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来自财政部、重庆市财政局、中国会计学会以及宗申产业集团等企业的各界嘉宾汇聚一堂,共商数字经济时代会计学科转型发展大计,搭建起会计领域产学研深度交流的桥梁。
5月23日,由中国会计学会主办、重庆理工大学承办的“数字时代会计理论发展及信息技术应用”调研座谈会在该校召开。
来自财政部、重庆市财政局、中国会计学会以及宗申产业集团等企业的各界嘉宾汇聚一堂,共商数字经济时代会计学科转型发展大计,搭建起会计领域产学研深度交流的桥梁。
座谈会现场。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会上,重庆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康骞介绍,作为重庆市高水平新工科建设高校,学校在数智会计领域历经三十余年持续探索,成功打造数智会计人才培养的“重理工模式”,相关改革成果获教育部官网推介,在全国会计教育领域形成示范效应。期待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深化多方合作,共同推动会计学科在数字时代的创新发展,为国家会计事业进步贡献力量。
该校会计学院院长王波在专题报告中提到,作为重庆市会计领域唯一的智能会计现代产业学院,会计学院以“交叉特色”为引领,形成了一种独树一帜的育人模式、一支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一套持续引领改革的课程体系、一批广泛应用的原创性教材、上百位任职上市公司或大型企业CEOCFO的毕业生的“五个一”特色发展体系,开辟了数智会计教育的新路径。
全国模范教师、重庆市教学名师、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教授陈旭分享了《会计信息化》课程改革成果。她谈到,课程团队历经三十余年建设,形成从电算化到数智化的完整培养体系,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并针对数字时代需求,提出培养学生 “查、算、审、溯” 四大核心数据处理能力,通过 Excel、SQL 等工具教学,实现业务单据与会计报表的正向计算、逆向溯源及一致性稽核。其团队开发的业财融合案例覆盖全流程数据处理,学生实践能力显著提升,相关成果在全国高校推广,为会计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范例。
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程平系统阐述了智能会计发展的最新动态与原创自主知识体系的创新实践,分享了重庆理工大学在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上的探索成果。其主导编著的《RPA财务机器人开发教程》《RPA审计机器人开发教程》等系列教材,开创了中国RPA财会审教育的先河。其团队打造的“项目—任务”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数智魔法师”奇幻主题等场景驱动的课程设计,将专业知识、业务场景与技术运用深度融合,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目前,相关课程已在全国500余所高校落地,并获多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企业经验分享环节,宗申产业集团副总裁蒋宗贵介绍,集团通过构建分级管控体系与财务共享中心,实现财务职能重构与管理效率提升。依托产业互联网,集团打造智慧营销、智能制造供应链等协同平台,推动业财深度融合,数据处理效率提高40%。
“业态融合是AI智能体落地的基础。”浪潮集团重庆区副总经理王宏波分享了浪潮集团借助AI技术辅助决策、通过风险预警模型强化企业风险防控能力的实践。
杭州每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魏美钟聚焦ERP系统在会计数字化中的核心作用,提出实现业财税数据一体化、标准化,将财务部门打造为企业数据中枢、情报中心与决策参谋中心的建议,为会计教育改革提供新思路。
当天,与会专家还围绕“数字技术与会计理论创新”“数智化转型人才培养路径”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并提出高校应加快会计教育改革,培养兼具专业知识与数字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企业需深化数字化转型,提升财务管理智能化水平;要强化政产学研协同,构建多方联动的创新发展机制等建议。
财政部会计司一级巡视员、中国会计学会秘书长刘光忠作总结讲话,强调面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会计理论创新和准则体系完善迫在眉睫,需各方共同努力,推进会计人才培养与评价体系改革,推动会计行业在数字时代实现转型升级,更好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晏红霞)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