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2岁少年近视度数猛涨,这个公益行动成关键 “守护者”!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4 22:05 2

摘要:两年前,上海12岁少年小宇因沉迷电子设备,近视度数从100度骤增至400度。心急如焚的家长带着孩子辗转求医,直到参与“慧眼看未来”少年儿童近视防控公益行动,通过系统的眼健康指导和科学用眼干预,小宇的近视发展才得到有效遏制。小宇正是上海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典型受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两年前,上海12岁少年小宇因沉迷电子设备,近视度数从100度骤增至400度。心急如焚的家长带着孩子辗转求医,直到参与“慧眼看未来”少年儿童近视防控公益行动,通过系统的眼健康指导和科学用眼干预,小宇的近视发展才得到有效遏制。小宇正是上海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典型受益者之一。

第四届“慧眼看未来”公益行动正是上海社会力量参与近视防控的生动实践。记者从5月24日召开的第五届EVO ICL眼内镜手术国际论坛上获悉,这个少年儿童近视防控公益行动正式启动,将创新推出“好书童享·为爱悦读”项目,将眼健康科普知识融入亲子阅读,打造“预防-筛查-干预”全链条防控体系。

最新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高达80.5%。《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大数据白皮书》显示,6岁儿童中45%已失去远视储备。近视防控亟待关口前移。

近年来,上海市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将其纳入健康上海行动的重要内容。市卫健委、教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通过建立学生视力健康电子档案、推进校园视觉环境改造、加强校医队伍建设等举措,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家校联动的防控网络。数据显示,2024年中小学生近视率较2023年同期下降0.9%,但高度近视率仍达11.2%,近视防控任重而道远。

“近视就一定要配眼镜吗?”“戴眼镜近视度数会不会加得更快?”“近视不要紧,还可以做手术啊?”“戴眼镜影响颜值、影响自信,孩子能晚点戴眼镜吗?”这些在眼科门诊出现的高频问题,反映出一个现象:虽然近视很普遍,但大众对于近视的认识仍然有限,甚至还存在不少误区。活动现场,上海市儿童基金会携手上海爱尔医院的2025第四届“慧眼看未来”少年儿童近视防控公益行动正式启动。上海市儿童基金会副理事长余伟星表示:“我们不仅要传播知识,更要通过‘政府-医院-家庭-学校’联动网络,让近视防控成为全民行动。”据介绍,新推出的“好书童享·为爱悦读”项目,计划联合全市50所中小学,通过阅读打卡、科普绘本漂流等形式,让近视防控知识融入校园生活。

据悉,四年来,该项目已举办200余场科普活动,服务超1900个家庭,为5000多名儿童建立动态眼健康档案,与政府主导的防控体系形成有力互补。

暑期即将来临,少年儿童的视力问题又将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之一。“一旦发现孩子有眼睛相关的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就诊检查视力,及早为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记录孩子屈光发育情况,1年至少2次,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如果孩子已经近视,要去正规的眼科医疗机构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控制,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采访中,专家告诉记者。

不过,专家们也一致表示,除医院、学校外,家庭是近视防控的另一个“主战场”。调查显示,学生在校和在家的用眼行为和视觉环境差异,发现孩子在家的用眼习惯和视觉环境更差。

针对这一情况,专家呼吁,家长要改变“重治轻防”观念,有意识地限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6岁以下儿童应避免接触使用电子产品。“此外,还要关注家庭室内照明状况,及时纠正孩子不良姿势、不良用眼行为,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用眼卫生习惯,积极引导孩子坚持户外活动,保障孩子充足睡眠与科学饮食。”

来源:青年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