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充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相关精神,加强对高考命题改革的研究,提高高中教师的试题分析和考试命题能力,发挥命题评价对高中学校日常教学和高考科学备考工作的指导作用,校长智库决定举办2025年高考试题分析暨2026年高考命题趋
全文长 33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5 分钟
为充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相关精神,加强对高考命题改革的研究,提高高中教师的试题分析和考试命题能力,发挥命题评价对高中学校日常教学和高考科学备考工作的指导作用,校长智库决定举办2025年高考试题分析暨2026年高考命题趋势研讨会。
研讨会旨在精准把握命题趋势、优化备考策略,全面提升高中学科教师横向研究高考试题三个维度的能力、独立命制原创模拟试题和整合试卷能力、筛选符合考情和学情的试题能力及提高科学备考效率。本次研讨会聚焦五大学科,邀请全国知名高考命题研究专家、名校教研团队及一线名师,通过政策解读、试题分析、趋势预测、教学示范及名校研学等形式,助力教师精准把握2026年高考命题方向,提升备考效率。
一、活动目标
(一)2025高考命题趋势与变化分析
深度剖析2025 年高考试题命题方向、题型变化、难度分布、知识考察的变化以及跨学科融合的考察,洞察命题规律与变化趋势,为2026年高考备考提供坚实依据,为高三教师指明教学思路和方向,把握备考关键。
(二)解密高考命题逻辑技术与命题指导
研究高考命题知识考查权重,解读如何巧妙设置情境以考察学生能力运用,分析从易到难的题型梯度布局,以及通过分值分布体现对不同素养的重视程度。聚焦高考重点题型,探讨命题方向和趋势,突出培训实战性,提升新高考考试命题研究和备考策略能力。
(三)备考策略研究与实践分享
结合名校一线教研教学实践,实地考察学习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三备考复习方案、实施案例,帮助学校优化高三复习备考策略,提升教学管理质量,促进高考备考与复习效果,发挥名师示范作用,为一线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开展教学研究提供思路和指导。
二、主办单位
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
三、时间地点
第一期:
时间:2025年6月14-16日(13日报到)
地点:西安
第二期:
时间:2025年6月25-27日(24日报到)
地点:无锡
第三期:
时间:2025年7月15-17日(14日报到)
地点:沈阳
四、特邀专家
全国著名高考命题研究专家、课程与教学专家、省市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
五、参会对象
全国高中校长、教学副校长、备课组组长、教研组长及学科教师。
六、研修内容
本次会议拟邀请国内高中教育研究与命题研究领域的核心专家,聚焦高考命题研究,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一主旨,通过专家讲座、名师报告、试题评析、模拟试题命制等,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共同探讨新高考命题趋势、规律与方向。
(一)主论坛
命题专家高端讲座,剖析新高考改革政策,多维度解读高考新风向;帮助教师掌握高考政策与高考命题最新趋势,提升自身水平。
(二)学科分论坛
紧扣高考评价体系,聚焦学科命题特点,分五大学科,专家现场示范授课,聚焦高考重点题型,探讨解题教学策略,突出培训实战性;深入剖析高考命题规律,让老师们尽快熟悉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如何复习。
(三)名校考察
走进全国知名高中学校,深度考察学习名校教学管理、备考和校本研修经验与案例。
七、特色亮点
热点实效:资深高考专家及时分析2025高考试题热点难点及2026备考方向趋势,回应广大一线教师热切关心的问题,名校教研组长剖析新高三复习方向,注重贴合一线教师工作实际,给予切实的指导。
实战导向:专家报告+名校案例+课堂观摩,全方位提升备考精准度。
学科全覆盖:五大学科平行研讨,满足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学校的个性化需求。
八、活动安排
九、报名须知
(一)会务费:1280元/人(含会务费及现场学习相关资料),食宿交通费用由学员自理,食宿由工作组统一安排。
(二)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截止日期:2025年6月12日
十、拟邀专家简介
通识
臧铁军:二级教授、国务院津贴获得者、曾任国家督学、教育部课程委员会委员、北京教育考试院原副院长
徐尚昆: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高考蓝皮书《高考研究报告》执行主编。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人民大学教学创新奖,研究领域包括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测量与评价、社会转型与治理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人民日报》《金融研究》《中国工业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及教材7部。
语文
王涛: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中国修辞学会读写专项委员会理事,全国中高考命题评价课题组作文组组长,《教学考试》杂志执行主编。撰写的《五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分析》被列入《中国社会语言现象》白皮书。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学术讲座数百场。
