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世界为之瞩目的“5.7印巴空战”中,巴基斯坦依靠中国的歼10CE以及霹雳15超远程制导空空导弹击落了印度包括阵风战机在内的最少六架战机。
在全世界为之瞩目的“5.7印巴空战”中,巴基斯坦依靠中国的歼10CE以及霹雳15超远程制导空空导弹击落了印度包括阵风战机在内的最少六架战机。
让全世界在一夜之间看到了中国军工系统下武器装备的强大,其震撼程度不亚于1990年美国发动海湾战争带给世界的震慑力。
但在局部冲突中遭受重创的印度显然不想承认这个被全世界看在眼里的既定事实,反而大肆鼓吹“婆罗多”赢学。
前有印度国防部长辛格老爷“等时机一到将会向全世界展示印度实力”的狂妄吹嘘,后有退役准将贾格迪普贬低中美装备的滑稽发言。
如今有印度知名节目主持人帕尔基·夏尔玛在印度电视台的节目中再爆逆天言论。
她不仅披露了此次辛杜尔行动的一些“真实细节”,还强调称印度军方发射的导弹仅花费了23分钟的时间就成功突破了巴军列装的中国防空武器系统。
随后还通过印度股票市场军工板块的大幅涨势预言印度的导弹将会受到众多国家的青睐和采购。
继承了印度“优良传统”的帕尔基·夏尔玛小姐最后还不忘再次给印度民众画出一张大饼,称印度将在2047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军火出口国。
那么热衷于“丧事喜办”和善于将水稻穗鼓吹成金条的印度,其自主研发的导弹到底有几多实力?是知耻而后勇取得了长足进步还是延续经典再出绝活?
2024年11月16日晚,在有声有色有味的印度奥里萨德邦,阿卜杜勒·卡拉姆博士岛,印度宣布首次成功测试了一枚国产高超音速导弹。
这枚被印度国防部长辛格老爷称为“LR-ASHM”的远程高超音速导弹,在发射时居然顶着发射盖子就飞了出去。
而更令人吃惊的是,一个头顶井盖的导弹到底是怎么不仅携带有效载荷飞行了1500公里,还在末端精准命中目标,实在是无法想象。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是,印度媒体又一次迎来集体高潮,他们不但大肆鼓吹印度已经掌握了高超音速导弹技术,而且还成功的震慑了中国和巴基斯坦。
当然印度政府的嘴上功夫,从1962年以来,我们已经领教得够多了,不过跟他们的嘴上功夫比起来,印度导弹的实力到底有多少斤两呢?
说起印度导弹,几乎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布朗运动弹”,此款导弹拥有堪称世界上最恐怖的弹道。
毕竟钱学森弹道再厉害,也得遵循物理规律,而印度的布朗弹道,可是突破了物理规律的神器,因为一旦发射,连湿婆神都不知道能飞到哪里,自然也没人能拦得下来。
事实上印度也确实不负众望,每次都要把这项“核心技术”展示给全世界看。
2006年7月9日,印度试射“烈火3”型导弹,导弹升空后却犯了“方向性错误”,在天上兜了一大圈后最终坠落于孟加拉湾。
当然这次还是取得了部分成果,毕竟导弹还是知道掉在了哪里。
而2008年2月26日,印度海军试射的中程潜射导弹可就丢人丢大了,导弹一发射,印度国防部就立刻宣布实验成功。
可问题是导弹飞出去后就再也没人看到过,一直过了14年,最后才在巴基斯坦境内发现了导弹碎片。
当然,印度的导弹可不止专坑“自家人”,越南在2017年被印度忽悠上头后,斥巨资购买了一批“布拉莫斯”导弹。
结果越南测试后发现这种导弹极为先进,真正的实现了发射后不用管,反正飞出去后都失踪了。
越南方面气的要求印度退款,但众所周知,谁都不可能从印度手中要到回头钱,这场破官司一直打到现在也没消停。
但必须承认的一点是,印度在导弹的研发上也不是毫无进步,如果单看印度导弹的研发历史,抛开结果不谈,过程还是很励志的。
1958年,印度建立了著名的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也就是现在的“DRDO”。
印度航天之父维克拉姆·萨拉巴伊带领着团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建立起印度第一个火箭基地。
所以印度的火箭导弹事业确实有令人称道的一面,但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印度和中国在发展路线上开始分道扬镳。
中国坚持开拓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路线,而印度采用了国际分工,强化合作的路线,在当时的情况下,很难说这两种路线到底哪一种正确。因为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往往一步错步步错,一朝被落下,十年补不回。
