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菲律宾中期选举前,外界普遍认为是马科斯家族与杜特尔特家族的“二人转”。毕竟2022年大选后,小马科斯当选总统,杜特尔特之女莎拉担任副总统,两大家族通过联姻和政治交易形成“共治”局面。但这次中期选举,反对派突然在参议院拿下12席中的5席,打破了“杜马联盟”对立法
——解析菲政局剧变背后的权力博弈
一、菲律宾为何突然从“两强争霸”变成“三分天下”?
设问1:中期选举到底发生了什么?反对派怎么突然崛起了?
菲律宾中期选举前,外界普遍认为是马科斯家族与杜特尔特家族的“二人转”。毕竟2022年大选后,小马科斯当选总统,杜特尔特之女莎拉担任副总统,两大家族通过联姻和政治交易形成“共治”局面。但这次中期选举,反对派突然在参议院拿下12席中的5席,打破了“杜马联盟”对立法机构的垄断。更关键的是,阿基诺家族嫡系成员阿基诺四世当选参议员,洪蒂维罗斯等老牌反对派议员支持率飙升,形成了能与两大豪门正面抗衡的第三极。
核心原因解析:
- 选民厌倦家族政治:马科斯家族曾因独裁统治被推翻,杜特尔特家族则深陷“毒品战争”人权争议,年轻选民对“门阀轮流坐庄”不满,转向支持打着“改革”旗号的反对派。
- 杜马联盟内部分裂:小马科斯为独揽大权,强行解除莎拉派系的内阁职务,导致杜特尔特家族不满,双方在选举中各自为战,给了反对派可乘之机。
- 美国暗中操盘:反对派金主多来自亲美商界集团,选举期间美国驻菲大使馆频繁会见反对派领袖,被曝通过非政府组织输送资金。
小结:表面看是选票变化,实则是菲律宾民心思变、门阀内斗与外部势力干预共同作用的结果,杜特尔特和马科斯的“傲慢”低估了民意反弹的力量。
二、反对派的核心人物是谁?他们凭什么挑战两大豪门?
设问2:洪蒂维罗斯和阿基诺四世,凭啥能成为反对派领袖?
- 洪蒂维罗斯:62岁资深参议员,出身政治世家,父亲曾是反对马科斯独裁的英雄。她以“反腐”“推动联邦制改革”为旗号,擅长利用社交媒体煽动年轻选民,其团队制作的短视频在TikTok播放量超5亿次。更关键的是,她主张在南海问题上对华强硬,获得美国智库和菲律宾亲美军方的暗中支持。
- 阿基诺四世:38岁政治新星,阿基诺家族第三代传人。祖父是被刺杀的“民主之父”阿基诺二世,母亲是前总统阿基诺夫人。尽管政治经验不足,但家族“悲情英雄”光环仍具号召力,中期选举中凭借“打破门阀垄断”的口号,在首都马尼拉大都会区获得68%的青年选票。
反对派的“武器库”:
- 舆论战:雇佣网红博主制作“杜马家族贪腐”系列动画,在YouTube播放超2000万次,成功塑造两大豪门“吸血虫”形象。
- 法律战:通过参议院调查委员会,公开马科斯家族海外账户可疑交易记录,迫使小马科斯不得不解散内阁平息民愤。
- 街头运动:联合学生组织、工会发起“百万人大游行”,要求修改宪法限制总统权力,给执政党施加巨大压力。
小结:反对派巧妙利用了菲律宾民众对腐败的痛恨、对变革的渴望,以及社交媒体的传播力,将家族背景转化为“反特权”符号,成功包装出与杜马截然不同的“清新形象”。
三、杜特尔特和马科斯为何突然决裂?他们各自的底牌是什么?
设问3:曾经的政治盟友,为啥突然撕破脸?
杜特尔特与马科斯的决裂早有伏笔:
- 权力分配失衡:小马科斯当选后,承诺让莎拉分管国防和内政,但实际权力集中在总统办公室,莎拉派系的国防部长、警察总长先后被边缘化,杜特尔特家族认为“被涮了”。
- 经济利益冲突:杜特尔特家族控制棉兰老岛的矿产和种植业,马科斯家族则垄断吕宋岛的金融和制造业,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招标中多次爆发利益冲突,甚至出现武装人员袭击对方产业的事件。
- 接班人之争:杜特尔特希望莎拉2028年接班,马科斯则力捧儿子小费迪南德参选,两人从“政治联姻”走向“接班人战争”。
双方的底牌:
- 杜特尔特家族:
- 控制南部6个省份的地方政府,拥有私人武装“达沃民团”,兵力超2万人。
- 与伊斯兰分离组织“摩洛民族解放阵线”达成和解,获得南部穆斯林选区的绝对支持。
- 掌握菲律宾最大的烟草和椰子产业,年营收超30亿美元,可支撑长期政治运作。
- 马科斯家族:
- 控制央行和财政部,能调动国家预算资源进行政治献金。
- 与天主教会关系密切,通过主教布道影响占人口85%的天主教徒。
- 利用总统职权修改《公共土地法》,将大片国有土地低价转给支持自己的寡头集团,换取资金支持。
小结: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杜马决裂本质是门阀集团对权力和财富的重新争夺,而菲律宾“弱中央、强地方”的政治结构,让这种决裂必然引发政局地震。
四、反对派整合有多难?菲律宾门阀政治的“死结”在哪?
