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演播厅,她简单补了个妆,坐在摄像机前试光,一直笑盈盈的,不急躁也不催促。记者提问时,她会先思考一下,再组织语言回答,语速不快不慢,娓娓道来。年近不惑,无论是演艺事业还是家庭,她都从容以对,“也有鸡飞狗跳的时候,但过去之后很快就会恢复平静”。
演员李小萌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不疾不徐”。
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演播厅,她简单补了个妆,坐在摄像机前试光,一直笑盈盈的,不急躁也不催促。记者提问时,她会先思考一下,再组织语言回答,语速不快不慢,娓娓道来。年近不惑,无论是演艺事业还是家庭,她都从容以对,“也有鸡飞狗跳的时候,但过去之后很快就会恢复平静”。
李小萌的演艺之路,可以称得上顺遂。她自幼喜欢艺术和表演,1997年,12岁的她获得全国少年歌手大赛第一名。14岁那年,她被导演黄建新选中,出演电影《谁说我不在乎》,后来凭此获得了第21届金鸡奖的提名,由此走上表演之路。之后,她考入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进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话剧《第一次亲密接触》《名优之死》《我们的荆轲》《海鸥》《古玩》等,同时也出演《平凡的世界》《爱人同志》《离婚前规则》等电视剧。这些年,她更多地把精力放在孩子和家庭上。她说:“我一直在努力去平衡好家庭和工作”。
2021年,导演杨佳音找到李小萌,请她出演由梁晓声小说改编的同名话剧《人世间》。这一演就是4年。如今,她和《人世间》走过许多城市,也和戏里的角色郑娟一起成长。
“在合适的年纪遇到合适的角色,我感觉自己很幸运。郑娟是一个非常有力量的女性角色,她经历了那么多苦难,还能把日子过得津津有味、热气腾腾。她给予我一种能量,让我在面对自己的人生时也能充满力量。”李小萌对人民文娱记者说。
以下是她与人民文娱的对话。
最长情的一次陪伴
人民文娱:话剧《人世间》即将迎来第100场纪念版演出,您和郑娟这个角色一起走过了4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李小萌:这是我接触的戏剧演出里面,最长情的一次陪伴。这几年,我们带着这样一个中国故事,走过那么多城市,最近距离地感受不同地方的观众带给我们的感动。
也是这几年,我和郑娟跟着《人世间》共同成长。我一点点走进她的内心,体验她的人生,感受她的喜怒哀乐。演得越久,我发现自己越懂得她,也从她身上获取了许多能量。
·话剧《人世间》剧照,李小萌饰演郑娟。
人民文娱:最早遇到郑娟这个角色时,她身上有哪些特质引发您的共情?
李小萌:郑娟是一个很有力量的女性角色。在原著《人世间》里,梁晓声老师几乎把所有苦难都写在了这个女人身上。命运如此坎坷,她却那么勇敢、乐观,用自己弱小的肩膀扛起所有的苦难,追求着人生的美好和喜悦。
郑娟之于我来说,我们俩之间并没有太多相似之处,毕竟生活的时代和环境有很大的不同。我更多的是在舞台上表达她的一生,学习她那种苦到极致之后依然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在面对人生不同阶段不同问题时的智慧。
现在的我也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也想在生活之余能够在事业上有自己的表达,有时也会苦闷、焦虑,但一旦和郑娟比,会觉得自己经历的都不是事儿。之后面对自己的人生,会变得更加豁达、更加坚定。
·话剧《人世间》剧照。
人民文娱:话剧《人世间》开演时,电视剧已经火了,您在舞台上诠释郑娟这个角色有压力吗?
李小萌:压力有,但我不会刻意去想要演一个跟电视剧里不一样的郑娟。我们都是去还原作家笔下的郑娟,所以我首先会去读作品、读剧本,把人物吃透,抓住人物的精神内核,再去用自己的方法去诠释。
话剧和电视剧,两者的表达手法自然不一样,每个演员的形象不一样,所以真正呈现的人物可能会有所不同。话剧的台词很重要,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去把情感更细腻地在舞台上表达出来,她和爱人对话时怎么说,和父母怎么说,和孩子怎么说,都不一样。
演郑娟时,我给她设置了一些东北口音的普通话,东北话有它自己的节奏感和幽默感,一下子就把人带到了光字片,带到了那个时代。演了几场后,我发现东北话的加入可以很好地引发观众的互动,这也是戏剧舞台的独特之处——它的演出是和观众共同完成的。
戏剧的浪漫
人民文娱:《人世间》的故事时间跨度很大,从二十世纪70年代一直到今天。您在演之前做了哪些功课?
李小萌:一个演员如果每排一个戏,现去做功课可能已经比较晚了。我们的功课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比如我,从中央戏剧学院读书到北京人艺工作,一直在积累经验,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中戏读书时,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看经典的片子,大家一起拉片子,不断地学习、借鉴。到了北京人艺,我们在剧院里看老一辈艺术家在舞台上的表演,学习他们的声台形表、分寸拿捏,这一切都是在做功课。
说到《人世间》,20世纪70年代的生活,我虽然没有经历过,但那个时代大致的节奏、感觉以及人物的分寸感,在我心里已经建立。当真正要刻画、诠释人物时,时代环境和氛围早已在脑海里慢慢勾画好,我们只需要把人物的功课做得再扎实一些,人物勾勒得也会越来越清晰。
·话剧《人世间》剧照。
人民文娱:现在回忆起来,让您印象深刻的一场戏或者一幕是什么?
