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紧接着戴尔被爆两年裁了2.55万人,通讯大厂思科、诺基亚传出裁员2000人、8000人,国内的AI领域头部玩家海康威视、商汤科技也传出裁员数千人的消息……
来源|智谷趋势Trend
作者|知远
一场全球科技大厂裁员潮,正汹涌而来——
4月特斯拉宣布全球裁员超10%,按去年总人数来算,也最少有1.4万人要被裁;
8月英特尔宣布全球裁员1.5万人,相当于总员工的15%,并要求在年底前完成;
紧接着戴尔被爆两年裁了2.55万人,通讯大厂思科、诺基亚传出裁员2000人、8000人,国内的AI领域头部玩家海康威视、商汤科技也传出裁员数千人的消息……
据裁员追踪机构 Layoffs.fyi提供的数据,截至12月2日,2024年全球科技公司至少裁员了14.9万人。
为什么科技大厂扎堆在今年裁员?
除开经济环境影响外,还有一个令人忽视的因素,就是老板们,找到了更好的“牛马”——AI。
LinkedIn最新数据显示,工资六位数的就业市场正面临“白领衰退”潮:
IT 招聘人数下降了 27%
质量保证职位下降了 32%
产品管理下降了 23%
项目管理下降了 25%
曾经被认为最抗衰退的工程师职位也下降了 26%
一场来势汹汹的AI替代人工潮,正席卷各行各业,令人意外的是,曾经骄傲地坐在写字楼里码字的白领们,首当其冲。
而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报告预测,这场替代大潮,很大一部分将在2030年前完成。
留给普通人的窗口期,可能只剩5年了。
最近,外媒一则消息令白领们感到饭碗不保,在eBay工作了13年,还干到前董事的乔恩·巴赫,今年1月,被解雇了。更糟糕的是,离职后的求职之路,异常崎岖。
在申请了1个、2个、10个、50个、135个职位后,巴赫只收到2次回电,且没有任何录用通知。
“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经验丰富的巴赫迷茫了。
更令人沮丧的事情发生,LinkedIn最新数据显示,工资六位数的就业市场正面临“白领衰退”潮。外媒形容,“在硅谷,无论经济形势如何,削减这些职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但事情,就是实实在在地发生了,而让他们退出舞台的,不是一句简单的经济不行、业绩不好,还有码农们曾经薅秃头发打造出来的产品:ChatGPT 等人工智能工具。
码农们不会想到,自己可能“死”在自己的产品手下。而曾经那些营销它、宣传它的人,也没有例外,像巴赫这样的人,正越来越多。
比如今年刚开年,全球最大的外语学习社区“多邻国”,正值历史发展最好时期,营收和股价都处于历史高点。
在这样的关头,却被爆出裁掉了几千名合同工翻译,转头,用上了AI替代。
一位在多邻国工作了 5 年的员工在网上分享:“团队本来有四名核心成员,两人被解雇了,剩下的两个人只负责审查人工智能内容”。
IBM,这两年也是裁员不断。不仅裁员,还暂停了招聘,其首席执行官 Arvind Krishna表示,要用人工智能取代8000个岗位工作。
一句不算好听的话,却揭露了一个现实:AI替代人,最主要还是成本问题,它更便宜、更高效,老板们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只是突然被替代的白领们,彻底慌了。
这场AI取代人工潮,冲击面究竟有多广?哪些行业首当其冲?
第一个问题,高盛给出的答案是,3亿人。
今年3月,高盛研究指出,当前美国大约有2/3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AI自动化的威胁,就目前而言,AI已经有能力取代1/4的工作,全球范围内,生成式AI可能让3亿个全职工作岗位面临“自动化”。
麦肯锡旗下AI公司QuantumBlack 的高级合伙人兼全球负责人亚历山大·苏哈列夫斯基更加“悲观”,他指出,未来将有70%的工作被淘汰。
在这场无法避免的潮流中,一些职业已经岌岌可危,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指出,受生成式AI影响最大的前十大职业分别是:
1、客户服务与销售
2、秘书与行政助理
3、IT与软件工程师
4、网页与数字界面设计师
5、写作者、编辑、作家
6、会计与审计员
7、口译与笔译员
8、法律专业人士
9、新闻分析师、记者与新闻工作者
10、财务分析师
毫无疑问,受到冲击的以白领为主,而这场“自动化”潮,麦肯锡指出很大一部分可能在2030年前完成,即未来的5年之内。
也就是说,接下来的5年,大多数的白领都可能遭遇一场职场危机。到那会,35岁,不仅仅是程序员要跨过的坎,而成了更多人的宿命。
问题来了,为什么在AI时代,最受伤的,不是蓝领,而是白领呢?
