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魔改视频”流行 别把毒流量当“二创”

摘要:《甄嬛传》变身“枪战片”,《红楼梦》改成“武打戏”,孙悟空骑着摩托车扬长而去……越来越多网络平台出现AI爆改经典影视剧的短视频,让人直呼视频“下料太猛”。近日,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发布《管理提示(AI魔改)》(以下简称《管理提示》)回应此类“AI魔改视频”,并提

《甄嬛传》变身“枪战片”,《红楼梦》改成“武打戏”,孙悟空骑着摩托车扬长而去……越来越多网络平台出现AI爆改经典影视剧的短视频,让人直呼视频“下料太猛”。近日,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发布《管理提示(AI魔改)》(以下简称《管理提示》)回应此类“AI魔改视频”,并提出具体管理要求,进一步引起公众对于AI“二创”视频边界的讨论。

从视频创作的角度来看,AI视频生成工具或软件提供模型,能够为视频创作者提供相关脚本、视频的模板和案例,并依赖深度学习进行智能生成,有助于简化视频原创或“二创”的流程,帮助视频创作者降低成本、提高制作效率,节省时间与精力,为其提供更多的创作空间和自由度。然而,在不少“AI魔改视频”中,《西游记》中女儿国国王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唐僧竟然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骂王朗“厚颜无耻”的经典场面,变成了诸葛亮举起一把手枪,喝红酒、打手机;《红楼梦》里上一秒还在抹泪的林黛玉,下一秒就化身拳击手和贾宝玉对打。这类视频乍看起来剧情连贯,毫无破绽,“整活”的同时让人感到新奇和搞笑,但细看过度夸张,只顾追求吸引人眼球的效果,损害了原著的文化价值和创作初心,与其精神内核相悖,实则为毒流量。

更引人担忧的是,“AI魔改视频”将经典影视剧中的人物塑造、名场景全部移植到新场景中,叙事细腻程度不足,毫无逻辑可言。这极有可能进一步传播错误价值观,让视频观众,特别是没有看过此类经典影视剧的年轻观众产生错误认识,影响其对原著的理解,使其习惯于“娱乐至上”信息接收方式,逐步丧失深度思考能力,早已超出了“二创”的界限,更多的是“毁童年”,使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变得模糊。同时,“AI魔改视频”对表演者本身的表演形象和作品情节造成歪曲,且未经著作权人授权使用,很可能涉及侵权,存在更多法律风险。

“玩梗”无妨,但应把握好度。《管理提示》出手监管“AI魔改视频”,要求严格落实生成式人工智能内容审核要求,举一反三,对各自平台开发的大模型或AI特效功能等进行自查,对在平台上使用、传播的各类相关技术产品严格准入和监看,对AI生成内容做出显著提示。为的就是保护原著的完整性、维护经典影视剧的尊严,尊重知识版权,让相关“赛道”更健康可持续发展。而要让AI“二创”视频在“脑洞大开”的基础上,真正体现原著内核,这既需要相关平台加强审核,维护良好的创作生态,更需要视频创造者真正怀揣诚意、尊重艺术,重视内容创作中的文化传承。 (晋钰佳)

本文来自【西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