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街坊张大爷常说:“你看那闷葫芦,多半是福窝里长大的;碎嘴子叽喳的,准保日子过得鸡飞狗跳。”这话听起来粗俗,道理却不浅,跟《易经》里说的“吉人辞寡”正好对上。我们从小就知道“祸从口出”,但年轻时谁肯信这个?总觉得能说会道才是本事。直到四五十岁,吃了几次亏才明白—
街坊张大爷常说:“你看那闷葫芦,多半是福窝里长大的;碎嘴子叽喳的,准保日子过得鸡飞狗跳。”这话听起来粗俗,道理却不浅,跟《易经》里说的“吉人辞寡”正好对上。我们从小就知道“祸从口出”,但年轻时谁肯信这个?总觉得能说会道才是本事。直到四五十岁,吃了几次亏才明白——话太多的人,十个有九个要栽跟头。
上个月菜市场老刘家就闹了笑话。他家闺女考上重点大学本来是件喜事,老刘却天天举着录取通知书满市场转悠,逢人就说:“我家丫头将来当大官,你们现在可得搞好关系。”结果这话传到教育局,人家真派人来查,发现专业其实很冷门。牛皮吹破不说,还把闺女臊得不敢出门。这让我想起老家二婶常说的一句话:“话比屁轻,惹祸不轻。”就像腌酸菜的缸,封得严实才能出好味儿。
前年我们厂子竞标,小王和客户喝酒时不小心透露了技术参数,第二天对手公司的报价就比我们低两成。您说这嘴不把门,跟往街上撒钞票有什么区别?老话说得好,“水深流慢,贵人语迟”,不是没道理的。您看银行运钞车的保安,哪个不是嘴闭得比保险柜还严实?
早些年胡同口修车的老孙头,整天蹲在摊上不吭声。有回一辆奔驰车坏了,4S店技师折腾半天也没修好,老孙叼着烟卷过去,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后来才知道,人家以前是军工机械厂的八级技工。这让我想起明朝首辅张居正。当年严嵩当权时,满朝文武都在站队表忠心,只有他天天装病在家种菜。等严嵩倒台后,人家十年间把赋税、漕运、边防都整顿了一遍。史书上说他“言不过三句,句句断金石”。反观现在直播间里那些“家人们”,喊得越响的越爱卖假货。就像村口老槐树,枝桠张狂的早就被雷劈了,沉稳的才能活上百年。
我三舅姥爷活到九十九,临终前告诉我秘诀:“年轻学闭嘴,老来耳根静。”老爷子当了一辈子中医,问诊时永远是病人说十句他才回一句。可他那双手一搭脉,比X光机还准。庙里和尚打坐参禅要禁语,咱们老百姓过日子也得学会“话茬子断舍离”。少扯张家长李家短,省下的唾沫星子能浇两盆君子兰。前楼王姐自从戒了八卦,脸上的黄褐斑都淡了——您说这是不是“口德养颜”?有次看见公园老大爷们下棋,真正的高手都像泥菩萨似的坐着不动。倒是那些嚷嚷不停地说别人“车别马腿”的,几步之内就被将军了。
最后说个真事儿。我表弟当销售那会儿,见客户就像机关枪一样噼里啪啦说个不停。有回遇见个大客户,他照旧嘚吧了半天,人家抬屁股就要走。经理老陈过来递了杯茶,只问了三句话:“您老家哪的?孩子上几年级?最近睡得好么?”第二天合同就签了。您瞧,话不在多,关键是要说到人心窝子里去。就像老辈儿抽的旱烟袋,别看火星子小,闷着劲儿才能咂摸出香。
所以说啊,这“贵人话迟”的理儿,说到底修的是口德,养的是心性。管住舌头上的热闹,才能守住命里的福分。
来源:胖嘟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