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害的传染性疾病。
01
什么是慢乙肝?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害的传染性疾病。
全球慢乙肝流行情况
02
03
乙肝的传播途径
HBV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如同一办公室、同一餐厅、同一宿舍、握手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HBV。
以下途径不会传播乙肝
04
《指南》中明确指出:“HBV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也未发现HBV能经吸血昆虫(蚊虫和臭虫等)传播。”
05
慢乙肝有哪些症状?
消化道症状:常见食欲缺乏、厌油、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
食欲缺乏:最为常见,多见于肝炎发病初期,食欲好转是病情恢复的征兆。
肝区疼痛:约2/3病例有右上腹(肝区)疼痛,常向右背部放射。
慢乙肝有哪些体征?
06
蜘蛛痣:好发于面、颈、手掌;用铅笔尖或牙签压迫中心可使蜘蛛消失。
肝掌:在手掌大小鱼际部,手指掌面、基底部和足底都可见红色斑点、斑块。
黄疸:表现为巩膜、皮肤的黄染,并伴有尿色加深。
07
HBV感染增加多种癌症发生风险
HBV感染增加肝癌、胃癌、肾癌、淋巴瘤等多种癌症发生风险。其中慢性HBV感染者发展成肝硬化/肝癌的风险为15%-40%。慢乙肝患者的肝癌发生风险为非携带者的14-223倍。
肝功能正常,也需要抗乙肝病毒吗?
08
若乙肝DNA阳性,即使肝功能正常,以下情况也需要抗乙肝病毒:
① 有乙型肝炎肝硬化或肝癌(HCC)家族史;
② 年龄>30岁;
③ 无创指标或肝组织学检查,提示肝脏存在明显炎症(G≥2)或纤维化(F≥2)
④ HBV相关肝外表现(如HB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等)
09
慢乙肝治疗就像爬台阶
慢乙肝治疗的2大目标
10
11
如何选择抗病毒药物?
2022版《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推荐意见:
初治患者:
强调选择强效低耐药核苷类(NA)药物,推荐恩替卡韦(ETV)、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艾米替诺福韦(TMF);或Peg-lFN(长效干扰素)
经治患者:
对 NA经治患者符合条件的优势人群联合Peg-lFN可使部分患者获得临床治愈
何为临床治愈
12
对于部分适合条件的患者,应追求临床治愈即:
停止治疗后仍保持HBsAg阴性(伴或不伴抗-HBs出现)、HBV-DNA检测不到、肝脏生物化学指标正常、肝脏组织病变改善
但因患者肝细胞核内cccDNA未被清除,因此存在HBV再激活和发生HCC的风险
追求临床治愈的药物选择
NA经治的优势人群联合干扰素可使部分患者获得临床治愈。
优势人群:e抗原阴性;基线HBsAg1 lgIU/mL
13
生活中的乙肝预防措施
生活上主要预防血液传播及性传播:
① 不用未检测乙型肝炎指标的血液及血制品;
② 不要用不消毒的剃须刀、穿耳针、纹身针等进行美容活动;
③ 献血需要到正规的献血站;
④ 避免不洁性生活;
⑤ 保持良好洁净的生活习惯;
⑥ 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
乙肝疫苗是什么?
14
可刺激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抗-HBs出现标志着对于乙肝病毒具有免疫和抵抗能力,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
15
慢乙肝感染者的监测与随访
每3-6个月进行血常规、生化、病毒学、甲胎蛋白、腹部超声和肝脏硬度等检查,必要时进行肝活组织检查;若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及时启动治疗。
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监测:监测抗病毒治疗的疗效、用药依从性、耐药情况、不良反应以及肝癌发生,建议每3-6个月进行血常规、生化、病毒学、甲胎蛋白、腹部超声和肝脏硬度等检查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