杜志兵: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中学语文教研员,正高级教师,北京市语文学科教学带头人,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研究专家,北京教育考试院命题评价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内地城市教育课程导师,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选修教材编写组成员,有多篇论文发表于《中国考试》《语文建设》《语文教学与考试研究》等出版物。
数学
王安平:北京市数学名师,高考专家。全国中学生基础学科创新技能大赛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数学学科预赛复赛总决赛命题人,第一届第二届创新数学大赛命题人。竞赛教练员,历年都有多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等知名高校。清华大学出版社,延安出版社,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特聘作者。多次接受中国教育电视台,辽宁卫视,网易高考频道的专访。全国各地讲座上千场。
李传奇:北京市高中数学教研员,国家一级高中数学竞赛教练员。考试中心新题型开发组骨成员,北京考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市高考数学试题评价组成员,北京市新课改高中数学专家组核心成员,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专家。撰写教学论文十几篇,主编多部数学论著。
英语
魏邵成:北京英语特级教师、北京市英语学科带头人,还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对外合作部特聘学科专家等职务。有着30余年的英语教学生涯,在高中英语优秀学生培养、高三英语教学及高考备考策略研究方面见解独到。近年所带班级几十人考入北大清华。
关媛: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英语教研室主任。北京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承担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多项教育教学研究和评价任务。先后参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多本初高中新课标教材、教参的编写任务。获人教社全国“优秀培训专家”称号。多次参与北京市高考、中考及高中毕业会考等大型考试的命题工作。于2018年起担任北京市高考英语考生水平评价项目组长。
物理
徐建烽:北京物理特级教师,同时担任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兼职教研员。全国青年物理教师教学大赛北京赛区第一名、北京市骨干教师、海淀区学科带头人。连续12年担任高三毕业班物理教学,培养出百余名考入清华、北大等顶尖高校的学生,其中2023届学生高考物理平均分达92.3分(满分100分),多人在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项。
汤家合:江苏省高中物理特级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原教学副校长,现南京市雨花台中学教学副校长。南京市物理学科带头人、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南京市基础教育专家培养对象、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第四和五期“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对象和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卓越贡献奖”等荣誉称号。南京市物理学会理事、南京市高中物理核心组成员和南京市高中物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历史
张江平:中学正高级教师,成都市特级教师。天府七中常务副校长,中学部执行校长,学术委员会执行主席,常规课程研究院院长。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四川省骨干教师,四川省优秀教师,成都市学科带头人;省、市国培计划培训专家,成都市高中学科教师研培家,成都市高中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评审专家,区优秀教务主任,区先进教育管理工作者,天府新区天府英才计划高级人才。
曹卫东:正高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历史学科教研员,负责学科教学研究、考试研究、教师培训、全区学科测试工作。兼任:北京市朝阳区历史学科教研负责人,朝阳区教育学会历史学科会长,北京市历史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历史学会理事。曾参与:历史学科课程标准的预测试和盲审工作,两册必修教材的修订工作,组织朝阳区教材试教工作,组织对人教社教材配套的同步练习、学生用书、教参、教辅资料的评审工作,高教社职高教材审校工作、教辅练习出题审核工作,北京考试院自主命题考试、会考、高考试题的评议工作。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往期精彩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来源:校长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