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5岁的孟羽童,愣是没掉到坑里,反而让董明珠的“套路”变成自己的流量助攻……
两年没联系,突然请吃饭?
表面上是直播,背地里全是算计。
董明珠这一招,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简单”!
25岁的孟羽童,愣是没掉到坑里,反而让董明珠的“套路”变成自己的流量助攻……
吃饭是假,搞事情是真!
2021年,孟羽童因综艺《初入职场的我们》被董明珠高调选中,一度被称为“第二个董明珠”。
然而,2023年她的离职却引发了一场舆论风暴。
董明珠公开指责她“借格力当网红”“多次旷工接私活”。
甚至称“只想着挣钱的人与行尸走肉无异”。
而孟羽童则坚持“个人职业规划”的离职理由,双方各执一词。
两年过去了,董明珠和孟羽童这对“前师徒”,关系一直挺僵。
去年董大姐还说锐评孟羽童,结果今年520,突然发微信喊吃饭?
果然,饭还没吃几口,直播就安排上了。
更绝的是,董明珠一上来就翻旧账,她的“坦白局”直接推翻了孟羽童的叙事。
“当年是他犯了错,我让他走的。”直接大连孟羽童两年前说的职业规划。
“离开格力是他最大的损失。”暗戳戳的嘲讽小姑娘当网红没前途。
“你想回来?我可以破例。”听着是给机会,实则是道德绑架。
彰显自己的宽容,暗示孟羽童需感恩戴德,重回格力体系。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换个人可能当场就懵了,可孟羽童呢?
要不然这钱活该人家挣呢?心理素质贼好,抗压极强。
全程微笑,面不改色,不接茬、不反驳,就静静的看着董大姐表演。
网友都乐了:这哪是吃饭聊天啊,分明是“职场PUA”!
面对董明珠的连环“挖坑”,孟羽童的应对堪称教科书级别……
董明珠的算盘打的响:要么你就认怂回来上班,要么就坐实你“忘恩负义”的人设。
可她没想到,孟雨彤早就不是当初的职场小白了。
当董大姐抛出“回归格力”的诱饵时,孟羽童轻飘飘一句:
“我会常回来给格力产品代言,让大家知道格力有多好!”
翻译过来就是:“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但带货可以找我,价格好商量。”
这一招,简直绝了!给足了面子,不提旧怨,还主动说要帮格力宣传。
还守住来底线,明确拒绝“员工”身份,只谈“合作”。
又赚足来一波流量,这话一说,网友全站她这边:“小姑娘情商高啊!”
这一回合的胜负已分!
董明珠想“收编”,她需要孟羽童的年轻流量为格力输血,但更希望将其重新纳入格力管理体系。
孟羽童要“自由”,她的自媒体年收入已超千万,单条广告报价几十万,远高于格力薪资。
与其回去受制于人,不如保持“盟友”关系,互利共赢。
难怪评论区炸锅:
“董大姐画大饼,梦雨彤直接要现钱,高下立判!”
“赚钱不跌人,人家凭本事吃饭,凭什么你道德绑架!”
别看董明珠嘴上硬,其实这场直播,格力才是真正“求人”的那一方。
格力近年来陷入的困境是有目共睹的。
空调卖不动了,多元化搞了这么多年,手机、新能源都没起色。
董明珠自己直播带货,效果一般,年轻人根本不买账。
孟羽童呢?几百万粉丝,随便一条广告的钱抵得上在格力干几个月了,带货能力杠杠的。
所以,董明珠这波操作,说白了就是想“白嫖”孟羽童的流量。
可惜,小姑娘早就看透了:
回去上班工资还没她一条广告赚得多,还得天天被管着。
合作带货可以啊,但得按市场价来,别想用“感情牌”压价。
网友总结到位:“董大姐想用'格力接班人'的虚名拴住人家,可人家早就不吃这套了!”
董明珠的旧思维,“平台大于个人”,离开了格力,你什么都不是。
现在职场上早就不吃这一套了,孟羽童的新逻辑符合当下年轻人的观点。
“我的流量就是我的资本”,隔离给我平台,但我靠自己挣到了粉丝。
“合作可以,绑定免谈”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制作互利共赢的事。
所以,孟羽童的应对堪称当代职场教科书:
不撕破脸,但绝不当软柿子,你要流量,我要赚钱,咱们谈生意,别谈感情!
这场大戏,还没完!
董明珠和孟羽童,以后肯定还会“合体”。
毕竟格力的流量焦虑不会消失,孟羽童的商业价值也还在涨。
但下次直播,董大姐可能得换个套路了。
因为现在的孟羽童,早就不是那个会被“职场PUA”唬住的小姑娘了。
最后送董大姐一句网友神评论:“时代变了,现在的小姑娘,不好骗了啊!”
参考信息源:
[1].官方媒体:第一财经 2025-05-24《再次“合体直播”,董明珠称孟羽童离开时“犯了很大的错”》
[2].官方媒体:中国新闻网 2025-05-24《再次见面,董明珠当面批评孟羽童》
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来源:夕颜TALK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