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 月 23~24 日,由极客邦科技旗下 InfoQ 中国主办的AICon 全球人工智能开发与应用大会·上海站(2025)圆满落幕。大会吸引了超 800 位 AI 开发者、技术专家与相关从业者齐聚一堂,现场氛围高涨,技术交流深入务实。
5 月 23~24 日,由极客邦科技旗下 InfoQ 中国主办的 AICon 全球人工智能开发与应用大会·上海站(2025)圆满落幕。大会吸引了超 800 位 AI 开发者、技术专家与相关从业者齐聚一堂,现场氛围高涨,技术交流深入务实。
本次大会汇聚了来自快手、华为、阿里云、腾讯云、蚂蚁集团、蚂蚁数科、字节跳动、腾讯混元、火山引擎、ProtonBase、RockAI、Gru.ai、Dify、Shopee、GMI Cloud、Kong Inc、LobeHub、AutoGame、Google Cloud、WebEye、TalentX Consulting、vivo AI 研究院、微软亚洲研究院、网易有道、科大讯飞、美的集团、昆仑万维、平安智慧城市、同花顺、奇富科技、李未可科技、澜舟科技、明略科技、妙多、知合计算、嘉立创集团、未来智能、平安人寿、白鲸开源、同盾科技、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新加坡科研局、国科微电子股份、博查搜索、数势科技、阿里云智能集团瓴羊、中邮消费金融等多家海内外企业与高校的 60 多位专家,共同带来了涵盖大模型架构创新、多模态应用、AI Agent 构建、推理性能优化、数据智能、AI 产品设计、智能硬件落地等多个热门方向的深度议题。
AI 落地的终极考验是价值沉淀
大会开场致辞中,极客邦科技创始人兼 CEO 霍太稳提出了 AI 从“炫产品”、“炫功能”走向“价值绑定”的产业转变,指出 AI 产品的核心正在从工具输出转向结果导向,企业更关注六个月到一年半内的实际回报。他强调,AI 落地的终极考验,不是算法的狂欢,而是价值的沉淀。
结合 InfoQ 对多个行业的长期观察,霍太稳分享了 AI 在金融、汽车、零售等领域的典型落地趋势,提出 B 端用户对 ROI 愈发敏感、数据架构正成为 AI 普及的关键。他表示,极客邦科技将继续通过大会、课程、社区等形式,服务开发者与企业的 AI 转型,共同探索可持续、可衡量的 AI 应用路径。
主题演讲精彩回顾:
AI 时代的多维范式革新
昆仑万维董事长兼 CEO 方汉——推理 Scaling Law 在音乐大模型 Mureka 中的应用与创新
大会上,昆仑万维董事长兼 CEO 方汉,围绕“推理 Scaling Law 在音乐大模型 Mureka 中的应用与创新”展开分享。他回顾了从 MIDI 符号化生成向高保真音频生成的技术跃迁,指出传统方法虽便于控制却难以还原真实情感,而新一代 Mureka 模型实现了对人声与复杂编曲的还原,让音乐创作真正迈向零门槛。
面对音乐生成中“高质量 = 高成本”的困局,昆仑万维提出以 MusiCoT 思维链机制和推理 Scaling Law 实践为核心的创新范式。通过构建节奏、和弦、情绪等多维度的实时质量预判机制,Mureka 将原本依赖反复采样的“后筛选”式流程前置为“智能创作”链路,实现生成效率提升与算力成本的大幅削减。他强调:“真正的创新不是无限堆砌算力,而是用智慧重构计算范式。”
蚂蚁集团平台技术事业群副总裁周俊——蚂蚁百灵大模型:全模态架构创新与开源驱动的智能演进
演讲中,周俊博士详细介绍了百灵系列语言与多模态模型的关键技术进展,包括 MoE 架构、混合线性注意力机制、模态路由、以及开源模型 Ling-lite 和 Ming-lite 等。他强调:模型真正的突破不在于参数规模,而是如何用系统性方法激发 AI 的“感知、理解与生成”的能力边界。展望未来,蚂蚁将持续推动模型开源,助力构建人人可用、人人可信的 AGI 生态。
东南大学首席教授黄广斌——人工智能与智能革命:AI 发现新科学和技术的能力
