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今日观察版头条报道:《月映武夷》有世界单体最大的室内水幕舞台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4 16:47 2

摘要:“五一”假期,大型文旅山水史诗《月映武夷》在福建省武夷山市首演,并开启常态化驻场演出。演出以宋代美学为基调,融合非遗元素与现代科技,为观众献上一场跨越千年的视听盛宴。

《月映武夷》演出现场。图源:福建日报社全媒体传播中心

“五一”假期,大型文旅山水史诗《月映武夷》在福建省武夷山市首演,并开启常态化驻场演出。演出以宋代美学为基调,融合非遗元素与现代科技,为观众献上一场跨越千年的视听盛宴。

“太震撼了!武夷山不仅山美、水美,文化也这么美。”“找了三圈都找不到哪儿是舞台边缘哪儿是观众席。”“看完直接想穿越回古代修仙。”这是观众看完《月映武夷》后的感受。

《月映武夷》的主角是南宋理学家朱熹,其在武夷山“琴书五十载”,留下了许多文化印记。演出以四重维度解构朱子文化,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激活历史记忆,通过“月映万川”“鉴天”“叩山”“家礼”“悟心”“万川归一”等篇章,运用舞蹈等表演艺术叠加视觉影像、舞台装置等科技手段,全新演绎朱熹的人生历程。

《月映武夷》演出现场。图源:福建日报社全媒体传播中心

在人物塑造上,朱熹的服饰、冠帽及妆容严格依据宋代典籍复原,追求历史真实感。朱子家礼的演出场景中,祠堂的暖光、文公菜的香气等细节被生动呈现,描绘出宋代家庭的生活状态。剧中还融入大量的宋画元素,使整场演出有如画卷,在观众眼前缓缓铺陈,穿插出现的茶文化、建盏文化、建本文化、家礼文化等极具地域特色的元素,深度展现出八闽文化与武夷山水的魅力。

“传统从未远离,它只是等待被重新发明。”《月映武夷》总制作人萨迦多吉表示,《月映武夷》并非技术堆砌,而是以朱熹理学思想与宋代风雅为底色,通过沉浸式叙事阐述朱子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感知、可体验、可传播,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产生情感共鸣。

《月映武夷》演出现场。图源:福建日报社全媒体传播中心

《月映武夷》让观众最为难忘的便是舞台呈现。该剧剧场位于武夷山核心景区,这是一座以天人合一的理念打造的立体化、沉浸式室内剧场。超宽画幅智能水舞台区域约2500平方米,由全水沉浸升降机械舞台构成。整个舞台水量将近1万立方米,能在一秒之内实现水舞台与干舞台的无缝切换。朱熹在雨幕中叩山问道,悟天地后的狂喜情境;古琴声起,水幕随之变幻出的涟漪形态;鼓点阵阵,机械舞台掀起层层水雾,配合空中威亚技术,营造出演员踏浪而行的效果……这些都是水舞台的功劳。

据悉,整个演出舞台跨度约67米,纵深约50米,投影面积2400平方米,相当于4个高规格的IMAX电影屏幕,通过超宽幅高清影像与3D裸眼透视视效的协同演绎,营造270度全景式视觉奇观。

“人眼包括余光在内的视觉范围大约为120度,舞台构建的270度全景视角可完全覆盖视觉区域,让观众更有沉浸感。”该剧舞美总设计郭昕说。

《月映武夷》演出现场。图源:福建日报社全媒体传播中心

据悉,该舞台是目前国内跨度最大、面积最大的室内高科技多媒体沉浸式水舞台,通过全电脑机械舞台的精密连接,机械、水幕、数控、光影精妙互动,重构水墨丹青的东方美学意境。

5月1日,世界纪录认证机构现场认证该剧场为“世界单体最大的室内水幕舞台”。认证官马克西姆在观看《月映武夷》后说:“这场演出在视觉上引人入胜,结合演员的表演、灯光和数字布景,水舞台的加入既生动又增添了一丝神秘感,将朱子文化很好地呈现出来,让我有更大的兴趣探索中国文化。”

演出在虚实交织的场景中展开叙事。全息投影的白鹭掠过波光粼粼的水幕,采茶女的山歌与水舞台的潺潺音效相融合;建盏烧制技艺通过AR特效具象化呈现,窑火与水幕交相辉映,非遗技艺在科技赋能下焕发新生;终章则以万盏明灯点亮全场,水幕化作巨型画布,描绘出当代武夷山的繁荣盛景。

“《月映武夷》是一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实验,通过技术赋能与文化解构,让沉睡的地域文化符号重获传播生命力。”福建武夷山文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彬总结。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