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是等后辈羽翼丰满,却可能与老板分道扬镳,只想着自己的一片天空,全然不顾昔日情分。
原来是”鸿门宴“!董明珠直播“打脸”孟羽童:离职真相曝光!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职场,也是如此!
老板提携后辈,既是栽培人才,也希望后辈能为公司增光添彩。
可是等后辈羽翼丰满,却可能与老板分道扬镳,只想着自己的一片天空,全然不顾昔日情分。
格力董明珠,直播间里她还是那般强势,而她身边的孟羽童,却显得有些局促。
五月二十三号这一天,董明珠邀请了孟羽童,说是要一起直播。
直播镜头前,当着成千上万的网友,董明珠说,孟羽童当初离开格力,是因为“犯了很大的错误”。
她还强调,公司嘛,总是有“规矩和原则”的。
这话一出,孟羽童脸上的笑容,瞬间就僵硬了。
她,显然是措手不及。
要知道,就在不久前,孟羽童离开格力的时候,公开说的是要去“继续深造读书”。
听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积极向上,又合情合理的理由。
主动离开,为了更好的自己,这话说得滴水不漏。
随后,董明珠在直播间的这番话,却像一把快刀,直接剖开了另一层真相。
原来,在董明珠的口中,孟羽童的离职,并非那么光鲜,而是因为犯了错,被公司处理了。
网友们看了这场直播,普遍都觉得,孟羽童还是太年轻,太单纯了。
她可能真的以为,董明珠找她来直播,是念着旧情,想化解一下之前可能有的不愉快。
或许,她还盼着,这是一次能缓和关系,甚至重归于好的机会。
实际上呢,很多人都看出来了,董明珠这一招,更像是要利用孟羽童自带的那些流量。
毕竟,孟羽童从格力出道,身上一直有董明珠和格力的影子,关注她的人不少。
同时,董明珠也借着这个万众瞩目的机会,向全网的人澄清,或者说是强调。
强调孟羽童并不是自己风风光光主动走的,而是因为犯了错,才不得不离开格力。
整个直播过程中,面对董明珠略带“指责”意味的话语,孟羽童一句话也没有辩解。
她也没有去附和什么,几乎全程都保持着沉默。
那一刻的她,想必内心是五味杂陈,波涛汹涌。
这一幕,真是让人想起了一个老词儿,“鸿门宴”。
当年,楚霸王项羽,在鸿门设下酒宴,邀请汉高祖刘邦。
那酒宴,表面上是杯觥交错,礼尚往来。
实际上呢,却是暗藏着重重杀机,步步惊心。
范增几次三番地向项羽使眼色,示意他下定决心。
项羽却有些犹豫,没有立刻动手。
于是,项庄拔出剑来,说是要舞剑助兴。
那剑光闪闪,舞得是惊心动魄,其实真正的意图,是想借机刺杀刘邦,“意在沛公”嘛。
刘邦身边的人,像张良、樊哙,都看出了凶险。
最后,还是刘邦借着上厕所的机会,在樊哙等人的掩护下,匆匆忙忙地逃走了。
这才算是捡回了一条性命,躲过了一劫。
今天的这个直播间,虽然没有刀光剑影,没有性命之忧。
但董明珠对孟羽童的这场“公开处刑”,何尝不像是另一场精心布置的“鸿门宴”?
