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警端掉 “网络水军” 窝点,揭秘背后黑灰产业链!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5 10:37 2

摘要:又一个网络毒瘤被连根拔起!近日,山东莱州公安网安部门雷霆出击,成功摧毁一个组织严密的 “网络水军” 犯罪团伙,抓获 15 名嫌疑人,收缴作案设备 20 余部,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万元!从虚假刷量到舆情敲诈,这个团伙究竟如何操控网络舆论?今天咱们就来揭开这场 “数字

又一个网络毒瘤被连根拔起!近日,山东莱州公安网安部门雷霆出击,成功摧毁一个组织严密的 “网络水军” 犯罪团伙,抓获 15 名嫌疑人,收缴作案设备 20 余部,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万元!从虚假刷量到舆情敲诈,这个团伙究竟如何操控网络舆论?今天咱们就来揭开这场 “数字黑手” 的神秘面纱!

2024 年 12 月,莱州某企业突然接到一个自称 “某报社记者” 的电话,对方声称掌握该企业环保违规证据,要求支付 5000 元 “宣传费”,否则将在网络曝光负面信息。这看似普通的电话,实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网络敲诈。

接到报案后,莱州警方迅速成立专案组。经过三个月的缜密侦查,一个以陈某、魏某为首的犯罪团伙浮出水面。该团伙假冒媒体工作人员,通过异地发布企业谣言、制造舆论压力,迫使受害企业 “花钱消灾”。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深谙企业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的心理,专挑中小型企业下手,短短两年间作案数十起,涉案金额超千万元。

5 月 25 日,莱州警方展开统一收网行动,一举捣毁该团伙的核心窝点。现场查获的设备令人咋舌:20 余部手机、电脑中存储着大量伪造的记者证件、企业负面信息库,以及用于批量发帖的群控软件。

经审讯,该团伙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收集企业信息,有人伪造新闻稿,有人通过 “话术培训” 对企业进行威胁。他们甚至开发了一套 “舆情监测系统”,实时追踪受害企业的网络动态,确保敲诈成功率。更讽刺的是,团伙头目陈某竟曾是某网络公关公司的策划总监,深谙舆论操控之道。

莱州案件并非孤例。近年来,网络水军已从简单的 “发帖灌水” 升级为专业化、产业化的黑灰产业链:

刷量控评:河南新乡警方曾打掉一个拥有 276 人的团伙,他们利用群控软件操控 5000 余个账号,4 个月内制造 8 亿次虚假 “转赞评”,甚至明码标价 “冲上热搜 5 万元”。有偿删帖:湖北红安警方破获的案件中,团伙通过非法软件获取外卖平台差评数据,以每条 30 元的价格帮商家删帖,两年获利上千万元。AI 造假:镇江警方查获的案件中,犯罪团伙使用 AI 换脸技术伪造明星 “代言” 视频,再通过刷量推上热门,误导消费者购买劣质产品。

这些行为不仅破坏网络生态,更直接威胁企业生存。正如最高检指出,网络水军的虚假宣传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而舆情敲诈则涉嫌敲诈勒索罪,最高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面对日益隐蔽的网络水军,普通网民和企业该如何防范?

企业篇:建立舆情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异常信息。遇到敲诈切勿妥协,第一时间向网安部门报案。核查合作方资质,避免陷入 “刷量陷阱”。个人篇:警惕 “点赞赚钱”“转发领红包” 等兼职广告,多数是水军招募套路。查看评论区账号活跃度,僵尸号往往无头像、无原创内容。遇到热点事件多查证权威来源,避免被虚假信息带节奏。

莱州网络水军团伙的覆灭,是公安机关打击网络犯罪的又一胜利。但这场战役远未结束 —— 随着 AI、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网络水军的手段只会更隐蔽。我们呼吁:监管部门应加强平台责任追究,企业需提升风险意识,网民要增强辨别能力。唯有多方协同,才能彻底斩断网络水军的利益链条,还互联网一片清朗天空!

愿每一个网络角落都不再有 “水军” 兴风作浪,愿真相与正义永远在阳光下传播!让我们共同期待,网络空间早日成为文明交流的净土!

(本文内容综合自新华网、公安部网安局等权威报道,部分细节经合理推演呈现,保证事实准确不造谣。)

来源:学做饭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