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过协商后,印度方面终于下定决心了——已签发30份证书,保证“从中国购买的稀土及其制品仅用于印度自身的和平发展所需”,也就是用在汽车、新能源、探索航天、石油化工、冶金、电子等产业。
经过协商后,印度方面终于下定决心了——已签发30份证书,保证“从中国购买的稀土及其制品仅用于印度自身的和平发展所需”,也就是用在汽车、新能源、探索航天、石油化工、冶金、电子等产业。
而不用来制造武器,不会用在国防产业上,并同时保证“绝不将从中国购买的稀土产品转售给美国”。印度媒体称,由于特朗普主动挑起的贸易战影响,中国出台了更加严格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甚至禁止售给美国。
管制范围不仅涵盖纯稀土元素,禁止与稀土精炼的相关技术及设备的出口,还包括管制“包括稀土元素的混合物或初级加工品”——例如含镝的合金、含钇的催化剂原料、含钐的化合物及其混合物等。
中国海关要求进出口企业必须精确申报物项成分,若无法判定“他国企业想要购买的货物”中是否属于管制范围或难以判断是否含有大量的管制商品,就必须要通过商务部系统提交信息,确保合规性。
面对这种严格的管制措施,印度妥协了
businessline报道称,莫迪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在和印度本土“顶级的汽车制造商、新能源企业的深入沟通”后,就下定决心要继续购买中国的稀土及其产品,以确保对印度工业尤其是为数不多的现代化产业“关键矿物的持续供应”。
稀土是现代化工业的“维生素”,更被誉为新兴战略的“新材料之母”。以电动汽车产业为例,稀土磁材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核心部件——钕铁硼(NdFeB)永磁体因具有超高磁能积,使电机在紧凑体积下实现高功率密度。
换言之,采用高磁能积的稀土永磁材料,可提高电机的能效和功率密度,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更长、动力更强。机构测试后给出的结果是:相比传统感应电机,永磁同步电机的效率可提升15%。
对缺少化石能源的印度而言,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可大幅降低自身的石油对外依赖度。在降低外汇流出的同时,还有助于推动印度自身的碳排放达标——确保能在规定时间内履行巴黎协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几乎在每一次的见面中,印度总理莫迪都和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到:《巴黎协定》是全世界共有的遗产,将使子孙后代受益。印方将完全遵守《巴黎协定》的承诺,承诺在2030年之前“40%的电力”将来自绿色能源。
甚至还提到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到2030年的时候,印度将停止销售以汽油为动力的车辆,实现汽车产业的纯电动化。无论是新能源发电,还是电动汽车的生产都离不开稀土及其制品。
此外,稀土及其制品还在“激光材料、半导体抛光、光纤通信、电脑硬盘”等高度制造业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对有着大国、强国情结的印度而言,确保关键原材料的供应稳定性、可持续性至关重要。
这个保证可信吗,如果印度偷偷的转卖呢?
相信很多网友对印度的保证会产生类似的疑问,那就是:如果他偷偷地卖呢?或者是先出售给第三国,再通过第三国转卖给美国企业或军方呢?这就涉及到我国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中的“定性与定量”规则了。
定性,就是明确稀土及其制品的出口目的地,不得随意转售。其他国家的进口企业需要签署保证书,而中国任何一个出口企业的对外销售行为都需向商务部申请许可,未获批准擅自出口将面临法律制裁。
我国还建立了“多部门联合行动的专项协调机制”,通过加强港口查验、追踪供应链流向,严查伪报瞒报、虚假标签或通过“第三国”中转规避管制的行为。也就是哪国来进口,就只能用在哪国境内。
若他们偷偷地转卖给第三国,或者是直接转售给美国,就涉及到“定量”规则了。进口企业想从中国购买的稀土及其制品数量都是需要经过测算的——想要超额购买,是不允许的。
除了严格控制稀土进口企业的采购数量的同时,我国又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海关数据互通,监测稀土的流向。不久前,我国就向韩国的部分企业发出了警告,要求他们不得将含中国稀土的产品转售至美国。
如果他们继续不听,依然向美国国防承包商供货的话,那中国将直接采取处罚措施——我国的原话是:韩国相关企业将面临市场准入限制和经济处罚。
换言之,稀土及其制品要不要卖给美国,是中国自身的事情。我国若愿意卖稀土给美国的话,会自己卖,不需要他国中转,也不允许他国中转。
这个例子当然不仅仅适用于韩国,印度进口商也需要认清中国对稀土及其产品的出口管制与禁售美国的决心。否则,我国海关有权在怀疑货物属于管制物项时直接扣押,在给予处罚的同时。
还有可能吊销他们的进口资格,某家企业一旦没有资格再从中国进口稀土及其制品,微弱的库存用光,这将意味着:该企业的产能势必大幅萎缩,市场必然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被竞争对手拿走。本文由南生撰写,欢迎转载、转发、评论、留言、分享、打赏!
来源:南生观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