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业狂飙:股价猛涨 350%,国产替代势不可挡!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4 11:19 3

摘要:尽管寒武纪的市值与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相比,不过是冰山一角,但他股价在过去一年飙升350%,涨幅约为英伟达的15倍。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资本市场对中国芯片企业的信心,更折射出中国芯片行业在重重困境中砥砺前行的蓬勃活力。

近期,一股乐观情绪席卷中国芯片行业。上海的股票交易员笑谈,本土企业寒武纪不仅能在处理器领域替代英伟达,股票似乎也有取而代之的势头。

尽管寒武纪的市值与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相比,不过是冰山一角,但他股价在过去一年飙升350%,涨幅约为英伟达的15倍。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资本市场对中国芯片企业的信心,更折射出中国芯片行业在重重困境中砥砺前行的蓬勃活力。

近年来,美国为阻碍中国在人工智能(AI)领域的进步,可谓煞费苦心,竭力阻止先进芯片和芯片制造工具流入中国。

但是,美国的围追堵截并未阻挡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步伐,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依旧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至少目前来看,中国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并未出现芯片短缺的窘迫局面。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正有条不紊地推进大规模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建设。

这种看似充足的芯片供应,一方面得益于人工智能初创公司DeepSeek在今年早些时候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这些突破大幅降低了人工智能技术对计算能力的需求,企业得以用更少的先进芯片维持运营;另一方面,则要归功于一条神秘的供应链,使得中国客户即便在美国制裁的高压下,仍能获得英伟达的设备。

与此同时,中国本土芯片制造商更是不断创造着几年前看似遥不可及的奇迹。上个月,中国科技巨头华为开始交付全新的CloudMatrix芯片集群,这一成果令分析师们眼前一亮。据悉,该集群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将384块昇腾AI芯片连接在一起,尽管功耗较高,但性能超越了英伟达备受欢迎的NVL72集群。这一成绩的取得,无疑为中国芯片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华为并非中国芯片行业的唯一亮点。过去一年,多家本土半导体设计公司崭露头角,致力于研发能够替代英伟达A100芯片的产品。A100芯片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主力芯片,在2022年底被美国禁止向中国销售。有消息称,寒武纪科技已经向客户交付了其中一款替代品;另一家本土芯片制造商海光科技也刚刚完成对英伟达替代芯片的测试,预计未来几个月内即可开始交付。

在高带宽内存(HBM)单元领域,中国同样取得了显著进展。HBM单元作为英伟达等公司人工智能处理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该市场主要由韩国的SK海力士主导,另外两家大型生产商分别是韩国的三星和美国的美光。自去年12月美国限制HBM对华销售以来,据信总部位于合肥的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CXMT)正在加速追赶这一技术,有望打破国外企业的垄断局面。

在芯片制造设备领域,中国企业也不断实现突破。中微半导体(AMEC)近期推出了一款用于NAND存储芯片的蚀刻设备,此前该设备市场一直被美国公司垄断。另一家中国企业北方华创开发出一种将硅锗层压到芯片晶圆上的技术,而长期以来,这项业务一直由美国竞争对手应用材料公司占据主导地位。伯恩斯坦证券公司的林清远指出:“这类进展的速度可能远超大多数人的想象。”

尽管中国芯片行业成绩斐然,但不可否认,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回顾过往,华为曾多次成功突破困境,此次推广CANN也有望再次取得成功。

时过境迁,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本土芯片产业视为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这使得他们更愿意给予国产芯片一次机会,携手推动中国芯片行业迈向新的高度。

来源:奇葩综艺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