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戴妃弟弟25亿观众前为姐发声,葬礼掌声雷动,女王拒绝鼓掌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4 01:43 3

摘要:在这个不起眼的日子,人们再度回忆起了亡人的倩影,想起了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伯爵,当年在姐姐的葬礼上,在二十五亿全球观众的见证下,对英国王室发出的谴责。

1997年9月,一场全球瞩目的葬礼上,却响起雷鸣掌声,英国王室努力维持的体面碎落了一地。

2025年5月20日,戴安娜的弟弟查尔斯·斯宾塞伯爵迎来了61岁的生日。

在这个不起眼的日子,人们再度回忆起了亡人的倩影,想起了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伯爵,当年在姐姐的葬礼上,在二十五亿全球观众的见证下,对英国王室发出的谴责。

他在葬礼上的简短致辞一结束,偌大的西敏寺教堂针落可闻。

但是,很快外面聚集起来、通过大屏幕观看葬礼的人开始激动鼓掌,雷鸣的掌声不仅透过镜头传播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屏幕,还直接穿过教堂敞开的大门,打破寂静,带动了葬礼上人们的情绪,几乎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鼓掌。

在这一片掌声中,有两个角落非常引人注目:女王和她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只是静静听着掌声,并没有鼓掌,而威廉和哈里这对兄弟最初犹豫,然后追随了大众,也抬起双手鼓掌。

葬礼上可以有哀悼与哭声,但不适合出现掌声。对于坚守规矩和礼仪的王室,这极其不体面。

然而,这是戴安娜的葬礼,王室的传统碰上她,只能像过去很多次那样被毫不留情地打破。

戴安娜的弟弟到底说了什么,以至于以女王为首的众多王室高级成员耿耿于怀至今?

以至于斯宾塞伯爵从葬礼之后,逮到机会都要反复强调他并没有冒犯王室的意思?

一切都要从那场“世纪葬礼”说起。

1997年9月6日,英国当天有超过六百万人涌到伦敦市中心,只为亲自送戴妃最后一程。

另外还有四千万英国人在电视机旁观看葬礼。到英国之外,有更加庞大的观众群体通过电视见证仪式。

根据当时英国媒体的报道,英国广播公司以四十四种语言向一百八十七个国家转播,全球观众估计多达二十五亿人。如此规模,称之为“世纪葬礼”半点都不为过。

这不禁让人想起1981年的那场同样轰动世界的“世纪婚礼”。查尔斯和戴安娜携手走入婚姻的仪式,当时通过电视直播观看的英国观众大约有三千九百万,转播至其他国家,大概有7亿人收看。

观看戴妃葬礼的人数将近婚礼的4倍,足见影响力之惊人。在几十亿只眼睛下,葬礼上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轩然大波。

葬礼的步骤繁多,当进行到由戴安娜的弟弟斯宾塞伯爵致辞时,有镜头捕捉到了惊人的一幕:一束阳光穿过教堂天花板的窗户,无声地落在戴安娜那盖着皇家王旗的棺材上,纯洁的百合花在光芒中熠熠生辉,仿佛神灵都在为戴妃的香消玉殒叹息。

在这种高光时刻,年轻的斯宾塞伯爵的讲话掷地有声:

他一上来就表示:戴安娜“不需要皇室头衔”。

“戴安娜集慈悲、尽责、优雅、美丽于一身。在全世界,她都是无私奉献的人道主义象征。在全世界,她都是真正弱者权利的捍卫者,是一位超越国籍的地道英国女孩。她天生高贵,没有阶级之分,而且在生命的最后一年证明了,即便没有王室头衔,她也能继续施展自己独特的魅力。

然后他肯定和赞美了姐姐的“直觉天赋”,也就是她身上的那种能够深度共情弱者的敏感,能够给弱者带去喜悦的包容。戴安娜不是圣人,她是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

“人们很容易急于将您奉为圣人,但其实没必要这么做。您作为一位拥有独特品质的人,本身就足够高大,无需被视为圣人。实际上,将您神化反而会错失您最核心的本质,错失您那令人捧腹大笑、笑得前仰后合的调皮幽默感。”

他也在葬礼上替戴安娜喊出了心中的痛苦。每次戴安娜公开吐露它们,总会引起沸腾的争议,总有无数人想要否定她的感觉,认为她是在别有用心地破坏王室传统。

“而这里我们又看到了关于她的另一个真相。尽管拥有地位、魅力和掌声,戴安娜内心始终是个非常缺乏安全感的人,她渴望为他人做好事,这种渴望近乎孩童般天真,只是想借此摆脱深深的自我否定感,而她的饮食失调不过是这种心理的一种表现。”

