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国百强县出炉:福建九县入围,南安第3,闽侯第5,福安上榜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4 05:36 2

摘要:尽管山地面积占全省80%以上,但凭借民营经济活跃、侨乡资源丰富等优势,福建始终稳居全国经济强省行列,2024年GDP总量位列全国第八,人均GDP更超越广东、山东等省份。

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坐拥“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格局,既是连接长三角与珠三角的重要纽带,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

尽管山地面积占全省80%以上,但凭借民营经济活跃、侨乡资源丰富等优势,福建始终稳居全国经济强省行列,2024年GDP总量位列全国第八,人均GDP更超越广东、山东等省份。

其中县域经济作为福建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表现尤为亮眼。2025年全国百强县榜单显示,福建省共有晋江(第3名)、福清(第12名)、南安(第16名)、闽侯(第46名)、惠安(第38名)等9个县市入围,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南安市、闽侯县与福安市的排名变化及发展路径,成为观察福建县域经济活力的重要窗口。

南安市以全国第16名位列福建第三,2024年GDP达1844.2亿元,增速7.1%,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

作为“中国石材之都”,南安拥有全国最大的石材产业集群,水头镇聚集了1500余家石材企业,年产值超千亿元,全球80%的石材贸易在此完成设计、加工与交易。近年来,南安推动石材产业绿色转型,例如引入数字化切割技术,使废料利用率从30%提升至65%,并发展石材循环经济产业园,将废渣转化为环保建材。

同时,南安在泛家居领域开辟新赛道,整合石材、水暖、家具等产业,打造“一站式”家居解决方案,2024年该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成为县域经济新增长极。

闽侯县以全国第46名跻身榜单,2024年GDP达1170.5亿元,增速7.8%,增速位列福建前列。作为福州“科创走廊”的重要节点,闽侯依托大学城和东南科学城,形成“高校+产业园”联动模式。

例如,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出多家AI与生物医药企业,其中锐捷网络、新大陆等企业年产值超百亿元。此外,闽侯抓住“数字福建”机遇,建设东南大数据产业园,引入华为云计算、字节跳动区域总部,带动数字经济占比提升至38%。

值得一提的是,闽侯与主城区的“同城化”战略加速推进,地铁5号线延伸段开通后,半小时通勤圈吸引大量高新技术人才定居,人口净流入率连续三年超5%。

福安市以全国第75名首次跻身百强县,2024年GDP达918.7亿元,增速9.3%,成为宁德市唯一上榜县市。作为“中国不锈钢之都”,福安青拓集团是全球最大的不锈钢生产企业,其研发的“笔尖钢”打破国外垄断,国内市场占有率超90%。

同时,福安探索“不锈钢+新能源”跨界融合,例如开发不锈钢光伏支架,成本较传统铝材降低20%,已应用于多个大型光伏电站。在山区经济方面,福安依托“坦洋工夫”红茶品牌,推动茶旅融合,建设标准化生态茶园5万亩,带动10万茶农人均增收1.2万元,形成“一片叶子富一方”的乡村振兴模式。

值得关注的是,晋江市蝉联福建榜首(全国第3名),GDP达3500亿元,鞋服产业年出口额超800亿元,安踏、特步等品牌通过并购国际品牌加速全球化布局;

福清市以1900.79亿元GDP位列全国第12名,依托江阴港城经济区,发展化工新材料与临港物流,万华化学福建基地建成全球单套最大MDI装置,年产值突破600亿元;

石狮市凭借纺织服装产业链升级,推动直播电商与柔性制造结合,2024年网络零售额突破1200亿元,成为全国首个“全域直播电商示范县”。

总体来说,2025年百强县榜单折射出福建县域经济的三大特质:产业集群化(如南安石材、晋江鞋服)、创新驱动化(如闽侯数字经济、福安不锈钢升级)与山海协作化(如福安茶旅融合)。

未来,福建需进一步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目前9个百强县中7个集中在闽南沿海,闽西、闽北仍无县市入围。若能通过“飞地经济”“产业链跨区域协作”等模式,将沿海优势向内陆辐射,福建县域经济有望在高质量发展中书写更均衡的新篇章。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学区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