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青春力量守正创新,与青春学子双向奔赴。5月20日,中国歌剧舞剧院经典歌剧《原野》复排首演走进北京建筑大学校园。一架钢琴,一位指挥,极简舞台承载磅礴诗意——当戏剧张力如原野劲风直抵心魄,音乐叙事似大河奔涌涤荡灵魂,这场青年歌剧工作者与青年学子的“青春对话”,不
以青春力量守正创新,与青春学子双向奔赴。5月20日,中国歌剧舞剧院经典歌剧《原野》复排首演走进北京建筑大学校园。一架钢琴,一位指挥,极简舞台承载磅礴诗意——当戏剧张力如原野劲风直抵心魄,音乐叙事似大河奔涌涤荡灵魂,这场青年歌剧工作者与青年学子的“青春对话”,不仅再现了中国歌剧史上的瑰宝,更让大学生近距离体会到经典艺术在新时代守正创新的魅力。
经典歌剧《原野》改编自曹禺先生同名原作,由万方编剧、著名作曲家金湘作曲,著名导演李稻川执导。1987年在北京天桥剧场由中国歌剧舞剧院首演。歌剧《原野》是首部代表中国歌剧登上西方舞台的作品,具有里程碑意义,被誉为“20世纪歌剧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该剧历经三十余年常演不衰,多次荣获重要奖项,焕发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此次复排的歌剧《原野》,由伊泓远、余阳、毋攀、王佳韵、李荣新、常通等中国歌剧舞剧院的青年歌唱家们担纲主演。其中,剧中女主角“金子”由一级演员,“文华奖”金奖、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新十大女高音歌唱家”的伊泓远饰演。在导演朱亚林看来,作为歌剧《江姐》中第五代“江姐”的扮演者,伊泓远有着100多场歌剧的丰富演出经验,是一位比较成熟的民族歌剧演员,她塑造的“江姐”形象深入人心、很有代表性。而“金子”和“江姐”这两个人物形象反差非常大,从背景、人物塑造到一些规定情境的表演、表达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别,这就需要伊泓远必须要突破以前“江姐”形象留有的样式和气质,向“金子”这个人物去靠近,她从前期的排练、联排、彩排、汇报一直到首演都苦下功夫、用心琢磨角色,从演唱、台词以及“手眼身法步”全方位地去研究塑造人物形象。同时,伊泓远也向导师刘辉教授虚心请教、积极探讨,在声音上,除了传承民族唱法中经典的唱腔,还融入了美声唱法的演唱方式,不仅使声音腔体更加圆润,而且不失掉民族唱法的咬字和韵味的美感。最终,她的表演让朱亚林导演感觉到,从端庄沉稳、智勇双全的革命前辈“江姐”到泼辣奔放、敢爱敢恨的大女主“金子”,从人物性格上的突破、表演尺度上的突破再到声音张力上的突破,做了非常大的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经典歌剧《原野》是前辈艺术家留下的宝贵艺术财富,作为年轻一辈的歌唱演员,有责任、有义务做好传承创新,让经典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彩,为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伊泓远说。
复排首演当日的舞台上,导演朱亚林为师生们担任导赏。咏叹调《啊,我的虎子哥》《人就活一回》等名段直击灵魂,在戏剧矛盾冲突激烈的华彩部分,精彩的表演都会引发雷鸣般的掌声。演出结束后,所有演员在台上一遍遍谢幕,台下北京建筑大学的师生们一直呐喊欢呼,激动不已,久久不愿离去。师生们纷纷表示,本次中国歌剧舞剧院经典歌剧《原野》复排首演是一场震撼人心的艺术体验,感谢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剧组团队以匠心铸就精品,用精湛的艺术水准让经典焕发新生。
据了解,中国歌剧舞剧院多年来一直以一手抓传承,一手抓创新的发展理念,力求在致敬经典的同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生命力,圈粉年轻一代,展现国家艺术院团的使命担当和文化自觉。此次经典歌剧走进校园的演出活动是一场青春的“双向奔赴”,用中国民族歌剧的青春力量在青年学子心中播撒下艺术的种子,让美育浸润校园。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有文化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