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空调噪声扰民 邻居怒抢安装工具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5 07:46 2

摘要:报警的安装工人向民警介绍,他和工友到该小区进行空调安装。当外立面墙的打眼工作接近尾声时,一名居民突然闯入屋内,二话不说就拿走了安装工具。

近期气温持续攀升,空调安装也迎来了高峰。

然而,两名空调安装工却在干活时遭遇意外—— 他们的工具突然被小区居民拿走,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报警求助。

接到报警后,王村派出所民警迅速赶往长治路的这处小区展开调查。

报警的安装工人向民警介绍,他和工友到该小区进行空调安装。当外立面墙的打眼工作接近尾声时,一名居民突然闯入屋内,二话不说就拿走了安装工具。

没了工具,安装工作无法继续,这才选择报警。那么,居民为何要这么做?民警随即找到了这位住户了解情况。

该居民表示,并非反对邻居安装空调,但安装工人偏偏在中午大家午休时施工,产生的巨大噪声严重影响了休息。

更让她气愤的是,沟通后工人仍未停止作业,一气之下,她才拿走了工具。鉴于双方矛盾不大,民警当即展开调解工作。

最终,安装工人向居民致歉,并承诺尽快完成安装,减少对周边的干扰。居民接受了道歉,归还了工具,这场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值得注意的是,安装作业并非单纯的技术行为,更需遵循时间与空间的规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进行装修等活动,需限制作业时间,并采取措施减轻环境噪声污染。午间(12:00-14:30)属于噪声敏感时段,尤其在中高考等特殊时期,高噪音作业(如冲击钻)应严格禁止。

太原广播电视台法治事业部《并州之剑》栏目想和您说:

邻里纠纷背后,藏着城市生活的生存智慧与法治温度。

此次冲突中,居民维护安静生活的诉求合理,却因沟通不畅与情绪冲动,采取了“夺工具” 的过激方式;安装工人受制于工期压力,忽视了午休时段的噪音影响,本质上都是缺乏换位思考的体现。

幸运的是,民警的及时调解让双方回归理性,以道歉与谅解收场,这不仅是矛盾的化解,更是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存在,为居民权益筑起了法律屏障,但法律的生命力更在于践行。

对安装企业而言,建立“错峰施工” 机制、规范作业时间,既是社会责任,也是避免纠纷的务实之举;对普通居民来说,遇到问题时善用法律武器、通过物业或警方协商解决,远比 “以暴制暴” 更有效。

城市生活的和谐密码,从来不是冰冷的规则堆砌,而是在尊重法律底线的基础上,多一份设身处地的体谅,多一些主动沟通的耐心。

唯有让法治精神与人文关怀交织,才能真正消弭邻里间的“噪音隔阂”,让每一扇窗户背后,都流淌着理解与包容的暖意。

声明: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法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