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的三夏 | 降雨天气对夏收有何影响?该如何防范?一文了解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4 07:55 2

摘要:眼下,全国小麦生产第一大省河南已开镰收获。这两天河南多地出现降雨。为了赶进度,许多农户选择在夜晚收麦。在河南南阳采访时,记者记录下了一场争分夺秒的抢收战。

央视网消息:眼下,全国小麦生产第一大省河南已开镰收获。这两天河南多地出现降雨。为了赶进度,许多农户选择在夜晚收麦。在河南南阳采访时,记者记录下了一场争分夺秒的抢收战。

唐河县是南阳市重要的粮食产区,记者抵达桐河镇官园村的一家合作社时,遇到了种粮大户焦强,他今年种了600多亩小麦。

作为今晚抢收的“总指挥”,焦强既要盯着30多个零散地块的收割进度,又要确保400亩种子田不被混收。他一刻不停歇,在麦田与仓库间来回穿梭。

凌晨1点半,焦强的小地块麦子收割完毕,准备开始收割大地块。在地里,记者见到了来自河南周口的机手郭志伟,从事跨区作业已经十多年,这已经是他更换的第三台收割机了。

按照正常速度,郭志伟的收割机一天能收100亩左右,今天为了抢在下雨前收完麦子,他一直在忙活。眼看这块地就要收完了,但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郭志伟立即关闭收割机的发动机,下车排查故障。原来是因为夜间麦田潮湿,秸秆卷入了收割机的割台。看到这个情况,郭志伟的爱人陈新艳迅速跑到地里。

陈新艳告诉记者,焦强是他们的新客户,今年第一次合作。尽管大家都知道夜间麦田湿度偏高、能见度低,收割难度大,但夫妻俩特别能理解今晚抢收的紧迫性。

经过一个小时的清理,收割机恢复正常工作,郭志伟来不及擦拭脸上的汗珠,爬上三米多高的收割机重新开始工作。

夜晚的麦田里,收割机的车灯如一簇跃动的微光,照亮了前进的方向,也点亮了每个人心中的丰收希望。

【“奔跑”的三夏】降雨天气对夏收有何影响?

夺取今年的夏粮丰收,还需要经历高温、强降雨、强对流等多重复杂天气的考验。比如,各大麦区今夏是否会遭遇“烂场雨”?又该如何防范?

麦收期间的连阴雨,农民们称之为“烂场雨”。“烂场雨”会造成小麦倒伏受淹,易导致霉变和穗发芽,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据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介绍,麦收期间,如果连续5天,每天仅降下1毫米的雨水,小麦都可能在地里发芽。即便是收割上来的小麦,如果没有及时脱粒,也会在仓库里发芽。

“烂场雨”多发于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江淮等小麦主产区。

预防“烂场雨”,要密切关注天气的变化,根据麦子成熟的程度,合理调配农机,安排收获的进度。一旦发生“烂场雨”,要及时地清理麦田沟系,确保雨停田干,减少麦子倒伏的概率,同时确保雨后农机能尽早下田抢收,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到了烘干晾晒环节,应利用国有粮库、学校操场等场所烘干或晾晒小麦,避免霉变。

气象分析师表示,各地防范“烂场雨”,需结合当地农作物生长周期,关注天气变化。

气象分析师胡啸:从冬小麦的这个生长周期来看,目前我国的湖北、河南南部的冬小麦已经逐渐成熟了,湖北的收获都超过了9成,大部地区冬麦区还处在一个灌浆期。这场降雨对冬小麦的产量形成是有利的,对陕西、山西等春播区的春玉米和春小麦的发芽生长也是有利的。未来一周,整体天气还是不错的,在明天、后天,夏收区大多是以晴朗天气为主,是适宜开展夏收的。26日、27日陕西南部可能有一些小到中雨,在27日开始到29日,在江南、华南、西南区东部还有一轮大范围的强降雨天气过程,这场降雨不会落在冬麦区。要关注6月1日前后,陕西、河南、安徽等地会有一次降雨过程,农民朋友还有农机手,要密切关注临近的天气变化。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