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徽新闻联播》消息,5月24日上午,省委书记梁言顺赴铜陵经开区调研并主持召开以案示警、促改促治座谈会,要求深刻汲取教训,运用“解剖麻雀”的方法,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分析检视铜陵经开区6任“一把手”由风及腐的演化历程,分析检视开发区管理制度机制上的漏洞和执行上的
据红星新闻报道,《安徽新闻联播》消息,5月24日上午,省委书记梁言顺赴铜陵经开区调研并主持召开以案示警、促改促治座谈会,要求深刻汲取教训,运用“解剖麻雀”的方法,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分析检视铜陵经开区6任“一把手”由风及腐的演化历程,分析检视开发区管理制度机制上的漏洞和执行上的短板,分析检视开发区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据报道,2017年以来,铜陵经开区连续6任“一把手”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处,性质十分严重,教训十分深刻。
虽然6任“一把手”任职时间是从2009年到2024年,时间跨度为15年,但是,被查时间则是从2017年7月到2024年11月,只有7年半不到的时间。也就是说,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就有曾经的经开区“一把手”落马,速度之快、“效率”之高,令人咂舌。
问题来了,一个并不是规模很大、企业很多、实力很强的经济开发区,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严重的腐败现象呢?到底是开发区的土壤出现了问题,还是种子出现了问题呢?要知道,一名领导干部的腐败,并不是突然发生的,绝大多数都是逐渐形成的。也就是说,有的可能是到一个新的岗位后,受到新岗位环境的影响走上腐败之路的,有的可能原本就是一粒坏种子,只是到了腐败的土壤之后,生长得更快了,腐得也更严重了。
很显然,对铜陵经开区来说,连续6任“一把手”落马,可能不只是召开一次警示大会就有用,还必须对每一位落马的“一把手”腐败的过程进行全面解剖。譬如2011年至2012年任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纪工委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的刘其鹿,担任开发区“一把手”仅仅一年时间,加上此前担任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的时间,也就不到3年,其腐败问题到底发生在哪里?而且,他还一直兼任纪委书记,就很值得剖析。
又如2020年至2021年任铜陵市委常委、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的黄化锋,在经开区的时间只有短短的11个月,此前则是铜陵市政府的副市长,其腐败问题到底是发生在经开区呢,还是其他领导岗位,需要分清楚。
此外,崔玉奇和古劲松在经开区的任职时间,也都只有短短的两年。真正任职时间比较长的,是王毅军和都述奇,皆四年时间,在经开区领导岗位上出现问题的概率会比较大。其他的,更有可能是带病提拔或安排,是种子存在问题,再加上经开区的土壤存在问题,从而使坏种子播到了坏土壤上后,腐败一发而不可收。
这也意味着,当地党委、政府面对经开区这块存在严重问题的土壤,始终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而是听之任之,没有很好地对开发区的土壤进行整治和施药。同时,对选派和安排到经开区的干部,也没有经过认真挑选、认真审查,没有把种子选好,结果,造成了经开区的腐败问题更加严重,官场生态更差,土壤更坏。
这也意味着,对铜陵经开区出现的腐败问题,不能就经开区谈经开区,不能就腐败谈腐败,而要跳出经开区,上升到干部的选拔使用和对腐败问题的“零容忍”方面。一方面,要查一查,这些干部都是谁用的,谁选的,谁提名的,为什么会出现带病提拔或安排现象,相关部门有没有尽到考察、监督、审查之职;另一方面,对经开区出现的腐败问题,有没有认真深入地调查、分析和解剖过,有没有深挖问题的根源,有没有找到病根。这一切,当地党委、政府、纪检监察、组织部门都是有一定责任的,也是需要反思的。至少,没有能够把土壤整治好,没有把官场生态维护好。
来源:谭浩俊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