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打工人深夜向智能音箱吐槽公司,青少年借AI助手缓解学业焦虑;成年人与虚拟偶像成婚,老人将护理机器人当成亲人……技术正重塑亲密关系,但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关系5.0:
技术如何重新塑造我们的亲密关系
基本信息
作者:[以]伊利亚金·奇斯列夫
译者:孙涵晓
出版社: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2025-4
打工人深夜向智能音箱吐槽公司,青少年借AI助手缓解学业焦虑;成年人与虚拟偶像成婚,老人将护理机器人当成亲人……技术正重塑亲密关系,但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社会学家伊利亚金・奇斯列夫在《关系5.0》中,融合社会学、神经科学与伦理学视角,剖析其中缘由。从原始部落的协作求生,到农耕时代家族共生、工业社会核心家庭兴起,再到信息时代单身社会凸显,亲密关系从关系1.0跨越至关系4.0。当下,单身社会与人工智能碰撞,引领我们步入 “人机共生” 的关系5.0时代。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突破,使机器从工具变为 “灵魂伴侣”,它们能准确地学习人类的情感模式,为不同人群提供帮助。然而,科技向来是把双刃剑。人类对机器产生过度依赖,势必会导致社交能力退化,以及人的机器化和对人的物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伦理问题等深层社会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
奇斯列夫指出,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并不是技术层面的,而是道德和教育层面的。毕竟,我们应该害怕的不是机器人,而是我们自己。 本书是一部极具前瞻性的未来生存指南,指导我们在技术的汹涌浪潮中,如何坚守人性的光辉,让科技为我们所用。
作者介绍
伊利亚金•奇斯列夫,知名社会学家、作家,享有盛誉的美国国务院富布赖特奖学金和富布赖特杰出学者奖获得者。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博士,拥有咨询学、公共政策和社会学三个硕士学位。现为希伯来大学公共政策学院荣誉项目(Honors Program)负责人,专攻技术和人口研究。
译者孙涵晓,英文图书译者,翻译硕士。
目录
推荐序 关系5.0时代,警惕人的机器化
刘永谋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
中文版序 技术革命中的情感重构与文明跨越
引 言 关系5.0时代,当机器成为你的另一半
第一部分 从关系1.0到关系4.0, 我们如何从多角关系走入单身社会
第1章 关系1.0,更随意、流动性更强的多角关系
人类通过语言开创了“文化”
平等主义使人成为人
跨部落通婚与控制生育并存
一夫一妻制理论面临的挑战
多角关系,由社会需求驱动的亲密关系形式
两性关系的基础:基因选择和避免近亲繁殖
第2章 关系2.0,多代同堂的“家”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农业科技发展,人类开始定居务农
财富积累和财产所有权出现,人类不再相对平等
关系2.0,“家”的出现
多代同堂,农业时代最理想的家庭结构
第3章 关系3.0,核心家庭日渐重要
知识的获取与传播革命
夫妻结合是感情驱动,而非经济考虑
工业城市的崛起,核心家庭出现
城市生活导致社会碎片化,人们变得更加个人主义
关系3.0,核心家庭成为远离城市工厂的避风港
第4章 关系4.0,单身社会到来
信息时代崛起,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电话缔造了
数字化世界
信息时代的思维模式使人们拥抱个人主义价值观
关系4.0,抛弃家庭生活、传统主义和长期承诺
第二部分关系5.0,三场革命重塑赛博恋人
第5章 解密关系,拥抱“人造情感”
亲密关系的组成要素:受教育程度、年龄、家庭......
接纳、拥抱三场革命
技术早已在通过“人造情感”塑造我们的情感
第6章 认知革命,人工智能产品越来越像人
科技如何模仿人类大脑?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的发展
人工智能在模仿人类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
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人工智能日新月异的变革进程
与人工智能对话,行业追求的目标是“忘记它不是人类”
人工智能正确解读人类情绪的能力快速提升
暂停我们内心“人工智能只是一个机器”的质疑
接纳、拥抱认知革命,人工智能还需要争取更多的信任
第7章 感官革命,扩展现实让你身临其境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扩展现实
技术的兴起
扩展现实技术的发展,将来会有成百上千的元宇宙
问题的关键是提高人们的接受度
扩展现实将激发人们的真情实感
虚拟关系与现实关系同样有益
接纳、拥抱感官革命,关键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第8章 机器人革命,人形机器人让你愿意把它当成另一半
“恐怖谷理论”,与人类过于相似反而引起最强烈的
负面反应
机器人如何变得更像人类
机器人已经可以模拟人类的触感和拥抱
当机器人可以展现出肢体动作与面部表情
机器人扮演家庭成员的能力越来越强
与机器人共情
机器人的“情商”
机器人、性爱与亲密感
接纳、拥抱实体机器人革命
第9章 人类如何自处?我们真正应该害怕的不是机器人,而是自己
如何实现人造生物的多样性
在隐私威胁和精神需求之间寻找平衡
我们应该放大的是人类的良知
结语 人机关系的未来――爱的意义将由机器复制
致谢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