董明珠是宴席的主人,稳坐钓鱼台,掌控着全场的节奏。
孟羽童是被邀请的客人,看似是座上宾,实则是众矢之的。
这里的“杀机”,不是要夺去人的性命。
它要诛的,是孟羽童的“心”,是她的体面,是她之前努力维护的公众形象。
古时候的教育观念,或者说人际关系,跟现在是很不一样的。
就拿师徒关系来说吧,师父对于徒弟,那是有着绝对的权威。
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话的分量,是非常非常重的。
徒弟要是犯了什么过错,师父公开地训斥,甚至是责罚,在当时的人看来,或许是天经地义。
这体现的是师道尊严,是规矩体统。
刘邦去赴项羽的鸿门宴,那是迫于形势。
他是弱者,项羽是强者,他不去不行。
他在宴席上的小心翼翼,他的最终逃脱,都是在那种巨大的权力差距下的无奈之举和求生本能。
那时候,讲究的是一个“忠”,一个“义”,但也更讲究一个“强弱尊卑”。
强者对弱者,似乎天然就拥有某种处置权。
再看看现在的社会,尤其是在职场里面。
大家更常说的是“双向选择”,是“平等尊重”。
一个员工,特别是年轻人,有了自己的职业规划,想要离开原来的平台,去追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或者去尝试新的领域,这都是很常见的事情。
公司和员工之间,如果能做到好聚好散,互相祝福,那当然是最好的结局。
孟羽童当初选择用“读书深造”作为离开的理由,可能也是希望能给双方都保留一些体面。
不想把事情闹得太僵,不想让彼此都难堪。
这,或许是现代职场人,在处理离职问题时,一种相对成熟和体面的做法。
董明珠呢,她的行事风格,很多人都说,带着非常鲜明的老一辈企业家的烙印。
她的眼里,是揉不得沙子的,她看重的是结果,是效率,可能还有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
对于孟羽童的离开,尤其是在外界看来,孟羽童是董明珠一手提拔起来的“接班人”苗子。
这样的离开,在董明珠看来,可能不仅仅是简单的离职。
或许,她会觉得这是一种辜负,一种对公司规则的挑战,甚至是一种“背叛”。
所以,她要在公开的场合,把她所认为的“真相”说出来。
这在她看来,可能是在维护格力的“规矩”,是在“以正视听”。
这,也是一种“教育”,一种向所有员工,乃至向社会传递的信号:格力的利益和原则,不容侵犯。
而孟羽童呢,作为一个曾经被高度关注,也被寄予厚望的年轻人。
在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指控”面前,她的沉默,显得那么的突出。
这份沉默,可能是因为震惊,可能是因为委屈,也可能是一种无言的抗议。
或者,她只是还没有想好,在这样的场合,她应该说些什么,又能说些什么。
毕竟,面对曾经的恩师,如今的“对手”,言语稍有不慎,就可能引来更大的风波。
这场直播,对孟羽童来说,无疑是一堂极其残酷的社会实践课。
它让她,也让所有关注这件事的人,都看到了商业世界的复杂和残酷。
看到了人际关系,特别是上下级之间,那种微妙又脆弱的平衡。
董明珠的这一番操作,从她的角度看,或许是必要的,是果断的。
她成功地主导了话题,也再次强调了她的权威。
但对于孟羽童个人而言,这种“打脸”式的澄清,带来的伤害,恐怕是难以估量的。
曾经的知遇之恩,与如今的公开“揭短”,形成了多么强烈的对比。
都说现在的年轻人,想法多,也比较脆弱。
但这样的“教育方式”,是不是也太过直接,太过不留情面了些?
前辈对后辈的提携和教导,本应该是一段佳话。
可如果处理不好,这份情谊,也很容易就变成了日后的嫌隙和怨怼。
年轻人渴望舞台,渴望被认可,渴望闪闪发光。
但聚光灯下的每一次亮相,都可能伴随着未知的风险。
那些曾经的赞美,转过头,就可能变成尖锐的批评。
信任这种东西,建立起来,需要很长的时间,很多的努力。
可要摧毁它,有时候,只需要一句话,一个瞬间。
职场的“鸿门宴”,或许并不少见,只是形式各有不同。
看得出来,在复杂的利益纠葛和人际交往中,保持清醒和警惕,是多么重要。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想要做到真正的坦诚和体谅,也是多么的不容易。
看着孟羽童在直播间那落寞而又努力维持平静的样子,真是让人心里也跟着堵得慌,很不是滋味。
这样的结局,恐怕是很多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吧。
来源:丁妈妈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