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要问,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尽管改革开放多年,实行全省统一核算的政策还是没有变,盈利归省公司,徐淳铣自己工资才40多元,盈利又交了省公司,但是他为什么激情还那么高,老是拼死拼活到处跑,到处去“捞钱”,到底图的是什么?
独出心裁药交会
有人要问,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尽管改革开放多年,实行全省统一核算的政策还是没有变,盈利归省公司,徐淳铣自己工资才40多元,盈利又交了省公司,但是他为什么激情还那么高,老是拼死拼活到处跑,到处去“捞钱”,到底图的是什么?
徐淳铣的回答,除了解除群众缺医少药的痛苦,当然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尽可能多的为公司发展壮大着想,为公司员工福利着想。
原来,按照政策规定,盈利企业,赚了的钱除上交省公司,单位还可以留成15%。并且,作为盈利企业可以搞技改(没有盈利的企业享受不了这样的待遇)。正是因为有留成,1979年,资阳县中药材公司实现纯利86万多元,留成13万元,1980年公司实现纯利116万元,留成17万多元,1981年,中药材公司就在南街盖起资阳当时的第一栋四楼一底的职工宿舍,共计两千多平方米,一扫公司没有职工住房的尴尬局面。
1981年,虽然受到百年未遇的大洪灾,资阳县城可以划船,中药材公司仓库大部分中药材被洪水淹没,但是当年还是盈利150多万元,于是又用留成的22.5万元,在城西征地20多亩,修建属于自己的仓库五千多平方米。1982年实现盈利180多万元,又用留成的27万元在中药仓库旁边修建中药饮片厂厂房六千多平方米。
连年进行基础建设,这在资阳县都是独一无二的“壮举”,受到资阳县委、县政府的重视。1982年医药局为了更好的发挥徐淳铣的作用,把中药材公司经理徐汉林调到资阳县医药公司当经理,提拔徐淳铣为中药材公司经理。
半年后,县委把徐淳铣作为县医药局局长、书记的后备人选,送到内江地委谢家坝党校学习。当时在地委党校参加培养的资阳县5个中青年人,除徐淳铣之外,其余四人都被提拔重用,李良明被提拔为县法院副院长,魏祥德提拔为丹山区委副书记,兰文辉提拔为伍皇区区长,袁忠文提拔为小院区委副书记。
1982年,徐淳铣(后排左二)参加内江地委党校学习与资阳全体学员合影
1982年,徐淳铣(前排左一)参加内江地委党校学习与资阳中青年学员合影
对于徐淳铣,县委、县政府决定任命他为医药局局长、党委书记,任命书都打印出来了,然而医药局一位副局长认为,论资排辈应该由他当局长,他一封举报信,举报徐淳铣伙同舅子王华君一起卖白酒到东北一家制药厂,从而终止了徐淳铣的任命。
后经组织查实,根本就没那回事。但是徐淳铣的任命却“时过境迁”而泡了汤。
徐淳铣未能担任医药局局长,不但没有灰心,反而更加努力工作,向县委提出要跨行业,跨地区经营。资阳县委、县政府也十分重视人才,决定采纳徐淳铣的建议,以充分发挥徐淳铣的才能。
1984年3月,县委、县府决定成立资阳中西药贸易中心,徐淳铣被任命为经理,同年12月7日,又成立资阳天府企业联合总公司(科局级企业),经营范围从原来的中西药扩大到农、林、牧、百货、五金、交电。企业联合总公司成立后,资阳县人民政府以资阳府发(1984)251号,任命徐淳铣为总经理。资阳县委组织部以资阳干发(1985)16号,任命徐淳铣为公司党支部书记。
