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震到,不要慌,桌子下面躲一躲;先低头,再抱头,保护要害最重要。”日前,丽江市地震局高级工程师李群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直观的演示,为玉龙县白沙中学师生讲解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方法和逃生技巧。
“地震到,不要慌,桌子下面躲一躲;先低头,再抱头,保护要害最重要。”日前,丽江市地震局高级工程师李群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直观的演示,为玉龙县白沙中学师生讲解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方法和逃生技巧。
4月1日至5月20日,全市地震系统利用1个多月时间,开展了72场宣传活动,吸引了14000多人次参与。其中,举办专题讲座38场,通过专题讲座、应急演练、响应人培训、现场参观等多种形式,全面普及防震减灾知识,营造了浓厚的防震减灾宣传氛围,活动效果显著。
——多维活动筑牢防震减灾防线
宣传活动启动以来,市、县地震局工作人员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部队,通过开展宣讲活动、发放资料、组织应急演练等方式,全面提升社会抵御灾害的综合能力。
市地震局工作人员为群众讲解防震知识并答疑解惑。(丽江融媒记者 赵庆祖 摄)
据丽江市地震局二级主任科员成晓梅介绍,结合云南省“地震科普携手同行”主题活动,市、县地震局联合教体部门,深入部分中小学校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活动。组织专业人员开展防震减灾科普讲座18场,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案例,向师生们讲解地震成因、地震灾害特点、地震预警知识,以及应急避险技能;协助学校开展主题班会20余次,通过播放科普视频、互动问答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防震减灾知识;组织地震应急疏散演练16次,模拟地震发生场景,指导师生按照预定疏散路线快速、有序撤离,有效提升了师生应急反应和自救互救能力。
工作中,市、县地震局工作人员利用群众赶集的有利时机,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设立现场咨询台为群众答疑解惑,耐心讲解地震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等知识;累计发放《地震来了怎么办》《防震避震常识》《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册》等宣传资料18000余份,印有防震减灾知识标语的宣传袋6700个、围裙3500条、雨伞1500把。通过“接地气”的方式,让防震减灾知识走进乡村千家万户。
玉龙县石鼓镇格子村村民张志元说:“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进一步增强了防灾减灾意识,提升了应急避险能力。”
结合“活力永胜・2025年特色商品展暨五一美食文化节”等活动,市、县地震系统工作人员现场设立宣传展台,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方式,向社区居民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和法律法规。活动期间,参与群众295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进一步扩大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防震减灾工作的良好氛围。
丽江市地震局高级工程师李群为玉龙县白沙中学师生讲解地震知识。(丽江融媒记者 赵庆祖 摄)
针对丽江市旅游行业特点,市、县地震系统为440名涉旅企业员工开展了6场专题培训,内容包括应急预案制定、工作场景避险、人员疏散安置等。组织6次地震应急演练,模拟景区、酒店等环境下的疏散与处置,提升企业应急能力,排查整改安全隐患。此外,市、县地震系统为150余名官兵开展讲座,剖析地震特点及救援知识,增强其防震减灾和应急处置意识。联合开展2次演练,按实战要求进行救援行动,磨合协同机制,提升地震应急处置能力,提高救援效率。
——创新宣传方式抓培训,筑牢基层防灾防线
丽江地震系统积极创新宣传方式,与中国移动公司签约合作,充分利用移动通信网络优势,面向全市移动手机用户推送防震减灾手机短信5万余条。短信内容涵盖地震预警、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等实用知识,通过这种便捷、高效的方式,使防震减灾知识能够快速传播到千家万户,有效弥补了线下宣传的不足。
防震减灾应急演练。(丽江融媒记者 赵庆祖 摄)
活动期间,由市、县(区)地震部门牵头,面向“乡、村、组”三级地震应急工作骨干力量,开展地震第一响应人专题培训23场次,覆盖乡(镇、街道)领导、乡应急中心工作人员、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小组组长、中小学校长等2400人次。
市地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将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持续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加大对偏远乡村的宣传力度,采用更加贴近群众生活的方式,提高群众参与度;不断创新宣传形式,积极探索和运用新的宣传形式和手段,充分利用新媒体、防震减灾科普短视频等,增强宣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和关注度;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联动,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推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为建设平安丽江贡献力量。
记者/赵庆祖
责编/李映芳
二审/和众学
终审/张卫国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来源:丽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