早在去年,当人们对ChatGPT议论纷纷时,美国知名智库皮尤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就业趋势专家Rakesh Kochhar就表示:“人工智能与过去100多年来出现的技术不同,它的影响正在从工厂车间延伸到白领、高薪工人所在的办公场所。”
比尔·盖茨同样提到,白领工作比蓝领工作更早受到人工智能的替代。
背后,在于白领工作的性质——更数字化,也更有规律性。
比如白领工作通常涉及大量的数据处理、文档编制、信息分析等,这些工作会产生海量的数据,而数据又能被AI系统用来进一步训练推演,从而掌握其中规律。
相比之下,蓝领工作更多地依赖于实际操作、环境感知和即时反应,要求更加灵活,而很难被“标准化”。
比如外卖小哥能精准把握每个路口的路况,能在拥挤的人群中快速开辟一条道路,能一边提溜着外卖一边还能让小电驴平稳行驶,这种灵活力,AI很难替代。但是外卖平台坐在办公室里的客服人员就不一样了,说什么话,进行怎样的步骤,都能被标准化。
因此,AI专家李开复博士也提到:
在智力型工作中,电话销售、客户服务、招聘助理等弱社交、重复性明显的工作,容易被取代,而创意或决策型、强社交的工作不容易取代,譬如创业者、并购专家、社工等;
◎ 智力型工作被AI接管的二维图,创意或决策型、强社交的工作不容易取代
在劳动力型工作中,洗碗工、快餐店服务员、拣货员等弱社交、高机械性的工作容易被取代,而强社交、高灵活性的工作不容易被取代,比如敬老院陪护、运动康复师等。
◎ 劳力型工作被AI接管的二维图,强社交、高灵活性的工作不容易被AI取代
如此来看,担心自己饭碗不保的白领们,如果不想或者没有当老板、艺术家的命,那么学一门手艺,成为一个灵活的蓝领工人或是强社交属性的工作人员,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
不过,在我看来,这依旧不是白领的最佳出路。
“先生,如果您拒绝拆除机器,我们将会造访,并摧毁它们。”
两百年前,一种被机器取代的恐慌,在传统纺织工人中蔓延。
白天,织袜工们聚集在英国诺丁汉市中心的广场上,声泪控诉;夜晚,得不到回应的他们,手挥大铁锤,一次次砸向时代的“新发明”——那个能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让这群学徒练习7年却功亏一篑的机器。
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卢德运动”。
今天,当AI取缔人工的现象越来越多,会爆发新一代的“卢德运动”吗?
大洋彼岸已经传来阵阵呼声:“是时候毁掉AI了”
“责备新技术几乎是人类历史上反复重演的桥段,因为只有技术不会还嘴。”微软研究院的南希·贝姆这句话的含金量,仍在上升。
然而,事实证明,两百年前,时代并没有因为工人的人呼声而停下脚步,那之后,英国成了“世界工厂”,并确立全球霸主的地位。
两百年后的今天,历史进程大概同样不会停下。
同样,如同我们无法忽视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繁荣时,我们也无法忽视AI带给人类的进步。
今年1月30日,清华大学发布全球首例无线微创脑机接口临床试验成果,一位脊髓损伤、四肢瘫痪14年的患者,在术后经过三个月的康复训练,已经可以在脑机和气动手套的帮助下,抓握起矿泉水瓶,靠自己的意念喝水。
◎ 首例患者通过无线微创脑机接口成功实现脑控抓握
图源:清华大学
几乎同时,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其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已完成首例人类大脑设备植入手术,接入者“恢复良好”。两个月后,Neuralink宣布,这名8年前因潜水事故导致脊髓损伤而四肢瘫痪的男子,已能通过意念操控鼠标,在线玩游戏、下象棋。
这样的成就,在过去难以想象,但如今人的“意念”已经可以被数字化处理,并传递指令。
既然势不可挡,那么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今年10月,在印度人工智能峰会上,AI教父黄仁勋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AI取代不了人 ,但不用AI的人将被用AI的人取代。
他说:“就是现在,在我们说话的时候,AI不可能做到我们所做的事情。根据我们所做的工作,AI可以把我们20%的工作做得好1000倍。对一些人来说,它甚至可以把50%的工作做好1000倍。但在任何工作中,AI都不能做到100%比人类好。”
黄仁勋提到,“真正的威胁不会是AI接管工作。更有可能的是,那些使用AI自动化20%的人会接管你的工作。”
因此,应对这场巨变的最好方式,打不过就加入,成为“时代前进”中的一员,而非那个“代价”。
来源:医学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