经营范围的扩大,效益不断增加,吸引着不少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才纷纷加入到资阳天府企业联合总公司。资阳县不少区、乡的领导申请调到徐淳铣负责的企业,如祥符区副区长练照烈,伍隍区副区长李国常,老农乡书记王新华,乡长廖开贵,以及人民教师陈伯军、杨伟 、张宏、陈模英,林小秋以及普通工作人员,还有中药材系统泸州二级站的副经理李加国,合川县中药材公司副经理廖世明,威远县中药材公司的副经理张建朝,张建明,仁寿县中药公司业务股长赵树林,财会股长王志英,简阳中药材公司经理陈永福,副经理周子南,生产股长杨免武,纷纷加入不久徐淳铣负责的企业。职工从原来的60多人增加到400多人。
资阳县委做出决定,外来骨干人员三不要(不要户口、不要工资关系,不要党团关系),所有待遇由资阳天府企业联合总公司全部解决。
集结到徐淳铣(前排右二)“麾下”的部分精英合影
除了各路精英纷纷加入,徐淳铣担任总经理后,还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发动广大个体户与中药材公司做生意。个体户分布广泛,门路众多,他们为了挣钱,不怕苦不怕累,长途跋涉到偏僻的深山老林收购药材运到资阳卖给公司。
当时,很多人不敢接触个体户,怕产生受贿嫌疑,但是徐淳铣不怕。资阳、乐至、简阳、仁寿和省外广东、广西、安徽、河北,大约有五六十个个体户都与徐淳铣做生意,徐淳铣现在还记得的有仁寿姓廖的几弟兄,乐至的万祝烈,资阳的张巨文、杨子华、林兴明、李在兴、张树汉、河北的崔占结,广东的兰芳汉、广西的李宏,他们把全国各地的紧缺药材运到资阳来,换取徐淳铣库存的川芎、白芷、泽夕、黄连、枳壳等,取得了利益双赢的良好效果。
徐淳铣的生意经就是——遵循大购大销,别人不敢买的徐淳铣敢买,别人卖不出去的徐淳铣全包。
当然,敢买和全包也得讲究“规则”,做生意都是有条件的,你卖不出去的,我帮你推销,那肯定是要搭配紧缺东西予以交换,这叫互相“销包袱”,也就是你有库存不好销的“包袱”我帮你推销,我有库存“包袱”你也帮我推销,徐淳铣就靠这个生意经,做活了资阳县中药材公司的生意。
这种互相“销包袱的做法”,还受到中国药材公司经理张洪魁的赞许,张洪勉到资阳县考察后对省药材公司李智佰经理说:资阳中药材公司的生意做法,符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是国家、省市公司穿针引线人,值得大力宣传和推广。省药材公司计划科长蒋德福受省公司委托,特别授予资阳县中药材公司“穿针引线当红娘,搞好流通当闯将”美誉锦旗。
除了想出各种点子扩大经营面,提高经济效益,徐淳铣担任经理走上领导岗位后,有一半的时间在外从事业务活动,全部精力都用在事业上,照样的四处奔波,全国的大小型药交会他都会亲自参加。客户到公司,徐淳铣都会亲自接待谈判,四川、贵州、广东、上海、山东、天津、北京、陕西等土特产进出口公司(后改名为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徐淳铣每年至少四五次亲自上门去谈业务,每次一个星期。
按当时规定,出差不能坐飞机。但是,时间就是金钱,徐淳铣打破过去的规定,每次出差从成都出发——经贵阳——广州——上海——青岛——天津——北京再返回成都,来来往往一律乘飞机,每到一地都会签到数目可观的购销合同。