李小萌:其实有很多场戏都让我难以忘记。有好多次,我在台上演,能感受到台下观众跟着剧情、跟着人物情感波动时的气息,能听到他们的抽泣声。
比如有一场戏,郑娟和儿子说出他亲生父亲是谁的那场戏。每次演这一段,我都筋疲力尽,那是一种从来没有体验过的心碎,甚至有一种窒息的感觉。演完后,我都要被周秉昆(戏里郑娟的丈夫)扶到旁边的小摇椅上,要缓很久才能缓过来。
还有一场戏特别打动我。在戏的结尾,天空下着雪,周秉昆骑着倒骑驴载着郑娟,慢慢地驶向未来。那一刻,他们经历的一幕幕都在我的脑海里回放,历经了那么多苦难,他们仍然坚定地、勇敢地往前走。这场戏,没有一句台词,但在我心中是最美好的画面。
·话剧《人世间》最后一幕。
人民文娱:这就是表演能吸引人的地方,可以体验不同人的人生。
李小萌:对,可以体验很多在现实中无法体验的人生和生活,这也是戏剧的浪漫之处。
人民文娱:如果有机会可以和郑娟说一句话,会和她说什么?
李小萌:嗯……我会和她说:你很勇敢。
作家余华曾说过,“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我觉得郑娟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之前我演过《平凡的世界》里的田晓霞,她更像一个精神导师,指引着男主角孙少平走出去,去跟命运抗争。而郑娟不同,她告诉我们的是,生活中不仅要抗争,也要忍受、忍耐,这是她的人生智慧。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剧照,李小萌饰演田晓霞。
把角色留在观众心中
人民文娱:您十几岁就开始演戏了,如何走上表演这条路的?
李小萌:我从小就喜欢艺术和表演,比如唱歌、弹钢琴、跳舞。幸运的是,父母都很支持我,每周末都会去上各种课。到了1999年,导演黄建新为他的电影《谁说我不在乎》挑选演员,在电视上看到我和鞠萍姐姐主持节目,觉得“这小孩挺可爱的”,便找到我。当时,我在天津实验中学上初二,正上着课,教导主任和黄建新导演的副导演来敲门,说要带我去演戏。
一个从来也没有接触过影视的小女孩,就这样突然进入剧组,开始了表演生涯,走上了表演这条路。
·电影《谁说我不在乎》剧照,李小萌(中)和冯巩、吕丽萍搭档,在片中饰演两人的女儿。
人民文娱:第一次演电影就获得金鸡奖最佳女配角提名,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李小萌:那时候太小了,才14岁,什么都不太懂。那时候的表演,就是一种本能,一种天然的演出,根本谈不上塑造。后来获得金鸡奖提名,也不记得什么感受了。只记得要走红毯,就和妈妈商量穿什么衣服,怎么化妆。当时,我梳了一个马尾辫,穿了一条白色长裙、一双运动鞋,和冯小宁导演一起走红毯。最终虽然没获奖,但这是一次终身难忘的经历。
这次提名也算是对我的一次激励,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成为一名好演员,这些年我也一直走在这条路上。
人民文娱:后来您考上中央戏剧学院,在中戏的日子是怎样的?
李小萌:中戏的日子令人难忘。我考学晚,在我们班是最大的,大家都叫我“师妹姐”。也因为年龄大,所以更加珍惜校园时光。我永远忘不了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去出晨功。也忘不了和同学、搭档一起,一夜一夜地在排练厅排戏,动物模拟、人物模拟观察、小说片段改编等,到最后的毕业大戏。每次一排就是一整夜,只为了第二天交作业时能够获得老师的认可。
我记得当时练豹子走,怎么练都练不好。我就成宿不睡觉,一点点看视频、看纪录片,琢磨豹子的动作,看它怎么走、怎么动,看它的眼神,一点点模仿它的动作和神态。直到后来,老师说“小萌的豹子走还真有那种神韵”,我当时热泪盈眶。
在中央戏剧学院这4年,我学得更扎实了,不论是对表演、对于艺术的想象力,还是基本功。
人民文娱:您毕业后考入北京人艺,出演了不少经典剧目。但对演员来说,话剧不像影视剧那样有流量或关注度,您是怎么考虑的?
李小萌:我没怎么想过这些。我认为演戏靠的是缘分,不管是在影视剧里面,还是在话剧里面,遇到一个适合你的角色,你都要好好珍惜。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积累自己,好好照顾自己,好好地过自己的人生。当机会来的时候,能够从容地去面对、去迎接,跟你的角色一拍即合,我觉得这就够了。
·话剧《我们的荆轲》剧照,李小萌饰演燕姬。
人民文娱:您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演员?
李小萌:我希望演好每⼀个实实在在的⼈,把⻆⾊留在观众⼼中。
其实我心里面也希望等到七老八十,还站在北京人艺的舞台或者各种各样的舞台上,去表达我对戏剧的热爱。我在剧院里看到了太多的老艺术家,他们夫妻之间相互陪伴相互搀扶,一起站在那个舞台上。当他们演完的时候,所有的观众起立,不舍得离开,给他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所以如果有机会梦想成真,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慢慢地让这些本事都长在自己身上,让这些好的基因传承到自己的骨髓里。
·2025年5月,李小萌接受人民文娱专访。(张森绚 摄)
来源:梦城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