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尔盖湿地首次记录大天鹅繁殖 打破纬度最低繁殖纪录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4 10:10 2

摘要:若尔盖湿地作为我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高寒泥炭沼泽湿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与生态意义。近日,若尔盖湿地保护区迎来重大突破——工作人员首次成功记录到大天鹅的繁殖行为,这一发现不仅为湿地生态系统研究增添了关键数据,更标志着当地生态保护工作取得

若尔盖湿地作为我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高寒泥炭沼泽湿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与生态意义。近日,若尔盖湿地保护区迎来重大突破——工作人员首次成功记录到大天鹅的繁殖行为,这一发现不仅为湿地生态系统研究增添了关键数据,更标志着当地生态保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效,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此次繁殖记录打破了大天鹅在纬度上的最低繁殖纪录,为高原湿地生态恢复提供了有力的实证。

繁殖巢内的3枚卵

若尔盖湿地地处川西北高原,其独特的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众多珍稀物种的重要栖息地。大天鹅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迁徙路线横跨欧亚大陆,通常在西伯利亚、蒙古等地繁殖,冬季迁徙至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等低纬度地区越冬。长期以来,若尔盖湿地被认为是大天鹅的重要越冬地之一。根据保护区多年的监测数据显示,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大天鹅从繁殖地迁徙至若尔盖湿地越冬,种群数量稳定在200只左右,但仅观察到5只左右个体滞留至繁殖季,此前从未记录到繁殖行为。

航拍天鹅夫妇

2025年繁殖季,保护区工作人员通过一体化智慧监测系统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在湿地核心区发现大天鹅的繁殖巢。经现场勘查,巢内有3枚卵,经测量长径约13厘米,短径约7厘米,单枚重量约350克,符合大天鹅卵的典型特征。此次发现不仅填补了大天鹅在若尔盖湿地繁殖记录的空白,更为深入研究大天鹅的繁殖生态与地理分布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保护区已启动针对性监测计划,通过一体化智慧监测设备,对大天鹅巢址环境、卵孵化进程及幼鸟存活状况进行持续追踪。

此次大天鹅在若尔盖湿地的繁殖首秀,不仅是一个物种保护的成功案例,更是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标志。它充分证明,通过科学的保护措施与持续的生态修复,能够有效改善物种栖息地质量,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与发展。这一发现也呼吁社会各界进一步关注高原湿地保护,共同守护这一脆弱而珍贵的生态系统,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贡献力量。

—END—

校 核:索朗吉、夏丽

编 辑:李博霖

转 自:微阿坝

来源:阿坝州旅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