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以镜头为笔,在天窗星芒下记录切割钢轨碰撞的璀璨火花;从晨光熹微中捕捉线路工弯腰校准轨距的专注侧影;于骄阳烈日里用1/320秒的快门丈量速度与温情的永恒距离。那些定格在画面里的瞬间,都诠释着铁路人守护设备安全、护航列车畅行的匠心和担当。
原创 西南铁路 西南铁路
今年以来
我们相继发布了
调度员、机务人、客运员随车机械师、货辆段职工拍摄的铁路风景
今天
我们曝光这位工务系统职工
看看在他的视角下
能拍出什么样的铁路风景
绵阳工务段 金志辉
他以镜头为笔,在天窗星芒下记录切割钢轨碰撞的璀璨火花;从晨光熹微中捕捉线路工弯腰校准轨距的专注侧影;于骄阳烈日里用1/320秒的快门丈量速度与温情的永恒距离。那些定格在画面里的瞬间,都诠释着铁路人守护设备安全、护航列车畅行的匠心和担当。
当身边的朋友圈被山川美景佳肴填满时,我打开我的相册,猛然发现里面几乎全是钢轨和列车。作为一名“00后”铁路线路工,这些与同龄人生活迥异的画面,却是我心中独一无二的铁路风景,恰似是镜头在万里铁道线上镌刻的诗行,诉说着这份爱好独有的美好和意义。
经常有朋友跟我开玩笑说,我是一个“拿相机的线路工”,于我而言,镜头就像是我手握的“第二把道尺”,用来记录列车的轨迹,丈量铁路的温度。
刚接触摄影时,我对快门、光圈、感光度如雾中迷径,打开P挡就是乱拍一气,加上工务作业多在夜间,暗光环境让拍摄难度犹如雪上加霜,最后效果还不如手机。
于是我便沉下心来研究角度和光线等摄影技巧,感受慢门定格独特的美感,当镜头捕捉到作业瞬间,画面仿佛有了呼吸,让我真正爱上了摄影。
去年夏天,为了记录动车组列车和普速列车交会的瞬间,我和小伙伴早上六点就背着设备蹲守在剑门关清江河大桥上。
八九月的烈日灼人,两车同框全靠运气,常常是动车刚过,普速列车还未露头,苦等12小时后,就在准备离开时,终于一列CRH3A与一列HXD3C相约钻进我的镜头中,西成高铁的高速动车与宝成铁路的普速车同框,像一场跨时代的对话,让中国铁路的速度与温情同时定格。
那份喜悦,是对烈日下守望终成的最好馈赠。
入职以来,我的背包很少装过扳手,却常备着三块备用电池和补光灯,有人质疑说“00后”是吃不了苦的,直到他们看见我的镜头中:月光下切割钢轨飞溅的火星、新焊的轨缝泛着橘红色光晕、骄阳似火下职工巡线流下的汗水……
这些照片被同事“发现”的时候,他们打趣说:“原来我们平凡又普通的工作,在你镜头里这么潮。”
当川青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开启联调联试、中欧班列开行累计突破十万列、春天里的银发列车……
这些更具时代意义的画面,通过我的镜头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中央级媒体播出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更像是一名交出满意答卷的学生,对摄影有了愈发深沉的热爱。
未来,我想走遍管内每一座隧道、每一座桥梁,让“00后”的视角与万里铁道线一起生长,因为在取景框里,我看见的不只是风景,更是一代铁路青年与时代同频的心跳。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