万菏泽儿女用汗水浇灌出的最美风景。

从这场追梦之旅的第一天起,菏泽就一直朝着目标奋力前行,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建之路。坚持市、区、乡、村四级联动,推动文明城市创建从主城区向城乡接合部、乡村延伸,覆盖背街小巷、村居社区、楼道庭院,深入每个角落、每个家庭。

在市级层面,制定具体行动方案,建立市委统一领导、创城办统筹协调、党政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体制机制和工作格局,形成上下贯通、整体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局面。在区级层面,强化属地责任,明确各区、各镇街创建主体责任,定期开展督导指导。在镇街、村级层面,统筹城乡文明共建,扎实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扮靓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现在的菏泽,干净整洁的城市街头,道路平坦通畅、绿意盎然;绿荫蔽日的乡间村落,田畴开阔、村貌焕然。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文明创建正悄然浸润着菏泽人民的日常生活,处处都能感受到文明城市创建的强劲脉动。

全民发力,一场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生动实践

城市之兴,居者皆有其责;城市之美,居者应尽其力。

文明城市创建,归根结底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菏泽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创建工作,创新开展“步行全城 丈量文明”活动,各级领导干部以普通市民视角发现问题、解决难题,让文明创建成为百姓受益的民心工程;组织开发“绣菏城市放大镜”小程序,供市民拍摄上传城市管理中的不文明现象,形成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创建格局;通过“党建带群建,合力抓创建”方式,把创建文明城市志愿服务纳入“主题党日”活动,形成人人支持创城、主动参与创城的良好局面。

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深入推进,各项便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群众获得感稳步提升。推动城乡环卫设施设备更新,提升环卫精细化保洁水平,城乡环境品质长效提升;全面整治线杆挡道、管线杂乱现象,持续改善道路积水问题;深入开展“点亮一盏灯 美化一面墙”活动,亮化居民小区楼道,对剥落的公共墙面粉刷、彩绘;国企领办“红色物业”,引入专业化物业企业进驻“三不管”小区,高标准建设充电车棚;优化城市停车服务,建设公共停车场,实行国有停车资源错时免费开放、社会停车资源晚间共享;统筹城乡文明共建,扎实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扮靓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形成了全民共创共享的生动局面。

文明也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农贸市场华丽转身、市容环境干净整洁、交通秩序井然有序、服务窗口更加高效便民、志愿服务蔚然成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菏泽这座城市增添了新的幸福底色。

全时发力,一次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的攻坚之旅

文明之光照亮城市每个角落,赋予城市秀外慧中的气质。

菏泽坚持全时发力,将文明城市创建融入日常工作生活。针对老旧小区改造、交通拥堵等“城市病”,深入实施专项整治,工程化推进停车秩序、老旧小区等“7+3”专项治理,大力开展“飞线”充电、小广告专项整治行动,全面优化群众生活环境;着力提升志愿服务,在窗口单位和街道、社区文明实践站普遍设立志愿服务站点,全天候组织社会爱心人士等参加交通劝导、卫生清理等活动;广泛搜集问题短板,招募百名“城市文明观察员”,即时报送日常工作生活中发现的问题。

打破传统宣传模式,用“文艺+互动”点燃市民热情。推出《菏泽文明20条》漫画读本、创作《文明修炼手册》歌曲,以通俗形式传播文明理念;举办“文明礼仪风采大赛”“邻居节”“烟头换礼品”等活动,吸引超百万人次参与;全国移风易俗优秀作品《公鸡过寿》通过巡演深入人心。此外,“我为文明菏泽代言”“城市文明我来绘”等新媒体互动,让文明成为市民的“时尚标签”。

深挖“好人效应”,打造“德润菏泽”品牌。通过基层推选、全媒体宣传、礼遇帮扶等举措,涌现出中国好人38人(组)、山东好人458人(组)。从“热心菏泽大叔”到“新时代好少年”,凡人善举汇聚成城市精神坐标,“厚道菏泽”日益成为鲜明标识。

沐浴着全国文明城市的荣光,菏泽将统筹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机制,持续巩固“全域、全时、全民”创建体系,保持创建常态长效,着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让文明之花永葆生机,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来源 | 菏泽日报记者 张啸

来源:菏泽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