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家对门住着小王一家。说是小王,其实今年也有三十七八的年纪了,只是在我们这帮老家伙眼里,还是习惯叫他”小王”。
我家对门住着小王一家。说是小王,其实今年也有三十七八的年纪了,只是在我们这帮老家伙眼里,还是习惯叫他”小王”。
小王结婚早,二十七岁那年就把城里一家医院的护士娶回了家。他媳妇叫林小芳,长得白净,说话轻声细语,见人总是笑。刚嫁过来那会儿,村里人没少夸小王有福气。
可日子一长,村里人的话就变了味。
“这都十年了,肚子还没动静?”
“护士怎么了,护士也得生得出来啊。”
“听说城里女人都不喜欢生,是不是偷偷吃药呢?”
这些话,有时候当着小王夫妻的面也说。小王每次都笑笑,说:“顺其自然吧。”小芳则低着头不吱声,但我能看出她的手在微微发抖。
有天夜里,我去院子里收衣服,听见隔壁院子里传来争吵声。
“妈,您别再说了。我们也想要孩子,但这事急不得。”是小王的声音。
“急不得?十年了!你爸临走前还念叨着抱孙子,你就这么对他老人家?”王妈声音颤抖,“我看就是你媳妇有问题,当初听人说她小时候得过病,可能落下了不能生育的毛病!”
“妈!您这是哪来的道理?小芳身体好着呢。”
“好?好为什么不怀孕?别人家结婚三年抱俩,你媳妇嫁进来十年了,连个影子都没有!明天,必须明天,我亲自带她去医院检查!”
第二天一早,我在院子里拔葱,看见王妈拉着小芳出了门。小芳脸色苍白,眼圈发红。小王跟在后面,欲言又止。
我挪到墙根下,假装摘菜,其实是想听听他们说什么。
“妈,要不我跟您一起去吧。”小王说。
王妈冷笑一声:“你去干啥?男人能帮女人生孩子?这是女人的事,我带她去就行了。”
小王站在原地,眼神复杂地看着远去的两个女人。
他突然发现我在看他,勉强挤出个笑容:“李叔,我妈脾气倔,您别见怪。”
我点点头:“各家有各家的事,我懂。”
说完,我弯腰继续拔葱。手指扣进泥土里,触到一块坚硬的石头。就像有些事,看似平静的表面下,总藏着硬邦邦的棱角。
那天下午,王妈和小芳回来了。出乎我意料的是,王妈的脸色特别难看,而小芳走路的样子却轻松了许多。
晚上,王家又吵起来了。这次声音更大。
“不可能!那医生肯定搞错了!再去别的医院查!”王妈的声音尖利刺耳。
“妈,检查结果已经很清楚了,是我的问题,不是小芳的错。”小王的声音很疲惫。
“胡说!你爸身体那么好,我生你也是一胎就中,怎么会是你的问题?”
“医院化验单就摆在那儿,您还不信?”
我站在院子的洗菜池旁,手里攥着半棵白菜,水龙头开着,哗哗的水声也掩不住隔壁的争吵。
夏天的晚上闷热,村里人都喜欢敞开窗户。王家的对话,估计方圆百米都听得一清二楚。
第二天早饭后,我在村口的小卖部买烟,碰见了王妈。往常她总是笑眯眯地跟我打招呼,今天却低着头,脸色阴沉。
“王妈,身体不舒服?”我随口问道。
她摆摆手,叹了口气:“哎,李老弟,你说这世道,怎么搞的…”
我没接话茬。每个人都有说不出口的苦,何必非要逼着人家吐露心事。
回家路上,我看见小王坐在自家门口抽烟。烟灰长长的,几乎要掉到裤子上了。
“小王。”我喊了他一声。
他回过神,连忙站起来:“李叔,您有事?”
