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殿礼:《槐花飘香》(小说)选载12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5 09:04 2

摘要:“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秘史是一条不死的鱼”。收到老战友张殿礼寄来的长篇小说《槐花飘香》,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展现在眼前,皖北农村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由弱变强、由穷到富的壮丽诗篇在耳边回响。征得老战友同意,本平台将选载部分章节,让读者从中领略跨越世纪的

编者按:“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秘史是一条不死的鱼”。收到老战友张殿礼寄来的长篇小说《槐花飘香》,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展现在眼前,皖北农村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由弱变强、由穷到富的壮丽诗篇在耳边回响。征得老战友同意,本平台将选载部分章节,让读者从中领略跨越世纪的人间百态。(文中标题为编者所加)

第十二章 麻五其人

麻五的堂弟叫小六子,是潘氏家族把他们这一辈人按出生先后起的名字,显然麻五就是潘五,小六子就是潘六,家人和村人习惯把姓氏省掉,叫成了麻五和小六子。小六子从小就是胖墩,长大了还是老样子,一点也不见瘦,且身高与体重总是成正比地增长。俗话说,十胖九憨,这话放在小六子身上就不灵了,人称“猴子”,就是猴精的那种猴子。在小六子长到四五岁的时候,大人有解不开的疙瘩,只要他一张口准会迎刃而解,尤其擅长猜谜语,只要谁能说出谜面,他就能一口叨出谜底。

小六子的智商很高,很可能有遗传因素,因为他父亲也就是麻五的叔叔,在村里是个有名的小精人,心计很深,点子特多,都说他的眉毛随便拔下来一根都能当小响吹!他除了盘算自家的一亩三分地种啥多收粮食多赚钱财之外,农闲时节就挑个货郎担子游走四方,小日子过得虽不如财主,但也有几分殷实。

小六子打小就调皮,五岁的时候他把打谷场的碾子推到一个下坡路口,自己跳上去。碾子顺坡下滑的时候,他没站稳,一下子从碾子上摔了下来,要是从后面摔下来还不碍大事,偏偏从急速滚动的碾子上摔到了前面,好在没有碾到他的头颅等要害部位,只是把左脚踝骨碾碎了。那时候医疗条件不是很好,尽管治疗及时,到头来还是落个跛脚,走路一踮一踮的,从此村人再也没叫过他小六子,而是叫他踮脚子。脚跛除了干农活有点不方便,并不影响他聪明伶俐高智商的发挥。他自幼受到父亲经商之道的熏陶,八九岁就跟随父亲天南地北地跑生意,因为总是倒卖些针头线脑的小玩意儿,腿跑细了也没赚到几个钱。稍微长大后,就自己单干,为此父子俩大吵了几回。最后父子二人约定,三年后如若没有父亲挣的钱多,他还要回到父亲身边跟着父亲干,如若挣的钱比父亲多,父亲就得当着全村人的面喊他三声爹。

