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求员工每天刷1小时短视频?快手回应:不属实近日,网传快手员工称,快手要求其商业化、产品、运营等多个部门员工每日使用快手App刷满1小时短视频,还需要将使用记录抄送主管,引发舆论热议。此举被网友戏称为 “带薪刷视频”。据澎湃新闻消息,快手内部员工透露此事并不
·要求员工每天刷1小时短视频?快手回应:不属实 近日,网传快手员工称,快手要求其商业化、产品、运营等多个部门员工每日使用快手App刷满1小时短视频,还需要将使用记录抄送主管,引发舆论热议。此举被网友戏称为 “带薪刷视频”。据澎湃新闻消息,快手内部员工透露此事并不属实,快手一直倡导员工多使用和体验产品,但并未强制要求商业化等部门,更没有强制要求全员刷视频。另外,也没有强制有一小时的时长要求,更没有与绩效挂钩。
· iPhone大打折!换购新机,最高优惠5700元,“可能还会降” 即日起至6月18日,换购新iPhone有额外打折!苹果官网显示,活动期间,用iPhone 12或后续机型来换购新iPhone,预计可享1000元到5700元的折抵优惠。最新报价单显示,以旧换新机型覆盖包括iPhone SE第三代在内的24款设备,其中iPhone 12及更新型号最高抵扣金额较此前有所提升。
·“19.9万不可能!”小米YU7发布,全系标配激光雷达,雷军: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成本也非常贵 5月22日晚,小米集团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举行,小米汽车首款SUV车型——小米YU7正式发布。对于用户关心的价格,雷军在发布会上调侃,“我看到网上说,‘雷总肯定定个19.9万元’,不要这么想,不可能的。”其进一步表示,“小米YU7的配置,如果以Model Y的价格策略定价,没有30几万元是下不来的。”
·美国政府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现有国际生必须转学 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国土安全部5月22日表示,特朗普政府已暂停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资格。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克里斯蒂·诺姆在致哈佛大学的一封信中表示,哈佛大学的学生和交流访问者项目(SEVP)认证即日起被撤销。信中表示,此次认证撤销将使哈佛大学在2025-2026学年不得招收任何持F类或J类非移民身份的外籍学生。此外,现有持F类或J类非移民身份的学生必须转学至其他高校,否则将无法维持其非移民身份。
车企进军人形机器人,只是表面热闹?
最早涉足人形机器人的,是造车新势力;而真正扎堆下场、彼此角力的,却成了传统车企。这当中,有的企业已经偃旗息鼓。比如小米的CyberOne,在和追觅短暂合作后不欢而散——小米认为追觅私自拿设计图申请专利,追觅则反指小米只是出资,从未真正投入。这场合作最终以双方“各执一词”收场,也成了业界一段插曲。更多的项目则停留在发布会、概念片和模型展示的热闹表象。这种“看起来很热”,恰恰揭示了人形机器人仍处于早期阶段的现实:技术不成熟,真正有能力往前走的公司并不多。
高瑞东:财政数据的三大亮点
2025年1-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为-0.4%,前值(前值指2025年1-3月数据,下同)为-1.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同比增速为+4.6%,前值为+4.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为-6.7%,前值为-11.0%;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累计同比增速为+17.7%,前值为+11.1%。4月份财政收支均改善,且呈现以下亮点:其一,财政支出进一步提速,基建相关分项财政支出整体改善;其二,相较于一季度,4月份财政收入边际改善,其中,非税收入同比增速放缓,税收收入好转;其三,土地市场出现改善,叠加新增专项债发行的支撑,政府性基金收入和支出均明显改善。
美债利率全线上升的原因及后市展望
美东时间5月21日,美债利率全线上升,10年期美债利率突破4.6%,30年期美债利率突破5.0%。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四点:第一,20年期美债拍卖结果较差,这是利率上行的导火索;第二,美债评级下调。近期穆迪将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理由是美国财政前景的恶化。第三,美国国会众议院筹款委员会通过了《The One Big Beautiful Bill》减税法案,若最终落地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美国债务问题,美债供给预期上升对利率偏空。第四,美国经济硬数据稳健,市场对通胀存在担忧,叠加美联储在降息问题上维持定力,基本面和货币政策对利率偏空。展望后市,我们认为,美债短期波动不改震荡趋势,建议配置中短久期美债,回避长债。
2025年AI中场战事:谁在撤退,谁在进攻?
目前,国内AI大模型市场由“百模大战”逐渐进入淘汰整合的中场阶段。历经2023年以来的“百模大战”和资本狂热,行业格局正逐步清晰。曾经百家争鸣的局面已经洗牌,今天的舞台由新老巨头与新晋独角兽两大阵营主导。在头部技术路线和商业化落地上,老牌互联网巨头和“新BAT”——以百度、字节跳动、阿里、腾讯为代表,抢占先机;同时涌现出的“基模五强”——字节跳动、阿里、阶跃星辰、智谱AI、DeepSeek等也在全线发起进攻。这些巨头与独角兽们在模型创新、算力投入、生态布局、开源策略等方面各有打法。与此同时,“AI六小龙”的处境却出现分化,有的已开始收缩阵脚。
来源:小曾说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