“没事,就是看你发呆,怕你着火。”我指了指他手里的烟。
他低头一看,烟灰早已掉在地上。他苦笑一声,掐灭了烟头:“李叔,您说人这辈子,是不是注定有些事就是难…”
话没说完,他的手机响了。他看了一眼,脸色变了:“医院的电话。”
我拍拍他肩膀:“有啥事,别憋着。”
他点点头,走回屋里接电话去了。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自从那次医院检查后,王家似乎平静了许多。小芳脸上的笑容多了,王妈却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子。
村里人依然议论纷纷,不过这次换了说法:“听说是小王有问题,精子活力低,医生说基本没戏了。”
“这不是折腾人嘛,不早说?耽误人家姑娘十年。”
“王妈现在知道真相了,后悔死了吧?整天逼着儿媳妇。”
人言可畏啊。昨天还说小芳有问题,今天就转而同情起她来。墙角的野草被风吹得东倒西歪,就像人心,摇摆不定。
又过了大概两个月,我在医院做常规体检,遇见了小王和小芳。两个人手牵着手,脸上带着久违的笑容。
“李叔!”小王远远地向我打招呼,声音里带着掩不住的兴奋。
“怎么,有好消息?”我笑着走过去。
小芳害羞地低下头,小王却笑得见牙不见眼:“李叔,我们要当爸妈了!”
我一愣:“这…不是说…”
小王压低声音:“上次检查报告说我这情况确实不乐观,但医生说也不是完全没可能。我们一直在接受治疗,小芳前两天查出来,怀上了!”
“恭喜恭喜!”我由衷地说,“王妈知道了吧?”
小王的神情有些复杂:“知道了。她…她哭了一整天。”
回家路上,我看见王妈在自家门口的老槐树下摆弄着什么。走近一看,是一个许久不用的摇篮,正被她仔细地擦拭着。
“王妈,在准备啊?”我笑着问。
她抬起头,眼睛发亮:“是啊,先收拾收拾。这可是他爷爷留下的,三代人都在这摇篮里长大了。”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下去,“李老弟,我以前…是不是太过分了?”
我摇摇头:“谁不希望自己家香火旺盛啊。”
“但我不该那样对小芳,她是个好姑娘。当初听了村里人那些闲话,我…我还一度想让小王跟她离婚呢。”王妈的眼圈红了,“现在想想,真是羞愧不已啊。”
一阵风吹过,老槐树的叶子沙沙作响,像是在诉说着什么。
小芳怀孕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村子。村里人凑在一起,又有了新话题。
“这医生也是,之前不是说小王那情况基本没希望吗?”
“医学这东西,哪能说得准啊。”
“我看啊,是王妈知道错了,老天爷才开眼的。”
我没有参与这些讨论。人世间的事,哪有那么多因果报应。不过是各人有各人的缘法罢了。
小芳的孕期很稳定,肚子一天天大起来。王妈对她的态度彻底变了,简直把她当成了易碎的瓷器,捧在手心里。
“李叔,我妈现在每天变着花样给小芳炖汤,说要补充营养。”一次,小王靠在我家院墙上,笑着说,“以前她老嫌小芳娇气,现在恨不得自己替小芳受罪。”
我笑了笑:“老一辈人就这样,最后都拗不过血脉关系。”
小王沉默片刻,突然说:“李叔,有件事我一直没告诉我妈。”
“什么事?”
“其实…上次医院检查我时,医生就说了,我这情况,自然受孕的可能性只有百分之一。但我不想让我妈觉得绝望,就没说实话。”小王的眼神飘向远方,“我和小芳后来一直在做试管婴儿的治疗,花了很多钱,试了好几次才成功。”
我愣住了:“那你妈她…”
“她不知道。”小王苦笑,“她认为是老天开眼,是她向祖宗牌位忏悔有了回应。我不忍心告诉她真相。”
我点点头:“孩子是你们的,怎么来的不重要。”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当初第一次检查时直接告诉我妈真相,她会不会好受点?”小王自问自答,“但那时候我也不确定试管能不能成功,要是失败了,她岂不是更伤心。”
我拍拍他的肩膀:“做人有时候就得糊涂点。”
秋天到了,村里的柿子树结满了果子。王妈摘了一篮子,送了一半给我。
“小芳爱吃酸的,这柿子还没熟透,正合适。”她笑眯眯地说。
我接过篮子:“王妈越来越年轻了。”
她摆摆手,神情却是满足的:“有盼头了嘛。之前整天愁眉苦脸的,连我自己都嫌弃。”
她犹豫了一下,突然压低声音:“李老兄,我想跟你说件事。”
我心里咯噔一下:“什么事这么神秘?”
