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全国多地新冠感染病例有所上升,引发了广大考生和家长的担忧。随着高考临近,一个问题萦绕在众多考生和家长心头:新冠疫情的反弹是否会影响今年的高考?对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最新回应,详细解读了当前疫情形势,并针对考生提出了"四点建议",确保不误考期。
近期,全国多地新冠感染病例有所上升,引发了广大考生和家长的担忧。随着高考临近,一个问题萦绕在众多考生和家长心头:新冠疫情的反弹是否会影响今年的高考?对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最新回应,详细解读了当前疫情形势,并针对考生提出了"四点建议",确保不误考期。
疫情形势虽有波动,但整体可控。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近期全国多地报告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呈现小幅上升趋势,但重症率和死亡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医疗资源负荷总体平稳。
气温变化、病毒变异、免疫逃逸——这三大因素成为本轮疫情反弹的主要原因。随着气温降低,人们室内活动增多,密闭空间内病毒传播风险升高。同时,新冠病毒不断变异的特性使其具备了一定的免疫逃逸能力,即使之前感染过或接种过疫苗,也可能再次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主要流行的变异株传染性虽高,但致病力较前期有所减弱。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主任张教授表示:"当前流行的变异株虽然传播速度快,但多数感染者症状较轻,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为主,如咳嗽、咽痛、流涕等,一般3-5天可自行缓解。"
"疫情防控已经进入常态化阶段,我们应当理性看待病毒的存在,科学防护,不过度恐慌。"——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李医生如是说。
面对疫情反弹,教育部门与卫健委已联合发布通知,明确表示:高考将按原计划进行,不会因疫情而推迟或取消。
北京某知名高中的张老师告诉记者:"经历了前几年的疫情,各地考点已积累了丰富的应对经验,防疫预案相当成熟。考生和家长不必过度担忧。"
事实上,自2023年"乙类乙管"政策实施以来,各类大型考试均已恢复正常。教育部门表示,目前全国各地已完成高考考点防疫物资储备,确保高考安全有序进行。
关键在于,当前我国已建立起完善的公共卫生应急响应机制,可以在保障考生安全的前提下,确保高考顺利进行。
针对考生群体的特殊性,中疾控发布了四点关键建议,帮助考生在备考冲刺阶段和考试期间有效防护:
第一,合理膳食,增强抵抗力。高考前的饮食应当注重营养均衡,每日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研究表明,维生素C、D以及锌等微量元素对增强免疫力有显著帮助。建议考生每天摄入300-500克新鲜蔬菜、200-350克水果,确保优质蛋白质来源如鱼、禽、蛋、瘦肉等的适量摄入。
浙江省营养学会的最新研究显示,规律饮食的学生群体感染率比饮食不规律者低28%。因此,考生应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保持三餐规律。
第二,科学作息,保障睡眠质量。充足的睡眠是提高免疫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北京大学睡眠医学中心的数据显示,连续5天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群,感染上呼吸道病毒的风险增加4.2倍。
考生应当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间,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刷题、过度用眼,可通过午休调整精力。睡前30分钟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第三,适度锻炼,增强体质。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研究表明,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可使呼吸道感染风险降低23%。
考生可选择慢跑、快走、瑜伽等强度适中的运动方式,每次锻炼时间控制在30-45分钟,避免过度疲劳。但需要注意的是,锻炼应在室外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避开人群密集场所。
第四,科学防护,减少暴露风险。在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考生应当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仍是有效的防护措施。此外,考生应尽量避免参加聚会、聚餐等集体活动,减少感染风险。
山东省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主任李老师分享了一个真实案例:"去年我们班有位学生在高考前一周感冒发烧,但因为平时注重防护和锻炼,症状较轻,很快恢复,最终顺利参加了高考并取得了理想成绩。这说明平时的科学防护和良好的身体状态非常重要。"
若考生在考前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当如何应对?专家建议:首先保持冷静,及时就医诊断。目前各地医疗机构已做好准备,可为考生提供快速诊疗服务。
轻症感染者在充分休息和对症治疗后,多数可在3-5天内恢复。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向学校报告并遵医嘱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各地教育部门已制定应急预案,对于确诊感染的考生,将安排在隔离考场参加考试。因此,考生不必过度担忧因感染而无法参加高考。
面对疫情,恐慌和忽视都是不可取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王教授指出:"在当前阶段,我们应当理性看待新冠病毒,既不过度恐慌,也不完全忽视。科学防护才是关键。"
对于考生和家长而言,可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准备:
一是提前熟悉考点防疫要求,了解所在地区的具体防疫政策;二是准备必要的防护物品,如口罩、免洗手消毒液等;三是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因疫情而产生过度焦虑。
新冠病毒已逐渐成为与人类共存的常见病原体,我们需要学会与之和平相处。通过科学防护、合理生活、增强体质,考生完全可以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安心备考、顺利应考。
经历了三年疫情的考验,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已建立起完善的应对机制。无论疫情如何变化,都能确保高考这一国家重要选才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对于考生而言,关注自身健康,科学防护,保持良好心态,才是应对疫情的最佳方式。高考是人生的重要节点,但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希望每位考生都能以最佳状态迎接人生中这场重要的考试。
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取得理想成绩,前程似锦!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章开头已标注文献来源。本文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寻求线下医师帮助。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冠肺炎防控指南》《中华医学杂志》2024年第3期《新冠病毒变异株特性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24年第2期《疫情背景下考生心理健康与应对策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3年第12期《新冠病毒免疫逃逸机制研究进展》
来源:马医生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