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3日上午,应大连仲裁委员会/大连国际仲裁院(以下简称“我院”)、大连海事大学民商法学研究中心、大连海事大学宜商环境与企业合规研究中心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孙宪忠莅临第三届大连仲裁周系列活动之大师讲堂
大师讲堂
5月23日上午,应大连仲裁委员会/大连国际仲裁院(以下简称“我院”)、大连海事大学民商法学研究中心、大连海事大学宜商环境与企业合规研究中心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孙宪忠莅临第三届大连仲裁周系列活动之大师讲堂,在大连海事大学新图书馆报告厅讲授“我国民法典中的民事权利体系研究”课程,近400名听众现场感受大师风采,线上直播吸引近2000人观看。本次讲座由我院仲裁员、大连海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翟云岭主持。
主持人:翟云岭
致辞环节
我院专职副理事长夏翠萍在致辞中对出席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同时回顾了我院作为东北地区仲裁机构体制机制改革的先行者,在专业化、国际化发展道路上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果。夏理事长着重介绍了大师讲堂作为大连仲裁周的特色品牌活动之一,汇聚国际知名、国内顶尖的专家学者主讲,兼具仲裁理论与实务前沿问题研究,融合中国特色与国际视野,注重经济形势与仲裁发展的辩证关系,以前沿点拨多维思考,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仲裁法治建设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
致辞嘉宾:夏翠萍
讲座环节
讲座环节,孙宪忠教授从民事权利规定的政治属性、民法技术属性及现实性这三方面叙述了研究民事权利问题的显著意义。他指出,尽管民法典生效实施已数年,但关于民事权利体系的法思想深度与体系化协调研究仍存不足,亟须学界进一步探索,他强调,民法典专设“民事权利”一章具有重大意义,从政治层面看,该设计突显我国民法典充分承认和保障人民权利的立法目的,以权利弘扬作为要点,总结了民事权利背后法思想原则在不同社会形态中的演变;从法技术角度,其构建了我国大民法体系的内在逻辑纽带,既继承了潘德克顿法学立法模式的精髓,又通过独立成章实现了模式创新,孙教授重点讲述了绝对权和相对权、支配权和请求权的区分,并强调这两种区分对于民事司法分析和裁判具有核心意义。对于我国民法典中财产权和人身权的划分、人格以及人格权的伦理意义、民法上的财产权与继承权等特殊民事权利及行使等问题,孙教授在讲座过程中,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将复杂的法学理论讲解得通俗易懂,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主讲嘉宾:孙宪忠
与谈环节
与谈环节,大连海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国强、孙良国分别发表感想。两位教授均表示孙宪忠教授此次关于民事权利体系的讲座极具深度与启发性,对民事权利政治性、法技术属性的全面解读,让听众对民事权利有了更立体、更深入的理解,对实际教学和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与谈嘉宾:李国强、孙良国
讲座结束后,海大师生以及场内外法律职业人以热情真挚的掌声和温馨的鲜花礼敬学者,满满的仪式感烘托出对孙宪忠教授法治思想传播的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