踮脚子做生意不固定,啥紧缺就卖啥,村人急需啥就倒卖啥。譬如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那阵子,到处缺耕地的牲口,他就跑到上千里地的养牛大县柔和城贩来了好几头黄牛,一下子就赚了几百块,那时候几百块可不得了。再譬如次年四邻八庄的梨树杏树桃树等果树突然大面积生了害虫,眼看新长出的嫩叶子被害虫啃咬得千疮百孔,一旦树叶被啃秃,果树连一个果毛也结不出来。踮脚子跑了好几个县城买来一架车子农药,赚了果农的钱不说,还落了个积德行善的好名声。就说1958年大炼钢铁吧,各村各公社一哄而上,由于原料杂质多,烧柴火力达不到,技术指导不力,炼出的都是一坨一坨的铁疙瘩,多数不合格,很大一部分往上交不掉,各大队、各公社都把铁疙瘩扔到旮旯里不管不问了。风头一过,这一坨一坨的铁疙瘩就成了碍手碍脚的废物。一开始各家各户凡是沾铁的锅碗瓢盆,包括生产队里很多农具,都投入了炼钢炉子。当时人们头脑发热,谁也没有想那么多,事后发现犁耙镰刀铲子铁锹严重缺乏,极大地影响了生产。再就是到了年底,集体食堂开办得越来越差,吃不饱吃不好,就想自己起个小伙,隔三差五地改善一下生活,可是缺少炊具也没办法呀!有的就跑到百里之外的亲友家找来几件炊具,弄点米面在家里做点小吃解解馋,生产队也是睁只眼闭只眼不管不问。但那毕竟是少数,缺少炊具的还是占大多数。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赚钱机会,别人想不到,踮脚子早就瞅准了。他跑遍了所有公社,甚至县里,用些小恩小惠,无非是几包劣质香烟,几瓶红芋片子烧酒,就把成千上万斤的生铁疙瘩拉到自己家里,堆成了小山。开始村人并不知道踮脚子倒弄这些铁疙瘩干啥用,围着“铁山”瞎琢磨,琢磨来琢磨去也没琢磨出啥名堂,就问他。踮脚子只是“嘿嘿”地笑,就是不说干啥用。等到踮脚子从山东找来两三个铁匠,在自己院子里支起了打铁铺,叮叮当当地敲打出不少镰刀、菜刀、铲子、铁耙子……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踮脚子是利用废铁赚取巧钱哩!一个个竖起了大拇指,直夺踮脚子精明,使自己发了财,又为全村甚至四邻八庄做了一件好事。

后来踮脚子又跑到外地学会了铸铁锅的本事,这下可了不得了。前来选购农具炊具以及看热闹的人络绎不绝,就像赶庙会的一样,把个铁匠铺围个水泄不通。踮脚子还是内外有别的,凡是本村的一律五折,生产队八折,亲戚朋友一律不收钱,白送。踮脚子这一勺子可是掀出了一块大金子,赚了五间大瓦房,落了个好名声,又名扬方圆百里。这下不愁找不上媳妇了,这庄的那店的这楼的那洼的媒婆一时间挤破了门槛。踮脚子对父母说我要娶李二娇,其他的我谁也相不中。真是一语石破天惊!他父母惊得眼珠子都快瞪出了眼眶,众媒婆也都把嘴张成了“O”字型,半天合不拢。

踮脚子的父亲问,你说的可是王坡楼的那个小破鞋?

踮脚子的母亲瞪了丈夫一眼,说,看你说的死难听!转脸问儿子,六子,你跟娘说,总不是那个李二娇吧?

踮脚子梗了梗脖子,铿锵有力地说,就是她!

母亲被他一句话气晕了过去,父亲慌忙伸手去扶。众媒婆唏嘘不已,有的讥讽挖苦有的坏笑,什么“狐狸精”“小骚货”“破鞋底”……李二娇的绰号一一都给抖露了出来…..

踮脚子并不生气,而是非常坦然地笑了笑,说,各位婶子大娘,不管恁说她说的多难听,叫她“破鞋”“狐狸精”啥的,我都不在乎。我这辈子认准了,非李二娇不娶!

踮脚子说话掷地有声,说罢摔门而去。

踮脚子这可气坏了他的父母。父亲不吃不喝,躺倒床上老牛大憋气。母亲鼻涕一把泪一把地边哭边数落着:咱这辈子咋生这么个孽种啊……他这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啊……你说他要是把那个烂得没有帮的破鞋娶到家,人家咋说咱啊……这叫咱一家子在人前背后咋抬起头啊…

终究“胳膊拧不过大腿”,不过,这胳膊大腿得颠倒一下形容才能恰当,也就是说老子当不了大腿,儿子也不是胳膊。踮脚子的父母思来想去还得同意儿子娶李二娇。不同意不管啊。你想。如果硬不让他娶李二娇,他要是一气离家出走,老两口这下半辈子还咋过啊?老了谁来伺候?死了谁来扛幡摔老盆?即便儿子不出走,他要是终生不娶,那不绝了后嘛?潘家三辈单传,到了他这辈子不就绝户了吗?这万贯家财不就得拱手送人吗?后来他俩问过当地一个比较出名的看麻衣相的人,得知他曾经给李二娇看过相,说她奶子鼓屁股大,是块生孩子的料。既然能生孩子,那不就续上香火了!只要把李二娇娶到家里,把她管严一点,叫她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相信她还能怀上人家的孩子?于是就答应了儿子的要求,说马上找个能说会道的媒婆到王坡楼给儿子说媒。谁知儿子一口回绝,自己腰里揣了个布包包,空着两个爪子就上路了。踮脚子的父母以为儿子怀揣的布包包里满是大额票子。踮脚子到了李二娇家,把包包双手递给李二娇。李二娇解开红丝带,方知是绣着一对鸳鸯的丝绸手帕。

