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眼下,我国冬小麦收获正自南向北加紧推进。在四川省广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专家们对万亩小麦高产示范片进行实产验收,优特小麦品种和绿色栽培技术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策划《麦收时节》,24日推出:《丰
央广网北京5月24日消息(记者朱星晓 四川台记者李慧娟 冯天翔)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眼下,我国冬小麦收获正自南向北加紧推进。在四川省广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专家们对万亩小麦高产示范片进行实产验收,优特小麦品种和绿色栽培技术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策划《麦收时节》,24日推出:《丰收的重量》。
上午9点半,测产开始。几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扎进密密麻麻的麦子里,饱满的麦穗被迅速卷入机仓。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汤永禄:我们这次测产,主要是针对1万亩的一个大数,每一个片区抽取一部分田,然后通过加权来概算整个1万亩的产量。
汤永禄在每个测产田块随机抽取5份至10份小麦样本,不同田块的麦子成熟度和含水量不一样,必须要折算成标准干重才能公平比较。
汤永禄:在统一至13%含水量的情况下,亩产多少,就很准确。
麦子收上来,水分测明白,汤永禄取出5公斤左右的鲜种子样本,人工去除样本中的泥土、秸秆等杂质,然后再次称重。两次称重的差值除以原始样本重量,即为杂质率。有了这个数字以及各田块的面积和收获的标准种子干重,就能准确算出各田块的亩产。临近中午,验收组宣布测产结果。
汤永禄:加权平均以后,万亩示范片亩产达到592.6公斤,其中最高田块亩产688.9公斤。
亩产592.6公斤,西南麦区百亩连片小麦亩产连续三年创新高后,再次跨上规模化生产的新台阶。汤永禄说,农业农村部门和种植户可以根据测产结果,找到更适合当地种植的小麦品种、最佳的播种时机以及有效的管理措施,实现“更高产”“更优质”“更高效”。
2025年5月,亩产592.6公斤。这是川西的小麦在汤永禄的工作笔记上留下的最新一行字。笔记记了32年,一粒种子、一方土地,阳光下麦浪成片。
汤永禄:今年,四川小麦肯定是丰收年,增产幅度还不小,900多万亩小麦平均增产15公斤,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只要看到农民田里的小麦长得好、产量收得高,我就非常高兴。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