“就是…”她的声音更低了,“我怀疑小王和小芳这孩子,是做试管婴儿来的。”
我差点手一抖把篮子掉了:“您…您怎么知道的?”
“我又不是老糊涂。”王妈哼了一声,“小芳产检那么勤,还总往大医院跑。我趁他们不在家,翻出了一堆医院单子,虽然看不太懂,但那上面写的’体外受精’几个字还是认得的。”
我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王妈却笑了:“其实,我早就有心理准备了。当初检查结果出来,医生就跟我说过小王的情况。只是我不敢相信,不愿意接受。”
“那您…”
“我知道小王怕我伤心,没告诉我实话。”王妈眼睛有些湿润,“孩子孝顺,我又何必揭穿呢?试管也好,领养也罢,能有个孩子,就是咱们王家的福分。”
我默默点头,想起小王说过的话:“做人有时候就得糊涂点。”原来不只是小王在装糊涂,王妈也在装糊涂。一家人,各自珍惜着一个美丽的谎言。
又过了两个月,村里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雪。小芳的预产期也到了。
我早上起来扫院子里的雪,听见隔壁院子一阵慌乱的脚步声。接着是小王焦急的喊声:“妈!小芳羊水破了!”
那天,村里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小王家要添丁了。王妈从医院打电话回来,说是个男孩,足足七斤六两。
晚上,我去医院看望产妇。病房里,小芳靠在床上,脸色苍白但眼神明亮。小王坐在床边,手里捧着个小小的襁褓,脸上的笑容比六月的太阳还灿烂。
王妈站在窗边,看着窗外纷飞的雪花,嘴角含笑。
“李叔来了。”小王看见我,连忙起身,“来,看看我儿子,像不像我?”
我凑过去看那个皱巴巴的小家伙,实在看不出像谁,但还是连连点头:“像,太像了!”
王妈突然笑出声来:“李老弟,你就别哄他了。这孩子刚出生,能像谁啊?”
屋里的人都笑了。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什么叫真正的和解。不是把所有的真相都摊开来说清楚,而是心里明白,却选择接受现实,去爱眼前的人和事。
王妈接过孩子,轻轻摇晃着:“乖孙子,奶奶给你讲个故事啊。从前有个固执的老太太,差点误会了儿媳妇十年…”
小芳握住王妈的手,眼里含着泪:“妈…”
王妈摇摇头:“傻孩子,过去的就别提了。咱们往后看。”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病房里却温暖如春。
回家的路上,我踩着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村口的大喇叭里正播放着过时的歌曲,唱的是”落叶归根”。
是啊,无论经历多少风雨,家永远是避风的港湾。在那里,即便有误解、有争吵、有眼泪,最终还是会有和解、有微笑、有爱。
我想起那张让王家人羞愧不已的医院报告单。那不过是一张纸,上面写着冰冷的数据和医学术语。但正是这张纸,让一家人经历了从相互指责到相互理解,从互相隐瞒到心照不明的过程。
村里人依然会说闲话,但那又如何呢?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只有自己知道的苦与乐。
第二天,我在院子里晒太阳,看见王妈抱着小孙子在雪地里小心翼翼地走着。
“这孩子,一天天的,可有精神了。”她远远地冲我笑着说。
阳光照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王妈的笑容,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年轻。
我突然想起小王结婚那天,他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说:“李叔,等我有了孩子,一定让他叫您太爷爷!”
十年了,这个承诺终于要兑现了。
生活就是这样,有的事情来得快,有的事情来得慢。但只要不放弃希望,日子总会有新的可能。
就像隔壁的小王一家,经历了十年的等待,无数次的争吵与泪水,最终迎来了属于他们的小小奇迹。
而那张医院报告单,或许早已被撕碎,丢进了记忆的角落。但它留下的痕迹,却化作了一种更深的理解和包容。
这大概就是人生吧,有些伤口会愈合,有些误会会消散,有些羞愧会转化为爱的力量。
而我,一个普通的邻居,只是这场生活长剧的旁观者。但正是这些鲜活的故事,让我相信,无论多么平凡的日子,都藏着属于自己的光芒。
来源:云朵棉花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