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2日,国土安全部宣布哈佛大学两大罪状:通共,助长校内的暴力、反犹和支持恐怖分子等行为,因此停止该校“学生与交流访问学者项目”(SEVP)认证,即不再允许招收外国留学生,现在的数千名留学生,面临转学,或者就地失去合法身份。
1
特朗普政府总是在不停整活,对全世界关税大战的烽火稍稍平歇,又对美国国内的大学动手了。
5月22日,国土安全部宣布哈佛大学两大罪状:通共,助长校内的暴力、反犹和支持恐怖分子等行为,因此停止该校“学生与交流访问学者项目”(SEVP)认证,即不再允许招收外国留学生,现在的数千名留学生,面临转学,或者就地失去合法身份。
特朗普政府跟哈佛的斗法,已经闹了有一阵时间了。
4月,以“清查反犹主义”为名号,要求哈佛改革,哈佛拒绝,特朗普政府冻结对其拨款,各部门冻结政府合同,哈佛将政府告上法庭;
5月,教育部宣布不再资助哈佛,哈佛校长发表公开信回怼,政府再加码冻结哈佛拨款,哈佛提起新的诉讼,政府威胁剥夺哈佛免税地位,并对哈佛发起多项调查,直到取消哈佛招收留学生资格。
对该事件,已经有很多评论,大多集中在批评特朗普任性妄为,破坏教育净土的宁静,同时称赞哈佛有勇气,关键时刻展现了美国知识分子的风骨,捍卫学术独立的精神。
但在陶叔看来,这些说法未免太浅,也把世界看得太简单。特朗普政府固然不作人,但与权贵精英圈深度绑定的哈佛大学,却也从来不是什么白莲花。
说得直白点,不要看双方相互攻击的各种鬼扯的理由,这本质上不过是共和、民主两党为争夺教育阵地,发动的一场激烈的决战。
2
哈佛大学早就被民主党牢牢控制,打造成了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钢铁堡垒。
自进入20世纪以来,哈佛历任校长普遍倾向民主党,或最多保持学术中立姿态,甚至有不少本就是该党党员身份。如2001年至2006年的校长劳伦斯·萨默斯,不仅是民主党党员,还曾担任克林顿政府的财政部长。
2023年哈佛校报调查显示,近400名哈佛教职员中,仅3%自认保守派,77%明确支持自由派(民主党)立场。此外,96%的教职员工曾向民主党捐款。这种政治倾向的极端失衡,使得哈佛成为全美左翼意识形态最集中的学术大本营之一。
哈佛法学院更是成了民主党的“黄埔军校”,培养了包括前总统奥巴马、前国务卿伯恩斯、前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等核心政要。沙利文卸任后重返哈佛任教,经常发声批评特朗普各项政策,积极利用母校平台为自己养望争取再次出发。
同时,哈佛也通过推动大量政治议题,为民主党提供政策“弹药”,影响美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该校长期主导气候变化、性别解放、种族平权等研究领域,例如DEI(多样性、公平与包容)政策的制定与推广,直接呼应民主党推动的“觉醒运动”(Woke Movement)。
哈佛学者频繁参与民主党政府咨询,例如克林顿时期的教育改革、奥巴马医保法案设计等。其公共卫生学院、法学院的研究成果常被民主党引用为立法依据,形成“学术研究—政策制定”的闭环。
而在校内管理方面,哈佛更是推行民主党政策的急先锋。
哈佛在招生中系统性推行平权法案,2024年新生中亚裔占37%、非裔14%、拉丁裔16%,白人仅31%,其多元化的招生标准与民主党“教育公平”政策高度一致。尽管最高法院裁定种族配额违宪,哈佛仍通过“综合素质评估”变相延续该政策。
哈佛还通过课程设置(77%涉及种族、性别议题)、学术活动(频繁举办左翼时政论坛)及媒体合作(与《纽约时报》等自由派媒体联动),构建了一套定义“政治正确”的话语体系。例如,校园内支持自由派的抗议被塑造为“进步运动”,而保守派学生则被迫隐藏立场,形成“单极意识形态生态”。这种文化领导权直接服务于民主党扩大青年票仓、塑造社会价值观的战略目标。
总之,哈佛与民主党之间,早已形成“学术—政治复合体”,既是学术精英与政治权力的利益共生,也是意识形态的深度互嵌。