东南大学首席教授黄广斌以《人工智能与智能革命:AI 发现新科学和技术的能力》为题,回顾了 AI 从实验室走向现实世界的三次浪潮,并提出“智能革命正处于关键拐点”的核心判断。他指出,AI 不仅是技术突破,更将深刻重构科学研究范式和社会生产体系,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后的又一次文明跃迁。
黄广斌教授融合 AI 发展历程、脑科学研究与社会应用畅想,强调 AI 正成为人类认知体系的延伸,助力健康、教育、科研等关键领域实现质变。他表示,AI 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但也可能是最危险的技术之一,我们必须怀有谦卑之心,构建可控、可信、可持续的智能社会。
美的集团首席信息安全官兼软件工程院院长刘向阳 ——AI 重构全球数字基建:从统一底座到多云协同的技术跃迁
如何让 AI 在企业中真正发挥价值?美的集团首席信息安全官兼软件工程院院长、欧洲科学院院士、IEEE Fellow 刘向阳博士分享了美的集团在“中立云”架构、多云统一数字化底座、AI 算力平台和全球安全合规建设方面的系统实践。他指出:AI 的价值释放,离不开一个稳定、高效、安全、可持续演进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
本次分享中,他系统介绍了美的自研的 AI 算力平台、自动化运维平台(OpSpace)、全栈监控平台(MonitorSpace)及大数据研发平台(DataMax)等核心平台能力,展示了如何通过 GPU 虚拟化、资源精细调度、零信任安全体系、跨境数据合规等手段实现算力效率最大化与安全治理最优化。他强调,智能化转型不仅关乎技术引入,更考验企业对长期系统能力的构建与治理韧性的把控。
热门话题来袭:多模态创新、AI for Data 数据实践、大模型助力研发、业务提效.......在汇聚行业专家与创新者的 AICon 舞台上,两天内共呈现了 14 场精彩纷呈的与 AI 相关的热门议题,为与会者带来了深刻的行业洞察与创新启发。
大会第一天专场设置如下:
专题一:多模态大模型创新实践
多模态是 AI 迈向通用智能的关键路径之一,也是推动 AIGC 和人机交互体验升级的重要引擎。本专题由 快手多模态大模型负责人林梓佳出品,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赵波、vivo AI 研究院 AI 架构师王兆雄、快手多模态算法负责人高欢、腾讯混元专家研究员邵帅,分别分享了多模态大模型在长视频理解、分布式训练工程、AIGC 应用与游戏内容生成等方向的技术实践与落地经验。
专题二:AI for Data,数据管理与价值挖掘实践
在 AI 与数据深度融合的趋势下,企业对高效的数据治理与智能分析提出了更高要求。本专题由 蚂蚁集团大安全事业群 AI for Data 算法负责人傅幸博士出品,火山引擎 Data Agent 技术专家陈硕、蚂蚁集团数据研发专家史鑫鑫、字节跳动 A/B 测试平台负责人韩云飞、阿里云瓴羊高级技术专家周鑫,分别分享了分析智能体、数据集构建、智能实验平台与数据治理在 AI 时代的应用路径与实践经验。
专题三:企业全球化发展的策略路径
聚焦企业出海面临的技术标准、文化、政策法规等差异,本专题由 Shopee Senior Director 张伟博士出品,聚焦企业出海过程中面临的技术标准、文化差异与政策法规挑战。Kong Inc 中国区总裁戴冠兰、白鲸开源 CEO 郭炜、GMI Cloud 资深架构师 Frank Lee、阿里巴巴高级技术专家张威,分别分享了开源基础设施软件的全球化路径、科技企业的市场选择逻辑、高性能推理服务的全球部署实践,以及新一代 B2B 电商在全球多语交互与合规交易中的落地探索,助力企业在全球化浪潮中构建长期竞争力。
专题四:金融领域大模型应用实践
金融行业对大模型的需求持续增长,尤其在风险评估、智能客服、投资决策等关键场景中展现出广阔潜力。本专题由 奇富科技首席算法科学家费浩峻出品,同花顺产品总监路忠文、中邮消费金融 AI 项目负责人钟佳、平安人寿总监魏政刚、同盾科技副总裁董纪伟,分别分享了 AI Agent 在金融智能体中的应用实践、大模型在消费金融与保险行业的落地路径、以及大模型驱动金融风控范式重构等前沿探索,展示了大模型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多元场景与实际价值。
