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十年 | “不可能”?在这里,“不,可能”!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4 08:31 2

摘要:编者按2015年5月24日,湖南湘江新区正式授牌。十载砥砺奋进,新区从蓝图愿景蝶变为发展热土。这十年,是创新突破、产业崛起的十年,是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的十年。为全景呈现新区十年来的辉煌成就,我们特别策划“我们这十年”专题。通过系列报道,带您一同

2015年5月24日,湖南湘江新区正式授牌。十载砥砺奋进,新区从蓝图愿景蝶变为发展热土。这十年,是创新突破、产业崛起的十年,是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的十年。为全景呈现新区十年来的辉煌成就,我们特别策划“我们这十年”专题。通过系列报道,带您一同回顾新区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节点、产业发展与动人故事,感受这片土地的蓬勃生机与无限潜力,共同展望新区更加美好的未来。

十年前,民营企业说要造卫星,你觉得可能吗?不可能!

一个没有汽车工业基础的中部城市,要率先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你觉得可能吗?不可能!

在传统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还在规范化发展时,一家机构说要布局科技板块,向数字化平台转型,你觉得可能吗?不可能!

但就是这些被当时的人们认为“不可能”“做不成”的事情,在湖南湘江新区这片热土上,——变成了现实。

支撑这些创业奇迹的,正是一套独特的“新区密码”。

创,创造,创出奇迹!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最需要的是勇气。

在大众的印象中,卫星研制是神圣且神秘的,而且由于涉及部门多、技术要求高,过去几十年,一直是由航天“国家队”来承担这一重担。天仪研究院的出现,打破了这个惯例。

“我们是顶着一堆的质疑成长起来的,我们也一直在证明自己。”天仪研究院成立十年后,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杨峰依旧记得创业初期的艰难。

天仪研究院已完成20次太空任务,成功发射37颗卫星,填补了我国商业SAR卫星的空白。

彼时,看到商业航天机遇的杨峰,“要造一颗属于自己的星星”的梦想翻涌而起。“但一些地方一听‘造卫星’,都觉得是在‘放卫星’。”踌躇不前之际,杨峰来到了长沙,并在这里扎下了根。

为了支持这个初创企业,湖南湘江新区给予了天仪研究院1000万元的天使轮投资。这个在当时看来颇具风险的决策,最终改写了中国商业航天的格局。

天仪研究院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民营企业,并在十年时间里,完成了20次航天发射,将37颗卫星送入太空,成为中国商业航天领域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企业之一。

天仪研究院的卫星。

同样的超前布局也发生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

十年前,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无论对于湖南、长沙,还是新生的湘江新区,迫切需要找到产业变革的新突破点。

如何实现“换道超车”?长沙市委、市政府将目光聚焦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突破点在哪?先要“筑巢引凤”。

2015年底,智能系统测试区建设在湖南湘江新区启动。2018年6月12日,湖南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正式开园。在当时,这个“新生”的测试区是国内测试场景类型最丰富、测试道路总里程最长、研发办公配套最齐全、5G覆盖范围最广的测试区。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于2018年正式获得工信部授牌,成为国家级测试区。

开园后不久,长沙一边开展运营,一边抢抓窗口期申报“国字号”,一支特殊的国字号测试区申报小分队赶赴北京,晚上理材料、白天做汇报,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开园不到半年,湖南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获工信部授牌“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正式跻身“国家队”。

从封闭到开放、从城市到城际、从物理到虚拟……此后,长沙没有止步探索。正是这种突破的锐气,长沙一举拿下五个国家级牌照;产业朋友圈不断扩大,现拥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相关企业近480家,其中规上企业87家,规上企业产值295亿元。

长沙现拥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相关企业近480家。干,快干,干出信心!

