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玉莹是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2020级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曾获评天津市优秀学生、南开十杰、南开大学青年五四奖章“青年领头雁”等荣誉称号。她专注结核病研究,发表SCI期刊论文7篇,其中1篇以共同第一作者在Nature发表,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
日前,《人民日报》专题刊发了
2023-2024学年度国家奖学金
获奖学生代表名录
集中展示了全国高校
100名本专科生和100名研究生优秀代表
这些优秀学子分别从
全国12万名本专科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及
9万名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中
经过严格遴选脱颖而出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20级博士研究生
张玉莹
凭借突出的学术表现和科研成绩
荣登研究生名录
张玉莹是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2020级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曾获评天津市优秀学生、南开十杰、南开大学青年五四奖章“青年领头雁”等荣誉称号。她专注结核病研究,发表SCI期刊论文7篇,其中1篇以共同第一作者在Nature发表,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志愿服务时长超500小时,服务万余人次。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南开青年榜样,了解她的成长轨迹和奋斗故事……
深耕结核防治 破解防御密码
面对全球每年新增千万结核病患者的严峻现实,张玉莹将科研坐标锚定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上,投身于抗耐药结核药物贝达喹啉及其衍生物作用机理的研究。四年间,她夜以继日地开展科研攻关,在饶子和院士与贡红日老师的指导下,她与团队一同成功揭示了药物的关键作用机制,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Nature正刊,为开发选择性更强的抗结核新药打开新的大门,受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和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认可。
张玉莹与老师同学在实验室
张玉莹还主持市级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项目2项,指导本科生团队获得天津市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发表7篇文章,影响因子超过120。其中一篇Cell子刊文章被学术组织F1000列为推荐论文,全球每年上榜数量不足千分之二。个人入选首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
张玉莹还曾作为唯一学生负责人参与组织“线粒体与免疫”国际会议,并多次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她在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大会、泛环渤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学术交流会、药物化学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交流大会等会议发表学术汇报5场,学术海报在结核病基础研究与治疗国际研讨会、广州国家实验室青年人才学术沙龙等会议获奖,站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南开科研成果。
筑牢信仰根基 深耕党建阵地
张玉莹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张玉莹作为党支部书记,以“思想引领,服务成长”为主线,“七个有力”为标准,举办活动四十余场,创新推动“科研+党建”平台建设。组织科研技能提升会、论文写作与投稿指导、学术交流、PPT简历美化培训等支部活动,为学子能力提升搭建平台。在张玉莹的带领下,所在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多次荣获“先进党支部”称号,为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树立了典范。
作为生科院党校执行主任、团干校副校长,张玉莹始终坚守初心,致力于打造党团员培养的坚实阵地。筑牢理论航船,成立青年记者团,组织学员深入天津市博物馆、觉悟社纪念馆等红色基地,开展沉浸式实践学习。她以实际行动践行担当,荣获南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党校优秀学员荣誉。
架设科普桥梁 播撒科学火种
张玉莹参与社会实践
采访南开大学1950级财政系校友宋涤生
张玉莹参与组建研究生理论宣讲团,与团队一起面向山西大学、中国民航大学、阿勒泰地区二中等开展科普宣讲,宣讲人数超过千人。此外,她创建科研资源分享公众号“结构生物学”,构筑行业内信息共享平台,定期推送冷冻电镜技术等前沿科研知识和结合个人学习成果整理学习教程,一年内吸引2000+人次关注。从企业调研到母校宣讲,从乡村振兴到联大寻访,9个省市、800小时的社会实践活动,张玉莹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从社区服务到全运会等大型赛会,她用500余小时的志愿服务书写南开学子的使命担当。
笃定前行、勇敢追光
以青春之名
赴时代之约
NANKAI UNIVERSITY
来源:晨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