因为有当采购员的经验,每到一地,除了谈国内生意,同时还了解哪些公司有国外客户,这些国外客户需要什么、求购什么,只要那个公司没有,徐淳铣都会拍胸口说自己有,然后就想方设法组织货源,满足对方需要。
比如,他得知贵州、上海、四川三家外贸公司有日本客户向他们订购生半夏(麻芋子),而且需求量很大。徐淳铣一口答应说“资阳有货”,然后就向资阳公司其他领导和医药局领导提出,开展地毯式的方式收购西南、西北的生半夏,又采用电报、信函、墙报、传单等方式发布收购信息,并制订谁为公司联系收购一公斤半夏,就奖励谁二角钱,并派公司业务人员和供货个体户到南充、凉山、甘肃天水、云南昭通、贵州毕节等地传播收购信息,很快就满足了上述几家公司的外贸需求。
当然,对于那些公司里有库存需要低价卖出的东西,徐淳铣也会趁机“笑纳”,买回去加工后予以推销。
1984年,徐淳铣用这种方法以每公斤几元钱的价格收购十万多公斤生半夏,通过精加工,然后以15至30元的价格为贵州——上海——四川三省市外贸公司提供了精品半夏10多万公斤。这样一来,不仅盈利大,这些公司还返给徐淳铣不少外汇以及不少白叩、砂仁、乳香、没药、西红花、血竭、甲片、蛤蚧、大海、广角、天然牛黄等南药。
外贸公司返还给资阳中药材公司的外汇徐淳铣又通过山东和四川外贸进口美国红松优质木材几百立方和日本东芝、松下、日立彩电几百台。
那个年代不说进口彩电,就是国产福日电视机也不好买。几百台彩色电视机,在资阳人心里想都不敢想。徐淳铣将这些进口彩电分发给相关单位,受到不少单位特别赞许。尤其资阳县五金公司的经理,为了修建房屋拿不到钢材,求徐淳铣支援几台日产电视机去搞关系才满足了修房子所需的钢材。
那时候资阳县中药材公司的职工,没有房子的有了房子,还年年发福利,发加班费,公司效益好,职工有干劲,工作也十分努力,起早摸黑加班加点,没有一个人有怨言,人人笑容满面,个个有说有笑,上上下下都很开心。
徐淳铣日夜奔波,一门心思为公司作想,每次出差回到公司,只要还有一个小时,都要到公司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布置任务,出差回来从来没有休息过。岳父家离县城只有12公里,徐淳铣当上公司经理后,近二十年只去过两次,节假日、星期天照样为公司办事。两个儿女都上大学了,从来没有陪他们看过一场电影。
出差归来的徐淳铣风风火火与公司相关人员研究下步工作
1984年,一心为公司效益作想的徐淳铣,脑子里进一步捉摸,怎么样才能把资阳中药材公司的名声搞得更大,想来想去,一个极为大胆的设想渐渐地在他脑海里形成。
从担任药材采购员开始,徐淳铣走南闯北跑了许多地方,不仅结交了药材界的许多朋友,也参加了全国各地举办的药材交易会,全国性药交会如白泉药交会、樟树药交会,地方性药交会如青岛药交会、重庆药交会、武汉药交会、成都药交会、内江药交会等等,徐淳铣从来没有缺席。参加别人举办的药交会,徐淳铣不仅学到了许多东西,更看到了药交会的巨大商机。
因此,他萌生了在资阳举办药交会的想法。
自古以来有“不到百泉药不齐,不到樟树药不灵”的说法。也就是说,百泉和樟树这两个全国性“药交会”的地方,成了行业神往的胜地。
徐淳铣想,他也要在资阳举行药交会,要使资阳成为中药材行业“不到资阳心不干”的宝地!
但是,要在资阳这种县一级的地方举办药交会,全国都没有先例。其他各地举办药交会,最低级别都是地市级,更多的是省市级,一个小小的县级药材公司,居然想举办药交会,是不是有点“异想天开、自不量力”?
一个小县城,能有多大的吸引力,有多少人来参加?