勇气只是起点,如何将“无”变为“有”?湘江新区的答案是——速度。

引鲲鹏入湘,以极速响应推动鲲鹏“翱翔”的故事,如今在新区仍被人津津乐道。

2019年7月,华为宣布在未来五年内将投资30亿元发展鲲鹏产业生态。华为引入新合作伙伴的消息,让湖南人看到了发展机遇。

同年8月,长沙市领导带队赴深圳与华为高层进行会谈,就鲲鹏落地湖南合作事宜达成基本共识。12月,拓维信息主导成立湘江鲲鹏,推动鲲鹏生态正式落户湖南。

湘江鲲鹏厂房。

然而,就在准备快马加鞭建设厂房之际,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定的施工计划。

在这个关键时刻,湖南湘江新区、岳麓高新区和企业坚定地站在一起。在各方的努力下:1天完成工商注册,10天完成土地审批流转,120天后,湘江鲲鹏硬件产线按时交付,20天后,第一台“湖南造”服务器顺利下线,为湖南新基建提供强大算力支撑。

2015年,湘辉人力在怀疑声中布局科技板块,酝酿着从传统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向数字化平台转型的“惊鸿一跃”。因专业人才缺乏,项目踌躇不前之际,他们把目光投向了湘江新区。

“当时的考虑,一方面是因为这里的科技产业和IT人才与我们的战略转型目标高度吻合,另一方面是基于新区的营商环境。”湘辉人力党委书记陈剑飞透露。

为了帮助这个企业加速落地和发展,新区多部门联动为湘辉人力开通“绿色通道”,在办公选址、项目审批、业务拓展等方面提供高效、精准的支持。湘辉人力也在新区实现加速发展,成功开发出青阳云数智化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并实现了从“区域服务商”向“平台型服务运营商”的战略升级与转型。

青阳云数智化人力资源服务平台。

2018年,成立不到一年的视比特机器人在资金不充裕之际,获得了来自柳枝行动的20万元无偿扶持资金。这种投早投小、不占股的纯扶持模式,为那些“技术很硬、口袋很空”的早期团队注入了活力。

视比特机器人。

柳枝行动被创业者称为“天使中的天使”,成了许多科技企业跨越“死亡谷”的关键跳板。数据显示,柳枝行动前五年入孵企业存活率达59%,后五年跃升至91%,120家企业累计获得34.5亿元融资。

在湖南湘江新区,甚至可以在一小时之内让一个00后的大学生“当老板”。

近日,湖南师范大学2024届研究生郭子邺,在母校附近的岳麓山大科城企业登记便民点窗口,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成功变身长沙产教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想,敢想,梦想成真!

从不可能到可能,从“无名之辈”到“互联网产业第五城”,岳麓山静静见证了全过程。

有人说,互联网岳麓峰会就是一群湖南人“策”起来的。因为当时,中国互联网版图上尚未有长沙的一席之地。

2014年,首届互联网岳麓峰会在岳麓书院举行,12名湘籍企业家因“湖湘汇”齐聚。他们关于互联网的畅想,让湖南人心动了。

2014年首届互联网岳麓峰会圆桌论坛现场。

湖南省委、省政府把握趋势,授牌长沙高新区“省移动互联网产业聚集区”。省、市、长沙高新区热切地呼唤,“欢迎移动互联湘军回乡创业”。

很快,软件产业众多“第一”的金蝶软件签约入驻长沙,发展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业务;国内最大分类信息网站——58同城将移动支付业务落户长沙。威胜信息、映客直播、水羊股份、兴盛优选、安克创新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企业,陆续将长沙作为创业梦想地……

2024年9月,2024互联网岳麓峰会“峰会新十年 湘商新征程”启动仪式举行。

十年砥砺,当初被质疑的“天方夜谭”已化作夜空划过的卫星、街头驰骋的智能汽车、创业者手中温热的营业执照。在湘江新区的土地上,“不可能”三个字被一次次拆解、重组——人们终于读懂了这个地方的密码:“不,可能”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场关于勇气与担当的“双向奔赴”。

奔赴仍在继续。在湘江科学城塔吊林立的建设现场,在创业者凌晨三点的电脑屏幕前,在下一个“天方夜谭”的项目书里,新的“不可能”正等待被改写。

◎记者:胡谦 贺喜迎

了解更多新区资讯

↓↓

来源:湖南湘江新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