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本周末 快来大学路打卡“减碳嘉年华”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4 18:42 1

摘要:今年是上海依法实施垃圾分类的第六年,本周也是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这个周末,一场“减碳嘉年华”在上海的网红限时步行街——大学路上,压轴登场。现场共设置了20余处减碳互动打卡点,和30多个低碳生活方式的摊位,让市民在逛市集的过程中,更深切地去感悟“垃圾分类

今年是上海依法实施垃圾分类的第六年,本周也是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这个周末,一场“减碳嘉年华”在上海的网红限时步行街——大学路上,压轴登场。现场共设置了20余处减碳互动打卡点,和30多个低碳生活方式的摊位,让市民在逛市集的过程中,更深切地去感悟“垃圾分类”这件小事带来的绿色环保新时尚。

中午时分,记者来到杨浦区大学路限时步行街,现场人气火爆,和以往来这里逛吃逛喝不同,今天,很多人来这里是为了“减碳”的。参与一次二手物品爱心义卖,完成一次可回收物投递……市民可以在沿途的市集上,通过多种减碳行为,来收集盖章获取减碳能量。减碳能量可通过线上、线下活动兑换实体现金券,用于大学路50余家合作商户消费抵扣,这也是本次活动中全新打造的“商旅文体展”融合、线上线下联动的碳普惠应用场景。

那么,这些减碳行为又会带来哪些质变呢?现场还有不少旧物新生的展示摊位。像这几把造型可爱的椅子,分别是用回收来的牛奶盒和一次性聚丙烯餐盒作为原料,通过3D打印等方式制作而成的公共设施;再比如这些手机壳、支架等时尚配件,则是用废塑料颗粒变身而来的;甚至还有不少将塑料瓶、旧铁锅等经过设计做成艺术装置的。其中一些再生制品如减碳能量球套装、手机气囊支架、返航新生包袋等创意产品,也能通过减碳能量进行兑换,这一闭环设计不仅让环保成果具象化,更将“减法生活”从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生活方式——旧物经回收重生为新品,资源循环路径清晰可见,公众的每一次参与都成为推动可持续进程的实际力量。

据了解,此次“减碳嘉年华”是杨浦区连续第二年在大学路限时步行街开展垃圾分类、低碳循环主题的活动,通过政企协同、多方联动、广泛发动,搭建全民参与的互动平台,让低碳行为触手可及。无论是用一部旧手机换取咖啡券,还是将废纸转化为时尚包袋,市民都能在亲身实践中见证资源循环的价值,从而自发成为绿色生活的践行者与传播者。

杨浦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长倪勤表示,大学路限时步行街是杨浦区的特色街区,去年低碳主题的嘉年华活动吸引了6万余名市民参与,今年减碳嘉年华活动作为第二届活动,除各类低碳宣传互动外,还增加了城市人文因素,关注情绪垃圾,引入兰花等传统文化,聚焦质朴理念,引领低碳生活新时尚。

作为杨浦区的主体回收企业,爱回收副总裁江文华在现场介绍:在这个市集上,他们还打造了覆盖全生活场景的减碳矩阵,联合可口可乐、喜茶等11家头部品牌及22家倡导减碳生活方式的商户以及55家大学路沿街店铺,将环保行动嵌入咖啡消费、商超购物等日常环节,希望通过本次嘉年华活动,向公众持续传达“让闲置不用,都物尽其用”的环保理念,让环保成为更有品质的生活选择。

市绿容局介绍:《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六年来,全市各区以科技赋能推动分类提质增效,通过感应投口、智能感知、精细化可回收物智能回收柜等新技术应用,积极推动生活垃圾分类高标准小区建设及生活垃圾投放点专项更新改造提升,到2025年底,全市将累计完成2.1万余个投放点微更新、8000余个投放点专项更新,1100个小区精品提升。不少居民表示:扔垃圾有了新体验,对垃圾分类的认同感和感受度也随之提高。

本次活动将持续至本周日晚上。

来源:看看新闻Knew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