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好老师③】南京市陶行知学校方艳:从“爱的抱抱”到登上央视,她以爱育心,让学生说真话、动真情

摘要:追寻教育之光,争做新时代好老师!为进一步弘扬教育家精神,展示新时代教师风采,在南京市建邺区教育局的指导下,即日起,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少年志融媒平台上线“星光建邺·新时代好老师”融媒体专栏,讲述他们的教育故事,传播建邺教师风采,让更多星光好老师被看见、被关注。

追寻教育之光,争做新时代好老师!为进一步弘扬教育家精神,展示新时代教师风采,在南京市建邺区教育局的指导下,即日起,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少年志融媒平台上线“星光建邺·新时代好老师”融媒体专栏,讲述他们的教育故事,传播建邺教师风采,让更多星光好老师被看见、被关注。

方艳自2013年参加工作就来到建邺区,踏入南京市陶行知学校。十几年间,她从小学语文教师逐步转型为思政课专职教师,不管教授的学科如何变化,教师的育人使命在她心中始终是神圣的、不变的。她说:“对待教育要永怀敬畏,敬畏孩子,敬畏自我,敬畏师生关系的力量。”

“放学抱抱”的背后

是对鼓励、信任、尊重师生关系的不懈追求

作为一名年轻班主任,方艳获得过诸多荣誉。她曾在长三角、江苏省、南京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均获得一等奖,还获得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等。不光自己努力成长,她还积极参与讲座分享,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班主任老师交流工作心得。她连续多年担任南京市班主任高级研修班培训导师,助力许多南京班主任走向专业化道路;作为《班主任》杂志封面人物,她分享育人智慧;在《中小学班主任》杂志“理论前沿”栏目,她发表独到见解。

2014年,方艳的情感式教育方式——“放学抱抱”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与赞誉。每天放学时分,学生们都会迫不及待地冲到教室前,排成一条小长队,一个个扎进方艳的怀中,紧紧拥抱。这一温馨的场景,不仅传递了方艳对学生们深深的爱,更成为了她与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

“我想通过拥抱这样的形式,让孩子们知道,我对他们的爱是不打折扣的。”方艳告诉记者,那是她初为人师的第一届学生,当时突发奇想的“放学抱抱”,其实只是关爱的一种形式,“随着学生的成长,不同的年龄层次,需要不同的方式去关注他们。但这背后不变的是对鼓励、信任、尊重的师生关系的追求。”

探索生活教育思想下的课程创新

“在她的课上,我们敢想敢说!”

2015年,方艳转型为小学思政课专职教师,引领陶行知学校开展“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下的思政课程校本化研究”。在她的引领下,南京市陶行知学校组建了一支专业能力强、充满活力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我们的团队虽年轻,却深度参与学校德育、家校共育以及社区建设等。我们不断研究,探索独具特色的课程实施策略。通过优化师生关系,讲好中国故事,让学生在课堂上说真话,动真情。”方艳告诉记者,南京市陶行知学校与高校、街道、社区等联合启动陶园“幸福+”项目,创设真实、多样的活动情境和活动平台,为儿童创设知情意行共同发展的教育场域,为家庭创造亲子共成长的机会,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良性互动培养机制。团队还结合儿童的真实状态,设计了很多深受孩子以及家庭欢迎的实践活动,如“家庭合作教养”“一日随访”等,打开学校大门,延伸了课堂所学,带领儿童真实生活、真实成长。

南京市陶行知学校五年级学生武云茜说:“我特别喜欢上方老师的课,她每次都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故事,有的让我们欢笑,有的引发我们思考。在她的课上,我们敢想敢说,收获很多。”

2023年,方艳在江苏省大中小思政一体化赛课中荣获小学组特等奖,陶行知学校思政课教师团队获评“南京市优秀教研组”,并在央视《国家记忆》栏目《铸魂立德》纪录片中进行课例展示与经验分享。她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孩子们可以真正爱上课堂,爱上思政课,让思政课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明灯。

只有做到优秀,才是合格的老师

她像火炬点燃团队的活力

多年来,方艳一直在教育一线奔跑。她曾在给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学弟学妹的寄语中提到:“在我看来,不存在优秀的老师,因为只有做到优秀才是合格。践行教育家精神要树立成为好老师的信仰,我的人生理想就是不断追寻做一个合格的老师。”

方艳先后加入了建邺区妇联、南京市妇联、江苏省心理学会家庭教育专委会,成为了一名巾帼志愿者。她积极参与志愿活动,还先后成立“南京市三八红旗手方艳工作室”、建邺区巾帼志愿团队、建邺区巾帼宣讲队,带领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基层建设。

南京市陶行知学校党支部副书记李伟说这样评价方艳:“她是陶校本土成长起来的青年教师,在我眼中她温暖、坚韧、无所畏惧,动力十足,更像一枚火炬,照亮了学生的成长之路,点燃了教师团队的活力,是学校里青年教师的精神领袖,妥妥的宝藏老师!”

在方艳的引领下,陶行知学校一批青年教师携手并进,取得了显著成绩。近日,教育部《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中提出以学校为圆心、以区域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为陶行知学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方艳与团队正积极探索实践,已逐步感受到教育合力在孩子身上的正向反馈。

文字/编导:周欣

拍摄:张华纬 吴伟龙

剪辑:朱思琪

来源:少年志融媒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