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厂翻身:洛轴利润暴涨30倍秘辛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3 22:54 2

摘要:洛轴是那种有历史的老厂,最早干的时候条件差,连火柴都要进口,现在却能让北斗卫星用上他们的轴承。不过到了90年代市场经济后,大企业病犯了,管得太死,效益越来越差。2016年他们开始变招,让干部竞聘上岗,奖金跟着业绩走,把铁饭碗打破了。现在职工工资比混改前高不少,

洛轴是那种有历史的老厂,最早干的时候条件差,连火柴都要进口,现在却能让北斗卫星用上他们的轴承。不过到了90年代市场经济后,大企业病犯了,管得太死,效益越来越差。2016年他们开始变招,让干部竞聘上岗,奖金跟着业绩走,把铁饭碗打破了。现在职工工资比混改前高不少,研发团队还拿股权激励。

后来2022年搞了混改,找了郑煤机、中航投资这些公司入股。现在股东有八家,洛轴自己占一半多,其他都是战略伙伴。靠这新股东们帮忙,洛轴研发了风电轴承,市场占有率做到四成,光这个产品就占总营收七成。去年行业整体差不多,他们收入却涨了三成,利润翻了三十倍。

轴承产业河南做得挺全,光洛阳就有三百多家相关企业。有研究所、设计院、高校,还能一起抱团。预计到2025年,光洛阳轴承产业链就能挣三百三十亿。农机那边也有突破,中国一拖牵头的农机集群成了国家级的,有三百多家企业,年产值六百亿。像富士康这种大厂来了之后,河南电子信息产业也起来了,比亚迪最近建的新能源车厂,以后一年能产百万辆车。

过去河南一些老厂日子不好过,比如洛阳十大厂矿,八十年代还能跟沈阳比,后来转型慢,好多都倒闭了。下岗的人不少,年轻人往外跑,成了人口流出大省。但这些年引进大项目好像见效了,2024年全省GDP六万多亿,第二产业增速六点八,比种地和服务业都快。特别是装备制造业贡献大,像盾构机、风电设备出口都翻番。

富士康进河南那会儿闹过工人跳楼的事,但之后他们把电子产业链带过来了,河南电子产品出口额涨了很多。现在比亚迪建厂,除了造车还能带动电池、电机这些配套产业。洛阳农机集群填补了河南空白,拖拉机、挖土机这些重型机械全国都有名。

混改前洛轴搞研发总缺钱,现在股东们帮忙拉投资,研发投入每年占营收超过六个百分点。他们给C919大飞机做的轴承通过测试了,准备出口欧洲。轴承行业技术门槛高,能做高端的不多,洛轴现在能对标德国、日本的产品。

政府最近在推制造业绿色改造,给老厂升级环保设备。有政策支持,像平煤神马集团做了氢能项目,轴研所接了航天轴承订单。不过有的地方还在重复招商,比如几个县都在建新能源产业园,担心以后产能过剩。

老工人说以前厂子效益差时,连轴承钢都要赊账买,现在混改后不但能按时发工资,还能给研发投钱。有技术员凭专利拿了股票,几年挣了房款。下岗的人里有人开了轴承小作坊,现在转做翻新轴承,还评上了省里的"专精特新"企业。

洛阳博物馆开了个轴承展,展出建国初期的轴承模具,参观的人不少。特斯拉Model Y用的是他们的产品,德国专家来考察时,觉得洛阳工厂的精度不输欧洲。他们在巴基斯坦、印尼建了售后服务中心,准备拓展东南亚市场。

2024年河南第二产业增速比全国平均高,但制造业岗位还是不够,高薪职位少,年轻人还是往外走。政府出了个"百万年薪留才"计划,给工程师发补贴。不过有些县开发区土地卖得便宜,盖厂房补贴多,但实际入驻企业不多。

中央这次在洛轴调研,说要维持制造业比重。河南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这些列为重点,农机和新能源车是抓手。现在洛阳轴承、郑州富士康、漯河食品、鹤壁5G这些产业集群渐成规模。洛轴混改成功后,其他老国企也开始学他们的路子。

有报道说河南今年申请了五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农机、矿山机械都有希望。但土地财政依赖还没解决,有的地方工业用地规划太大,怕以后没人用。最近郑州周边的高铁半小时通勤圈成型了,科技人员上下班方便,厂区人才流失有点缓解。

洛阳现在有高铁三小时到长三角,苏州工业园模式的科技园正在建,那边电子厂的技术员过来培训。当地职校开了轴承维修专业,学生还没毕业就被厂子预订。但老厂区改造慢,有些废弃厂房还没盘活,政府说要搞工业旅游,把一拖的老柴油机当景点。

轴承是制造业基础件,质量差一点设备就停摆。洛轴混改后,交货准时率升到98%,客户投诉降了七成。他们的风电轴承设计寿命二十年,比进口的多用五年。最近跟德国肖夫勒公司谈标准合作,准备共同制定高铁轴承参数。

河南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经济的38%,比广东低不少,但增速快。农机产业集群覆盖全省,拖拉机配件在周口加工,变速箱在许昌组装,整车洛阳出厂,运输铁路直达东北农场。这种产业链布局让成本降了两成。

中央文件里提到制造业立省,河南把2025年目标定为规上工业总产值超十万亿。现在各地开发区都在建标准化厂房,吸引中小企业入驻。但有些地方招商政策重复,比如五个市同时给新能源车电池厂补贴,可能造成恶性竞争。

洛轴厂区门口开了几家轴承淘宝店,年轻人搞直播卖小轴承,一个月能出两千单。附近村子有人包下老厂房做创客空间,初创公司租价便宜。厂区食堂周末对外营业,老头老太太们过来吃老厂区味道的包子,一块五一个。

统计局数据显示,河南制造业投资增长18%,民间资本占六成。不过有些项目进度慢,像洛阳的航空产业园原定2023年投产,现在还没封顶。当地官员说资金缺口大,正跟银行谈贷款。

总之河南制造业在转型,老厂子借混改翻盘,新项目带活产业链。数据上看增长明显,但具体落实还有问题,比如人才流失和重复建设。中央重视是个机会,但能不能持续做好,还要看后续政策执行。最近看到新闻说洛轴的混改经验要在全国推广,应该会让更多老国企动起来。

来源:财经大会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