他直接向媒体开火,揭露媒体对她围追堵截的真相:她的善良让媒体感到不舒服,他们恶意地嘲笑她,希望将她打倒。

真正的善良对于道德观处于相反极端的人而言,却是具有威胁性的。需要记住的是,在关于戴安娜的所有讽刺事件中,也许最令人难以置信的一点就是:一个被赋予了古代狩猎女神之名的女孩,最终却成为了现代时代中被追捕得最厉害的人。”

最后,他给出承诺,要替姐姐守护她的两个孩子。

“除此之外,我代表您的母亲和姐妹们承诺,我们——您的血亲们——会竭尽全力,继续按照您所开创的那种富有想象力的方式,引领这两位杰出的年轻人前行,让他们的灵魂不再仅仅因责任和传统而受到束缚,而是能够如您所期望的那样自由地歌唱。”

“我们完全尊重他们所出生的那段历史传统,并且永远都会尊重并鼓励他们在王室中的角色。但我们也和你们一样明白,他们需要尽可能多地接触生活中的各种不同方面,以便在未来的岁月里能够从精神和情感上做好充分准备。我知道你们对我们的表现是完全满意的。”

斯宾塞伯爵为姐姐戴安娜发出的一番情真意切的讲话,赢得了无数观众的掌声。

葬礼上的掌声是不合时宜的,但人们无法遏制心中涌动的感情。

王室高级成员却感到尴尬。事实上,这场盛大的葬礼从头到尾都让他们很被动。

人民因为戴安娜的死而产生的怨气,直指媒体、王室以及卡米拉。

媒体本就没什么荣耀可言,被骂得灰头土脸过段时间又能到处招摇。

卡米拉只需要夹起尾巴做人,躲起来就能避过风头。

唯有王室不能回避,他们必须站出来给民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否则就会失去民心,动摇根基。

负责葬礼安排的人,也是女王的得力助手。他听到响彻云霄的掌声后,后悔地表示:他不该让西敏寺教堂的大门一直敞开着。

因为外面的掌声飞入里面后,带动了观众的情绪,也跟着鼓掌。这把王室推入了更加尴尬的境地。

女王和菲利普亲王只能静静地听着掌声,而没有任何表示。他们不可能鼓掌,不可能接受斯宾塞伯爵的致辞里、那些虽然婉转但仍不改尖锐的指责。

戴安娜离婚时,他们剥了她的王室高级头衔,但她靠自己也能赢得比头衔更高的荣誉。

英国王室成员为了捍卫王冠,一直以来都以传统和王室职责为第一位,忽视个人的情感,忽视人性,于是这个古老的家族盛产刻板与虚伪的人,比如当时身为王储的查尔斯。

这跟戴安娜的有血有肉形成了对比,她的真实让她在一众王室成员里,像一颗最璀璨的明珠。

但是,这就注定她在王室大家庭里得不到安全感,无法治愈自己的内心,因为王室无法正确地对待她,无法真正地保护她,他们只会让她闭嘴,让她服从传统,直接或者间接地助长媒体对她的狩猎。

最严厉的指责,或许是斯宾塞伯爵在威廉和哈里的养育上,发出的质疑。他似乎认为王室根本无法培养好戴安娜的两个小孩,无法给他们足够的支持,让他们成长为有丰富情感、有血有肉、有能力获得真正幸福的人。

他似乎认为王室传统与王室的角色,会给这两个小孩造成巨大的压力,让他们的灵魂受到束缚,不能像作为母亲的戴安娜所期望的那样“自由自在的歌唱”。

斯宾塞伯爵的话当然不是无的放矢。

就在这场葬礼上,他就亲身经历了一场王室编制的无情谎言。

当他听说15岁的威廉和还没满13岁的哈里,要跟在母亲的灵车后面走上半小时,也就是走完大概1.6公里路,他感到十分震惊和残忍。

他不明白王室怎么能做出这种安排。道路两旁人山人海,人们用着或是哀伤或是可怜的眼神看着他们。作为弟弟的斯宾塞伯爵时候一回想起来都觉得要做噩梦,作为儿子的威廉和哈里的感觉只会糟糕一百万倍。

在仪式开始前,斯宾塞伯爵表示了自己的担忧,但王室给他的回复是:两位王子是自愿跟在灵车后面的。

事后他才意识到,自己被王室欺骗了。这两个孩子很难说是“自愿”,他们在无比哀伤的同时,还被来自王室的压力裹挟了。

因为王室需要两位王室在群众的注目下,以不哭的方式表示坚强,重振王室的声望,提升王室的形象。

这或许就是斯宾塞伯爵当众指责王室的原因所在:他们为了王室的利益,以前无法将戴安娜视为有血有肉的人来对待,以后也很难把她的两个孩子视为真实的人来养育。

这也是为什么两个孩子也跟着大众一起鼓掌。他们的舅舅说出了他们的心声,他们为母亲在王室的遭遇感到伤痛,这是他们对王室的反叛。

如今威廉和哈里截然相反的命运,王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来源:莫离说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