当时印度和中国一样缺钱、缺技术、缺人才,中国有三钱等两弹元勋,印度也有维克拉姆和五先驱。
维克拉姆的做法是派遣年轻人前往美国学习,中国的做法是全力以赴,自主研发,但在这里必须指出的是,中国绝对不是闭门造车。
相反,当时中国通过一切关系密切关注世界科学发展,很多专业的科学期刊都通过各种渠道,包括香港等地发往国内。
再由两弹元勋等顶级科学家们一一解读,研究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从这一点上来说,中国在某种意义上拿到了比印度更好的开局,有了自主研发的本钱和底气。
于是就在印度留学生们还在努力的学习着美国可以公开的技术时,中国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跑到了印度的前面。
1970年维克拉姆在闻讯中国成功用长征一号将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后拼命工作,希望不要输给中国太远,但一年后他就积劳成疾,吐血身亡,享年52岁。
但在维格拉姆死后接手的下一代,堪称枉对维克拉姆的在天之灵,一直到1975年,印度才在苏联火箭的帮助下,把第一颗国产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当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长征一号后,印度就认为中国的弹道导弹已经可以对印度形成压倒性优势。
于是印度政府紧急通过决议在1972年制定了名为“魔鬼”和“勇敢”的专项计划,不得不说,在重压之下的印度弹道导弹技术小有发展。
但一个消息的传来,彻底打乱了印度政府的部署,1980年,我国东风五号试射成功,一直以来都以追赶中国为目标的印度意识到。
当时的中国已经具备了在国土任何地点对印度发动战略打击的能力,印度军方和航天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决意赶超中国。
于是枉顾科学发展规律,通过高压政策和命令强制加快了魔鬼计划和勇敢计划的进度,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魔鬼计划的核心思路开始转变,妄图通过研究苏联防空导弹的原理,制造出印度的弹道导弹,通过走“捷径”实现对中国的弯道超车。
通过研究防空导弹的原理来制造弹道导弹,不用说,魔鬼计划最终流产了,但印度还有方案B勇敢计划。
然而了,新的情况再次出现了,1983年巴基斯坦总统齐亚在《时代周刊》采访时表示,巴基斯坦可以在任何想要的时间点造出核武器。
这番话把印度吓得不轻,于是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立刻在1983年7开始实施“联合制导导弹发展计划”。
却又在刚见到成效的时候就吃到了美国的制裁,各种技术支持全部撤回,再加上苏联解体,印度的导弹工程进度一下子又放慢了脚步。
这时候就看出中印之间不同发展道路的结果了,中国依靠独立自主研发,硬是在美俄之间闯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
而过于依靠外人的印度导弹系统在被人釜底抽薪后,就陷入了半瘫痪状态,不得不在1994年停止了进程,之后就几乎全部依赖于进口。
哪怕后来对于弹道导弹的研究还在继续,但在没有完整体系下的研究无异于零敲碎打,始终难成气候。
事实上,从印度导弹多年的发展经历不难看出,印度导弹的发展历史中始终有个问题困扰着他们,那就是被外人卡脖子。
从一开始试图依托外国技术,但之后先是被美国卡,又遇到了苏联解体,还吃到了国际制裁,这让印度导弹计划几经沉浮。
最终犯下了断档发展的工程大忌,在这几方错误的累积下,印度导弹计划就成了一座高不可攀的碎石山。
无论后来人怎么努力,都只是在这碎石山上修修补补,最后变成全世界的“乐子人圣地”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当前印度的导弹工业无论被印度政府和“婆罗多赢学”怎样包装,依旧难掩看不见任何出路的事实。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 2021-12-08 《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丨我国第一枚洲际导弹“东风5号”成功发射》
环球时报热点 2025-03-17 《BM-04导弹亮相!充满印度特色》
环球网 2013-03-21 《巡航导弹自研之路充满坎坷 印度“无惧失败”
来源:科普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