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有一天我要执掌中国政府的话,我一定会以1分钱的价格卖给美国,让其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
文 、编辑|墨影云光
“如果有一天我要执掌中国政府的话,我一定会以1分钱的价格卖给美国,让其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
2013年,农民出身一路好不容易当上北大副教授的焦国标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甚至还向中国建议,把中国分成7个国家,而他愿意成为美国兵,为美国战死。
明明是一个中国人,靠着中国才能成为高级知识分子,改变命运,为何却能说出这样的话?
本文章所展示的图片及内容均来源于网络,部分情节虚构,请理性观看,侵权请联系删稿
1999年5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数十名人员受伤,甚至有人牺牲。
这一事件震惊全国,中国政府强烈谴责北约的暴行,全国人民群情激愤。
北约事后却狡辩称是“误炸”,但大量证据表明,此次轰炸是蓄意行为。
然而,顶尖学府北大的一名教授焦国标在课堂上不仅没有对北约的战争罪行表达愤怒,反而公开为美国辩护,认同了其所解释的“误炸”说辞。
这种言论在当时的北大校园引发争议,许多学生和同事对他的立场感到震惊。
北约的轰炸行为已被国际社会广泛谴责,而焦国标却选择站在施害者一方,其“精神美国人”的嘴脸昭然若揭。
他的言论已经引发了学生的强烈不满,许多人愤而举报,但他不仅没有收敛道歉,反而变本加厉。
2003年,美国未经联合国授权,就擅自以“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理由入侵伊拉克。
焦国标在课堂上居然当着一群青少年的面大肆美化这场侵略战争,将美军描绘成“正义之师”。
甚至创作了一首名为《致美国兵》的诗歌,其中包含“来生只当美国兵,愿死在美国炸弹下”等极端媚外言论。
而且在他的作品中,他还露骨地表达了对美国的崇拜:“美国兵,请允许我喊你一声‘brother’!”。
这首诗在网络上流传后,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愤慨,他所说的那些话也成了“汉奸文学”“卖国宣言”。
更令人气急的是,焦国标多次在公开场合和网络平台上鼓吹分裂中国的言论。
他声称“中国应该分成七个政权”,支持西方“分而治之”的战略,并扬言“解体才能实现真正民主。
他甚至放言:“如果我有权,就要把中国1分钱卖给美国,成为其第51个州。”
真的不敢想象这居然是一个中国人能说出来的话?
由于长期发表极端媚外和分裂国家的言论,焦国标最终被北京大学辞退。
他走到这一步完全就是咎由自取,本来他是可以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的!
焦国标1963年出生于河南杞县一个贫困家庭,家中经济拮据,父母甚至砸锅卖铁供他读书。
凭借刻苦努力,他先后考入河南大学中文系,一路从学士读到博士。
如果单论成绩与能力的话,他确实很厉害,毕业后就进入了《中国文化报》担任记者和编辑,积累了丰富的媒体经验。
2001年,他调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为副教授,教授新闻采编等课程。
他的学术生涯即便是对比同期人来说也是同样出类拔萃,曾经甚至还能以访问学者、作家身份赴美、日、德、土耳其等地进行交流和学习。
早年,他还因“微博卖字”成为网络热议人物,甚至有一幅作品被私人收藏家以100万元高价购藏。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典型的寒门学子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励志故事。
他的经历可以被当做模板,激励无数有梦想的学子。
这样一个人,靠自己的努力有了成就,不管是学习上还是工作上,已经足够令人艳羡,可是没想到最后焦国标的真实立场暴露出来,居然会这样不堪。
而且即便到了2013年,他仍然坚持自己的错误立场,毫无悔改之意。
被学术界抛弃后,焦国标的生活陷入困境,为了维持生计,他在网上兜售自己的书法作品谋生,但大家已经看透了他的本质,作品无人问津。
其实焦国标的案例并非孤例,它折射出一部分所谓“公知”的扭曲心态—他们享受着国家的教育资源和社会地位,却对祖国毫无感恩之心,甚至甘愿充当西方意识形态的传声筒。
其实从定义上讲,“公知”即公共知识分子,指那些有专业知识并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讨论的群体。
早期,中国的“公知”形象曾是正面的,类似于鲁迅等敢于直言、启迪民智的知识分子。
进入2000年,互联网的普及更是为他们开辟了新的阵地。
天涯、猫扑等论坛成为公知们的主战场,他们发表长篇大论分析社会问题,其文章动辄获得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点击量,影响力迅速扩大。
然而,自2010年起,公知的处境开始发生变化,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民众自信心提升,对公知们一味以西方标准评判中国的做法越发反感。
一些公知在微博等平台发表诸如“美国的政治制度更优越”之类的言论,被斥为“美狗”“汉奸”。
但随着商业化推进,公众的注意力被分散,难以静下心阅读长篇大论。
公知文章的阅读量直线下降,平台算法又倾向于娱乐内容,使得严肃话题被边缘化,公知们的声音愈发难以传播。
于是他们只能靠发表一些偏激的观点来博取关注,像有些公知一边批评中国体制,一边享受体制内的资源。
还有些公知观点偏激,鼓吹全盘西化,完全脱离中国国情。
不要小看了这些公知的力量,他们的言论和思想能够在不知不觉中腐蚀年轻人的三观。
像是焦国标,他在北大这种顶尖学府任教,学生也多是十几岁二十岁的少年,即便学识渊博,三观和世界观也不一定稳固,很容易受到焦国标的影响。
教育培养的不仅是学识,更应是家国情怀。一个丧失民族尊严的学者,即便学术成就再高,也终将被历史唾弃。
来源:广西劳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