设问4:反对派看似强大,为啥说他们很难笑到最后?
尽管反对派来势汹汹,但内部问题重重:
- 派系林立:包括阿基诺自由党、民族主义人民联盟、共产党阵线等17个政党,彼此理念冲突激烈。比如共产党派系主张土地革命,自由党则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洪蒂维罗斯的“中间路线”难以调和矛盾。
- 缺乏基层组织:反对派依赖城市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在占人口70%的农村地区缺乏根基,而杜马家族通过“粮食换选票”“基建换支持”等手段,牢牢控制农村选民。
- 门阀基因难改:阿基诺四世被曝接受寡头捐赠时“狮子大开口”,洪蒂维罗斯家族名下有7家矿企涉嫌非法采矿,所谓“反门阀”不过是另一批门阀的“上位战”。
菲律宾门阀政治的“死结”:
- 选举依赖金钱:每次大选花费超10亿美元,90%资金来自寡头捐赠,反对派若想胜选,必须投靠新的寡头,本质上无法改变“寡头治国”的本质。
- 军队干政传统:菲律宾军方历史上多次政变,目前仍有40%高级将领与马科斯家族联姻,反对派若触动军方利益,可能引发政变风险。
- 美国操控阴影:美国通过《美菲共同防御条约》深度介入菲律宾政治,无论是杜特尔特的“亲美反华”还是反对派的“全面亲美”,本质都是美国维持地区影响力的棋子。
小结:反对派看似“正义之师”,实则只是门阀政治的“变种”,缺乏真正的群众基础和改革决心,大概率会重蹈“选举时团结,执政时分裂”的覆辙。
五、三年后的总统大选,莎拉还能笑到最后吗?
设问5:杜特尔特家族的“王牌”莎拉,现在处境如何?
莎拉作为杜特尔特的掌上明珠,曾被视为“最稳接班人”,但现在面临三重挑战:
- 民调下滑:中期选举中,莎拉派系的参议员候选人仅3人当选,她本人支持率从2023年的65%跌至48%,年轻选民认为她“缺乏独立主张,只是父亲的影子”。
- 马科斯的反扑:小马科斯解散内阁后,任命亲美派的洛钦为国防部长,暗中向美军开放更多军事基地,换取美国支持其打压杜特尔特家族。
- 反对派的狙击:洪蒂维罗斯已成立“变革2028”竞选团队,主打“女性领导力”和“科技治国”,在年轻女性选民中支持率超莎拉21个百分点。
莎拉的破局之道:
- 切割与父亲的关系:公开主张“菲律宾需要新道路”,减少杜特尔特公开露面,试图塑造“独立领袖”形象。
- 拉拢中间选民:推出“全民医保”和“免费大学”计划,用民粹政策抵消反对派的“改革”口号。
- 强化地方控制:向南部省份增派警察,打击亲马科斯的武装团体,巩固“铁腕领袖”人设。
小结:莎拉的优势在于家族掌控的地方势力和底层民粹基础,但劣势是缺乏精英阶层认可和国际支持。如果反对派能推出更具魅力的候选人,莎拉的“铁王座”未必稳固。
结语:菲律宾政局的“三国演义”,本质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权力游戏
从杜特尔特到马科斯,从阿基诺到洪蒂维罗斯,菲律宾的政治舞台从来都是门阀家族和外部势力的角斗场。所谓“三分天下”不过是权力再分配的前奏,底层民众的贫困率、腐败问题、南海主权争议等核心议题,在这场权力游戏中被不断搁置。无论谁最终胜出,菲律宾要摆脱“门阀政治陷阱”,恐怕还需要一场真正的社会革命。
互动问题:
1. 你认为菲律宾反对派能打破门阀政治吗?
2. 美国会如何干预菲律宾2028年大选?
3. 莎拉若当选,会延续杜特尔特的对华政策吗?
文章来源:
本文基于2025年5月25日蒋福伟发表的《杜特尔特绝对没料到,短短十天时间,菲律宾已成“三分天下”》一文,结合菲律宾政局公开报道及国际智库分析综合而成。
来源:悠悠5p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