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养多肉总空盆?这些“夏必死”品种,新手真的别碰!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4 21:29 3

摘要:每年夏天一过,花友群里总有人晒出“空盆大赏”——曾经圆滚滚的桃蛋只剩几片枯叶,毛茸茸的熊童子蔫成“光杆司令”,连高价买来的乌木都黑腐到只剩盆。最近一篇“20种夏必死多肉清单”在圈里疯传,有人说“新手碰一个死一个”,也有人质疑“开挂区养啥都活”。这些“夏必死”背

每年夏天一过,花友群里总有人晒出“空盆大赏”——曾经圆滚滚的桃蛋只剩几片枯叶,毛茸茸的熊童子蔫成“光杆司令”,连高价买来的乌木都黑腐到只剩盆。最近一篇“20种夏必死多肉清单”在圈里疯传,有人说“新手碰一个死一个”,也有人质疑“开挂区养啥都活”。这些“夏必死”背后,到底藏着哪些养肉人不愿说的痛?

要理解“夏必死”的逻辑,得先看透夏天对多肉的“双重暴击”:一边是40℃+的高温像火烤,一边是梅雨季的潮湿像闷蒸。这对本就“怕热怕涝”的多肉来说,简直是地狱模式。

以清单里的熊童子为例,它叶片表面覆盖细密绒毛,看似可爱,实则是“吸热小能手”。夏天太阳一晒,绒毛间的温度能比普通多肉高3-5℃,稍不注意就会晒出焦斑,严重时整株化水。再看桃蛋、桃美人这类“胖娃娃”,它们靠叶片储水维持状态,但夏季高温会加速水分蒸发,新手常忍不住多浇水,结果根系泡在湿土里,3天就烂根黑腐。

更扎心的是“香气型”选手,比如劳尔、冰莓。它们叶片分泌的甜香在春秋是“治愈神器”,夏天却成了“招虫雷达”——蚜虫、蚧壳虫闻着味就来,啃食叶片后留下伤口,高温一烤,伤口迅速感染,整株枯萎。而静夜、小红衣这些“迷你款”更惨,它们根系细弱如发丝,夏天稍微积水就闷根,30℃以上的天气里,从黄叶到死亡可能只需要一周。

“为什么夏天这些多肉反而便宜?”有经验的花友早就看透——商家比谁都清楚它们难度夏。去年6月,杭州一位花商坦言:“5月进的熊童子,6月不卖掉,7月全烂在棚里,只能降价清仓。” 新手看到“买一送一”的促销,以为捡了漏,结果拿回家没俩月就空盆,钱花了还打击信心。

南方花友更冤。

比如广东、福建的肉友,夏天不仅要面对35℃+的高温,还有持续1个月的梅雨季。

去年7月,福州的王女士晒出露台:20盆罗宾、血罗,90%黑腐,“当时看直播说‘皮实好养’,结果全成了学费。” 而北方花友虽然温度稍低,但室内空调房通风差,蓝豆、乒乓福娘这类“喜通风”的品种,也会因为闷出“气根”,最后慢慢枯萎。

既然这些品种夏天难养,新手到底该怎么“避雷”?

其实关键就四个字:看天选肉,看地养护。

首先,非开挂区(即夏季高温超过30℃、湿度超70%的地区)新手,直接跳过清单里的20种。

可以选“夏型种”多肉过渡,比如火祭、唐印、黑法师,它们夏天反而长得快,对高温的耐受度能到38℃。

其次,买肉时间要挑对——秋天(9-10月)是黄金期,这时候气温回落,多肉进入生长期,发根快、适应力强,新手能有足够时间学习养护。

养护细节更要注意:夏天必须拉遮阳网(南方选黑色高密度,北方选白色透光),避开10点-16点的直射光;浇水要“看土不看天”,用牙签插土里,3厘米以下干了再浇,浇完立刻吹风扇通风;颗粒土比例提到70%以上,避免积水烂根。

说到底,“夏必死”不是品种的错,而是我们对自然规律的忽视。多肉本就来自干旱少雨的环境,夏天是它们的“休眠期”,需要的是“少打扰”而非“过度关爱”。那些在开挂区(如云南、山东威海)把“夏必死”养得爆盆的花友,不是有什么“秘诀”,不过是尊重了“控水、遮阳、通风”的基本法则。

今年夏天,如果你刚入肉坑,不妨先从“普货”练手——白牡丹、胧月、玉坠,这些“皮实款”能陪你度过新手期,积累经验后再挑战“贵货”。毕竟养肉的快乐,从来不是“养死多少盆”,而是“看着它从一片叶子,慢慢长成你心中的模样”。

下次再看到“夏必死”清单,别急着叹气——它不是劝退,而是提醒我们:养肉要“顺势而为”,和植物一起,把每个夏天,都过成“生长的季节”。

来源:清泉甘露家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