再说,县级资阳,自身经济并不发达,举办药交会,搭展台、搞接待,既要物力又要人力,劳民伤财,展台搭起了,接待人员也安排了,万一没有人来参加,冷冷清清那才尴尬。
所以,徐淳铣提出自己的设想,热心支持的人却不多,原因就怕“没有人来”。
好在资阳县委、县政府领导有眼光,对徐淳铣的设想大加赞赏,认为徐淳铣的设想大胆而且可行,不妨开创“全国先河”,试着举办一次来看看,希望值不要抱那么高,效果好,以后就继续举办,效果不好,只当是一次体验。
县委县政府还大力支持,把由公司发“邀请函”提升为由县委县政府发函,体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
首届药交会主席台
1984年9月,第一个县级公司举办的全国性首次药交会在资阳县隆重举行。前来参加会议的有全国二十九个省市的部分药材站、药材公司、制药厂的代表,有天津、山东、陕西、上海、贵州、四川等省市土产进出口公司的科长和经理,陕西省药材公司经理,还有四川省、内江市医药局和省市药材公司的主要领导,新华社四川分社社长彭自香、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秦川,内江地区专员吉福昌,四川信息报总编肖文杰,四川经济日报陈主任,四川法制报朱晓武,阿坝县县长高富和,安岳县县委书记林文良,隆昌县县长卓善元,还有香港的药界外商共一千四百多人。
首届药交会开幕式会场
资阳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政府相关部门全力为大会服务。为了代表的人身财产安全,资阳县公安局派出一百多名警察和治安人员为会议服务。县委县政府从各单位抽调100位厨师由顶级名厨师制订用餐方案。抽调各机关单位100名工作人员为代表服务。四天的晚餐都是品偿国酒茅台(当时茅台每个县一年仅有几十瓶,会议用茅台酒由贵州省土产进出口公司提供400箱),大会还为参会代表每人准备了茅台酒一瓶和资阳特产“天府花生”、“临江寺豆瓣”等礼物。
首届药交会徐淳铣与上海土产进出口公司的叶祖德先生签订合同
会前会后,资阳县委县政府和兄弟单位支援小车二十多辆接送客人,会后把前来参会的香港药商,天津、山东、陕西、上海、贵州外贸的重点客户组织到世界旅游胜地“青城山”、“峨眉山”旅游观光。
首届药交会,资阳中药材公司共拿出白叩、砂仁、乳香、没药、甲片、通大海、血竭、广角、高丽人参、海马、天然牛黄等十多万公斤和蛤蚧十万对紧缺药材进行交流、展销,受到药界朋友的称赞。资阳中药材公司成交金额达到八百多万元(当时药价很低,甲片每公斤才10多元,大海每公斤才3.5元)。药交会获得巨大成功。
召开药交会时徐淳铣(中)与客商谈判(上、下图)
这次大会后,资阳中药材公司在全国的影响力大大提高,借此“东风”,徐淳铣又萌发更大的蓝图——在资阳设立“西部药都”,在城西征地200亩修建雁江药都大厦。
徐淳铣的设想立即得到内江地区和资阳县委县政府领导关心和支持,县委书记黄道华专门组织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专题研究徐淳铣提出的发展方案,组织政府办公室、计委、经委抽调主要领导和专家组成“雁江药都大厦”的建设方案和平面设计图,选址在城西用地200亩。并安排前计委主任张云武和计委廖尔康、魏永发、彭美强、朱世渊、李长金、吕明等负责大厦的设计、施工等工作。
1985年3月,徐淳铣又按既定计划,积极筹备举行第二届全国药交会。因为首届药交会的成功举办,业内已有很大的影响;这次药交会,报名的代表达到2500多人,当时徐淳铣计划为每位参会代表送一套毛料服装,布料都买回来了,正遇当年中纪委加强廉政建设的精神发布,所以布料买回来又削价处理给县百货公司。
药交会期间,徐淳铣(左)向来自香港的药商介绍公司可供中药材品种
虽然不能给参会客人送礼,但是为了表达对参会客人的关心,徐淳铣从四川华西医院联系运来最精密体检设备,请来数名医学专家给每位客人进行健康检查。结果有三位代表已患癌症,徐淳铣将此结果告诉本人的公司,使其早日得到了治疗。
药交会期间,徐淳铣(右)与来自贵州和四川土产进出口公司的杨德光(中)经理、林玉华(左)经理合影
这次药交会同样取得巨大的收获。不仅成交金额超过前次,贵州、山东土产进出口公司和部分药材站、司还乐意赞助资阳钢材、水泥和资金,支持徐淳铣修建西部雁江药都。
徐淳铣(中)与上海医药保健进出口公司的同志进行业务谈判
1985年7月1日,在资阳县委召开的优秀党员表彰大会上,资阳县委向徐淳铣颁发了优秀共产党员的证书。
这也是从1981年以来,徐淳铣连续第五次被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撰文/杜先福
来源:妙笔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