这方手帕是踮脚子三年前向李二娇求婚的信物。他那时还没发达,人又长得那么胖,李二娇自然看不上,随手就把那块手帕扔到了墙角。踮脚子二话没说,弯腰拾起手帕扭头就走,临走时丢下一句话:我再来时你一准会收下!李二娇揶揄他说,除非你能挣下万贯家财!说实话踮脚子之所以发了大财,其中不乏李二娇的激将之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谁都能想象到,踮脚子的求婚一准会以失败而告终!李二娇虽然生活不检点,但人长得漂亮,不愁嫁不出去。踮脚子虽然发了大财,谁都知道李二娇傲气十足,且不爱财,只图长相,就踮脚子长得那个熊样,而且一瘸一拐的,咋能配得上如花似玉的嫩娇娘?李二娇一准还会像上次那样,把手帕扔到墙旮旯里看都不看一眼!错了!大错特错了!李二娇这次非但没扔,反而包了包像珍宝一样揣进了怀里,然后对着扭过身子停步没走的踮脚子嫣然一笑,还没忘抛了个媚眼。俩人约定秋收一过就完婚。这让人们在惊诧之余,又多了许多议论的话题:李二娇也是爱财的,并非高傲之躯,而是凡夫俗子一个……

其实你又错了!李二娇之所以愿意嫁给踮脚子,图的不是他的钱财,但也不排除因为他家殷实这一因素。主要的还有一条,就是她家的场子被公安端了。为什么被端了?是影响了邻村那家场子的生意?还是睡人家男人吃醋惹的祸?还是……也不排除点踮脚子使的坏!反正说不清道不白,李二娇至今都没弄明白是谁使的坏,找了几个人到上边问问,上边只说你违反了哪条哪款,就得依法依规取缔。虽说开场子收不了几个钱,但也能维持基本生活,没了场子,指望啥吃喝,自家没有土地,即便有地也不会种呀?最让人难以忍受的,就是那寂寞!过去开着场子,人来人往的有说又有笑,整天开心着哩!现在可好,场子已被砸,几个相好的生怕被抓也都没了踪影,日子过得实在寡淡无味;再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李二娇也渐渐意识到,自己总要嫁人生孩子的,不然的话,到老了谁来伺候?谁把自己送入南北坑?找个殷实人家,嫁个知道疼人的善良男人,生个自己的孩子,这辈子就无忧无虑了。跟那些个小白脸要耍只图一时的快活,指望他们娶自己,养活终生门都没有!踮脚子人长得也不能算丑,身体虽有点残疾,但听说人还本分,不坑不骗不花不乱,找这样的人过日子踏实。(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张殿礼,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古井镇人。1970年12月应征入伍,在部队服役20年,1983年初提拔为副团级干部,1990年转业到地方工作,在亳州市(含县级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担任副局长职务20年(期间担任谯城区第一任工商局长3年)。转业后,开始业余创作文学作品。先后在《短篇小说》《百花园》《安徽文学》《天池小小说》等省以上文学刊物上发表百余篇短篇小说。2017年,出版长篇小说《欧阳五姐妹》。1994年后,相继创作了《军嫂》《华佗五禽戏》《工商所长》等五部影视剧,先后在电视台和网络平台上播出,其中《军嫂》在央视播出。1995年加入安徽省作家协会;2011年加入中国电影家协会。现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安徽省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亳州市硬笔书法协会名誉主席、亳州市书法协会会员、亳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退休前曾担任亳州市影视艺术家协会主席和亳州市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来源:接俸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