专题五:Agent 与多模态(厂商共建)
目前,大模型驱动的 Data Agent 正在逐步实现“语义理解—指标计算—决策推理”的能力闭环,多模态 AI 也日益成为业务增强的重要支撑技术。本专题中,Google Cloud 解决方案架构师张贝贝、Google Cloud 解决方案架构师潘文明、数势科技数据智能产品总经理岑润哲、WebEye 技术总监田晨,分别分享了企业级 Agent 架构、Gemini 多模态应用实践以及 Data Agent 在金融行业的重构路径,为开发者和架构师提供了智能解决方案的演进思路与工程参考。
大会第二天专场设置如下:
专题一:AI 产品设计的创新思维
本专题由 Dify 联合创始人延君晨出品,聚焦在大模型驱动下,AI 原生产品形态与交互方式的重构路径。妙多副总裁张昊然、博查搜索 CTO 翁柔莹、奥拓盖母科技创始人张昊阳,分别从生成式 UI 演进、新一代 AI 搜索引擎、以及 AI 游戏开发的四阶段变革出发,分享了面向未来的人机交互范式、设计哲学与创新产品实践,展示了 AI 技术如何驱动产品思维与用户体验的根本性升级。
专题二:智能硬件落地实践
随着大模型走向端侧与多模态交互的普及,智能硬件正迎来新一轮技术融合与产品变革。本专题由 未来智能联合创始人兼 CTO 王松出品,科大讯飞研发总监王磊磊、李未可科技合伙人古鉴、网易有道词典笔负责人孟旭,分别分享了语音交互中的多模态降噪实践、AI 智能眼镜的模型平台构建,以及学习类硬件在大模型催化下的产品形态演进,深入探讨从算力、交互到内容生态的系统性落地路径。
专题三:AI 时代,个人与组织的成长路径探索
在大模型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个体能力跃迁与组织体系的高效升级,正成为企业与人才面临的关键课题。本专题由 嘉立创集团互联网 CTO 黄良懿出品,聚焦 AI 驱动下的组织进化与人才重塑路径。平安知鸟 CTO 沈菁、TalentX Consulting CEO 姜瑞、腾讯云产品研发总监许小川,分别从知识工程、人才管理模型、以及数智化平台建设等角度出发,分享了他们在金融、企业服务和云计算领域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个人成长与组织变革在 AI 时代的创新方向与方法论。
专题四:大模型在研发领域的落地应用
当大模型深入研发流程,从代码生成到测试覆盖,从智能协作到工程 Agent,软件工程正发生深刻变革。本专题由 Gru.ai CEO、开源中国联合创始人张海龙出品,快手代码大模型负责人詹子正、LobeHub 创始人徐文彬、张海龙分别带来了在大型代码模型、全自动软件开发 Agent,以及开源项目全流程 AI 化实践方面的落地探索。
专题五:大模型助力业务提效实践
如何让大模型真正发挥业务价值,是企业面向 AI 应用落地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本专题由 华为云 AI 应用首席架构师郑岩出品,聚焦“大模型如何助力业务提效”这一实践命题。华为云资深架构师吕乾雨、蚂蚁集团高级技术专家杨浩、明略科技高级技术总监吴昊宇,以及阿里云算法专家姜剑(飞樰),分别从客服智能化、财务智能分析、营销生成体系与客户服务 Agent 平台等多个典型场景出发,分享了大模型在实际业务中提效、降本与重构流程的经验方法与关键思考路径,全面呈现从模型选型到平台化建设的落地逻辑。
专题六:大模型推理性能优化策略
随着大模型在实际场景中广泛落地,如何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完成推理服务,成为各技术团队聚焦的核心课题。本专题由 阿里云公共云大模型技术服务负责人王德山出品,聚焦模型优化、推理引擎和工程系统的协同提效策略。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开发工程师姜慧强、华为高级开发工程师张君、腾讯推理架构师向乾彪、阿里云技术专家李元龙,分别从 KV 缓存机制、多层次算子优化、混元推理框架部署和跨层技术联动等角度,分享了大模型推理在算力瓶颈下的系统性优化实践,全面展现推理加速的产业化路径与演进趋势。
