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并且互相牵制的局面,如今在菲律宾出现了。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并且互相牵制的局面,如今在菲律宾出现了。
2024年刚过,阿基诺家族这个曾被认为“退出历史舞台”的名字,又开始频繁出现在公共视野。
不是高调宣布什么,而是一步一步地,从地方、媒体、智库、社交网络,一路铺陈。
而在台面上,小马科斯与莎拉·杜特尔特的裂痕早已不再遮掩。
一北一南,两股力量角力多年,如今第三股熟悉又陌生的势力正悄然回归。
这个家族的重新登场,不只是菲律宾政坛的变局,更可能令中美两国都意料之外。
阿基诺家族并未“彻底退场”,他们只是从总统府退回地方,从首都退回塔尔拉克,从聚光灯退回幕后基层。
2022年地方选举,塔尔拉克省成为试验田。
没有高调打出“阿基诺”标签,而是以“独立候选人”“改革派”名义参选。
选上后,这批人迅速整合地方资源,恢复与马尼拉媒体的关系,推动自由党基层重建。
2023年,克里斯·阿基诺罕见露面,出现在几场关于治理、制度建设的公开讲座上。
讲座对象不是政客,而是学生、企业家和NGO。
不喊口号,讲制度;不谈家族,只讲责任。
他们没用过去的剧本,但目标依旧明确,为2028年的选举提前热身。
菲律宾的政治,曾是两家轮流登场。
小马科斯代表北部政治联盟,靠的是国会资源、军政体系以及对美关系的“务实路线”。
莎拉·杜特尔特继承父亲的南部地盘,主打“强人政治”与“安全优先”,掌握地方与基层执法系统。
但两人之间的分歧,早在2023年底就开始浮出水面。
预算案之争、政策分歧、公开缺席会议……联盟裂痕已是事实。
而阿基诺家族的回归,让战局不再是“双雄争霸”,而是“三支势力”的角力。
他们代表的是中产阶层、学术体系、文官机构以及对制度仍抱有信仰的那一部分人。
三家族、三套体系、三种逻辑,正在菲律宾同一个政治舞台上进行博弈。
2023年,马科斯政府与美国签署军事协议,允许美军使用更多菲律宾基地。
美军重返吕宋岛,引发国内部分民族主义者警觉。
马科斯说得很清楚:“菲律宾不会选边站队。”
他希望在美中之间维持经济合作的弹性空间,但这种“中庸”在今天的地区格局里,越来越难维持。
而莎拉·杜特尔特的表态更为直接。
2024年2月,她在一次地方媒体采访中说:“菲律宾不是哪个大国的前哨。”
这句话虽无指名,却被普遍解读为对美国的微妙抗拒,强调“国家主权”的独立性。
阿基诺家族则完全不同。
2013年,正是阿基诺三世推动南海仲裁案,让菲律宾在国际法庭上对中国提出主权挑战。
2024年3月,阿基诺支持的自由党智库发布白皮书,提出“回归法理路线”,再次强调2016年仲裁裁决的法律效力。
南海,早已不是外交技术问题,而是三大家族之间的“立场试金石”。
外交,成了内政的一面镜子。
在“强人政治”流行多年的背景下,年轻人开始厌倦了“家族控制”和“继承政治”。
2023年底,马尼拉大学一份调研报告显示,18-35岁的受访者中,有52%倾向支持“非传统家族”的候选人。
他们不再单纯追求个人魅力,而是看重制度、透明度、反腐。
社交平台上,克里斯·阿基诺的直播异常受欢迎。
她不谈选战,只讲制度。
讲怎样建立透明预算,讲教育公平,讲公务员系统如何避免权力寻租。
一场直播点赞十万,评论区里全是“怀念阿基诺三世时期”的留言。
这不是造势,是情绪复苏。
中产和大学生,正在用行动投票,选择“熟悉的制度语言”。
军方一直是菲律宾政治里最不容忽视的“沉默力量”。
过去一年,军方高层对马科斯的态度正在转变。
不少退役将军公开批评其南海政策“模糊不清”,对美军部署“缺乏战略清晰度”。
而杜特尔特家族则仍在南部军警系统中掌握话语权。
阿基诺家族看似离军方遥远,但他们打的是文官制度的牌。
2024年初,克里斯·阿基诺在退役军人协会的演讲中提到:“政府需要稳定,而不是冲动。”
这句话赢得了掌声,也传递出阿基诺家族希望与军中“理性派”对话的信号。
军方的分化,是政局不稳的前兆,也是未来选战的变量。
在中美博弈持续升温的背景下,菲律宾这块棋盘上的每一次人事变化,都牵动更大的战略走向。
阿基诺家族的卷土重来,或许不是中美希望看到的剧本,却可能成为他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乾坤未定,局势未止,2028年的钟声已经在远处响起。
参考资料:
唐驳虎主笔2025-05-25菲律宾下一位总统,可能让中美都意想不到,阿基诺家族卷土重来
免责声明:本文国际新闻均来自公开信息整理,文中观点分析仅代表个人,无任何不良引导。因国际局势动态多变,信息会有时效性差异,本人已尽力核实,如有虚假或存疑部分,请立即联系进行删除或修改。如涉及版权和配图问题,侵删。请读者理性判断,风险自担。
来源:小拉谈古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