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球性的慢性肾脏病(CKD)研究显示,我国2017年CKD的年龄标化患病率为7.18%。据此估算,我国现有CKD患者约1.32亿。CKD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患者易并发高血压和心力衰竭;反之,高血压和心力衰竭又会显著增加CKD患者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形成“恶
全球性的慢性肾脏病(CKD)研究显示,我国2017年CKD的年龄标化患病率为7.18%。据此估算,我国现有CKD患者约1.32亿。CKD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患者易并发高血压和心力衰竭;反之,高血压和心力衰竭又会显著增加CKD患者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深入了解CKD患者高血压和心肌病的影响因素并进行针对性管理,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左力教授
一、CKD相关的心肌病及发病机制
CKD相关的心肌病涵盖了心肌肥厚、舒张功能障碍、收缩功能障碍以及心肌纤维化等多种病理表现。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心脏后负荷的增加、心脏前负荷的增加以及CKD患者内环境的异常等因素,详见图1。
图1 CKD相关的心肌病发病机制总结
二、CKD相关心肌病的治疗策略
在治疗CKD相关心肌病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以全面管理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和改善整体健康状况,包括透析、肾移植、血压管理,以及贫血、矿物质骨代谢异常与体重管理等。
①透析
常规透析方案是每次4小时,每周3次,透析液温度37°C。而替代透析方案则更加灵活多变,如短时频繁方案(每次2-3小时,每周6天)、夜间方案(每次8-10小时,每周>5晚)、中心夜间方案(每次6-8小时,每周3天)、强化方案(>5.5小时/次或>4天/周)、低温透析(透析液温度约1°C低于标准温度),在降低左心室质量、血压、减少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和/或住院率等方面显示出潜在益处(图2)。
图1 替代透析与常规透析方案的对比
②肾移植
肾移植后患者左心室肥厚有一定逆转征象,如图2基线与术后6个月的对比效果。但遗憾的是,研究分析数据无统计学意义,肾移植能否逆转左心室肥厚有待更多研究论证。
图2 基线与肾移植术后6个月左心室肥厚程度对比
③血压管理
目标值:对于CKD患者建议收缩压
降压治疗对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比较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等降压药物对左心室肥厚的改善效果,发现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更具优势。此外,SGLT2抑制剂具有多重效应,降糖的同时,还有助于心血管保护、酮体代谢和肾脏保护。
三、总结与展望
CKD引起的心肌肥厚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虽然通过血压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逆转左心室肥厚,但目前尚缺乏独立于血压控制之外的有效方案来实现这一目标,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而且在CKD患者中,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与预后改善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明确,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确立。此外,对于不同阶段的CKD患者,其血压控制目标可能有所不同,包括非肾病、未进行透析的肾病以及依赖透析的患者。因此,确定适合不同人群的血压目标值是非常重要的。最后,为不同的高血压目标人群寻找更适合他们的药物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这包括探索现有药物在不同患者群体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开发新的药物来更有效地逆转左心室肥厚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仅供HCP观看。
来源:医脉通肾内频道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