当特朗普强势回归,着手清理教育领域的民主党“遗毒”之时,哈佛必然要跳出来,充当带头反抗的“刺头”,不仅强硬拒绝政府的各项指令,还联合百余所高校发起诉讼,而民主党高层如拜登、奥巴马等公开声援,称其“捍卫学术自由”。
这种全面对抗的姿态,实质是民主党借助高校平台对共和党政策的系统性阻击。
换到特朗普和共和党的角度,重新执政后最迫切要完成两大任务:
一是挖空心思搞钱,改善美国糟糕的财政状况。为此由马斯克牵头成立政府效率部,大查账大裁员压减政府开支,再由特朗普亲自发动“万国关税战”。现在看来,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进展情况都不顺利。
二是“拨乱反正”,全力扭转美国社会日益“白左化”的倾向。
为此政府不仅严令停止一切拜登时期推行的DEI政策,还以绩效考核为由开除大批因该政策上位的公务员,像什么变性将军、异装癖部长、海上撞船的女舰长等通通丢了官。
但是,无论共和党在政府系统中如何卖力清理,只要教育口还在民主党手里,就会源源不断地为对手培养生力军。
这届政府压得了一时,四年之后,八年之后,民主党还是会把天再翻过来。
即使特朗普现在台上,受到民主党控制的学术精英与“敢说真话”的“良心”教授们,兀自骂声不绝,摆出一副不共戴天的刁蛮模样。
没上台你们骂特朗普,上台了你们还骂特朗普,那不是白上台了吗?
所以,教育领域这场仗对于两党来说,都关系到生死存亡,非打不可,一定要决出个雌雄不可。
3
因为长期受西方“白左”思潮的渗透影响,中国舆论场的很多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代入到美国民主党的立场,片面地为其主张摇旗呐喊。
像这次特朗普政府整治哈佛的事件,大量文章就是在做民主党的“复读机”,斥责特朗普破坏学术中立,为了政党私利肆意打压教育机构,“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必将造成优秀人才的流失,破坏美国领先的根基。
陶叔就搞不明白了,那些先生们到底在痛心疾首些什么?
特朗普不是啥好人,对学校的敲打也确实心狠手辣,但是民主党绑架学校,鼓动学生卷入政治斗争的做法就光明正大吗?
老鸹别嫌猪黑,两党不过是一丘之貉。
至于污染教育净土,让偌大的美国,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两党更是半斤八两。
民主党在台上,有教授因为对DEI政策表达不满,就被学生投诉抗议,甚至还堵门不让进实验室,最后不得不辞职。
换成共和党上台,又有教授因为支持DEI政策,遭到政府收拾,断经费还不准招学生,也是不得不辞职。
除了在DEI政策上“一鱼两吃”,翻来覆去折腾教授们,两党倒是在一件事上心心相印配合默契,那就是迫害与中国合作的学术精英。
5月1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与深圳医学科学院同时宣布,聘任哈佛大学化学系前主任、知名纳米材料专家Charles M. Lieber。
这位国际顶尖人才曾在特朗普上一个任期的2020年1月,在其哈佛大学的办公室被捕,随后检察官指控他没有如实披露与中国高校的合作关系与所获报酬。
换成拜登上台,对他的迫害并没有停止。
2021年12月,法院陪审团裁定Lieber犯有6项罪名,最终于2023年4月,地方法院宣布在已服刑期的基础上,外加2年假释,其中前6个月居家服刑,并处5万美元的罚款。
刑期刚满,Lieber义无反顾投奔中国,就是对两党的接力折腾表达最强烈的抗议。
所谓破坏美国的教育根基,两党都很卖力,都是美国走向衰落的历史罪人。
再说了,无论特朗普怎么折腾,他挖的是美国的基业,我们乐呵呵吃瓜看戏就好。有些人捶胸顿足,非要把别人家棺材抬到自己家里哭,不知道到底是出于什么心态。
美国人窝里斗,逼得人才纷纷出走,对我们可是大好事。如今用人之际,正当广纳天下英才。
当然,我们需要的是能对国家发展进步做出贡献的优秀分子,至于那些满脑子“白左”观念,对中国这个看不惯,那个挑毛病的老爷,就让他们哪凉快哪待着去吧。
来源:跟陶叔一起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