专题七:AI Agent 构建及多元应用
AI Agent 正在重塑智能系统的交互方式与决策机制,不仅具备感知与执行能力,更展现出复杂环境下的自主规划与协作潜力。本专题由 蚂蚁数字科技 AI 技术负责人章鹏出品,聚焦 Agent 构建的关键路径与工程化挑战。阿里巴巴高级技术专家张玉明、蚂蚁数科高级算法专家齐翔、字节跳动 Trae 架构师陈仲寅、澜舟科技 CTO 曾一杰,分别分享了 AI Coding Agent 的演进方法、可信 Agent 的落地机制、MCP 架构下的生态集成能力,以及智能体在知识库与客服中的实战部署,展现 Agent 技术在研发、金融、客服等多元场景中的创新应用与演化趋势。
专题八:Data for AI,驱动智能的下一代数据基础
在大模型全面普及的今天,数据已不再只是支撑 AI 的燃料,更成为驱动智能系统持续演进的核心引擎。本专题由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宋利出品,聚焦 AI 时代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涵盖数据架构演进、数据管理新范式、RAG 落地路径及多模数据库等关键方向。华东师范大学钱卫宁教授、阿里云江岚、ProtonBase CEO 王绍翾、蚂蚁图计算开源负责人范志东、新加坡科研局研究工程师黄佳,分别分享了在数据管理系统、Lakehouse 架构、Graph 智能体与企业级 RAG 系统等领域的前沿探索与落地实践,共同探讨“Data for AI”的底层基础与未来趋势。
专题九:大模型架构创新与端侧智能落地实践
端侧智能正成为 AI 普惠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底层架构与算法创新是推动其突破的关键动力。本专题由 RockAI CEO 刘凡平出品,聚焦大模型在资源受限环境中的高效部署与运行机制。会上,刘凡平结合 Yan 架构展示端侧多模态大模型落地路径,国科微电子副总裁陈保丹分享原生 AI SoC 的芯片设计实践,知合计算首席科学家苏中从 RISC-V 架构出发解析开源大模型算力革新,vivo AI 研究院工程师章苏迟则详解蓝心大模型的轻量化部署方案。四位讲者从算法、架构、芯片、设备多个维度呈现了“端 + 云”协同与 AI 本地化能力提升的技术图谱,共同探讨智能终端时代的下一代 AI 架构范式。
不止讲得精彩,
开发者展区也超好逛
本届 AICon 上海站的顺利举办,离不开合作伙伴们的大力支持!十分感谢数势科技、ProtonBase、Google Cloud、硅基流动、WebEye、Optiver、GMI Cloud、瓴羊、UCloud 优刻得、字节跳动 Trae、亮数据 Bright Data、未来智能、intel、万兴科技、IPIP 对本届大会的倾情赞助,以及众多社区和媒体伙伴的大力支持。
正是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AICon 得以继续推动技术生态的繁荣发展,共同探索行业的未来方向。让我们一同回顾这些令人难忘的精彩瞬间: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下一站,再启程
AICon 上海站圆满收官,北京站精彩接力!6 月 27~28 日的 AICon 北京站将继续聚焦 AI 技术的前沿突破与产业落地,围绕 AI Agent 构建、多模态应用、大模型推理性能优化、数据智能实践、AI 产品创新等热门议题,深入探讨技术与应用融合的最新趋势。欢迎持续关注,和我们一起探索 AI 应用的无限可能!
来源:Inf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