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彭老总是我的老首长、老战友,自一九三O年五月红三军团成立起,绝大部分时间我在他的领导下战斗、工作。在这四十多年的岁月中,我们共同闯过了无数惊涛骇浪,踩碎了无数艰难险阻,共享过无数次胜利的欢乐和幸福。在行军途中,在宿营地里,我们总是谈得无拘无束,十分融洽,有时也
丹心昭日月刚正垂千秋
—悼念我党我国和我军杰出的领导人彭德怀同志
黄克诚
..................
彭老总是我的老首长、老战友,自一九三O年五月红三军团成立起,绝大部分时间我在他的领导下战斗、工作。在这四十多年的岁月中,我们共同闯过了无数惊涛骇浪,踩碎了无数艰难险阻,共享过无数次胜利的欢乐和幸福。在行军途中,在宿营地里,我们总是谈得无拘无束,十分融洽,有时也争论得面红耳赤,各不相让。然而这并没有丝毫影响我们的感情和彼此的信任,相反地倒加深了相互的了解和革命的友谊。我一直把他看作严师益友,从他那里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巨大的鼓舞。在沉痛悼念他的此时此刻,他那英勇战斗的伟大一生,他那光彩照人的崇高品德,更加鲜明而深刻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展现在我的眼前。
献身革命鞠躬尽瘁
彭德怀同志是湖南省湘潭县人,生于一八九八年。出身贫寒,只读过两年私塾,从十一岁起就给地主放牛,当过煤窑工人和挑土工人,饱尝了地主资本家的欺凌压榨。苦难悲惨的童年,使他幼小的心灵中深深种下了对压迫剥削者的仇恨,磨炼出对旧社会的叛逆性格。有一年,他的家乡发生了一次大灾荒,加上地主逼租逼债,弄得湘潭一带哀声载道,饿砰遍地。人民为了活命,自动组织起来闹果吃大户。而家藏万石粮的豪绅大户们不仅颗粒不给,而且残酷镇压。当时年仅十几岁的彭德怀目睹此一情景,再也遏止不住心头怒火,带领数百名饥饿群众,冲进一个大地主家里,运走了仓里的大半粮食。他的叛逆性格第一次迸发出耀眼的光芒。一九一六年,他抱着为工农大众寻找出路、为中华民族谋求解放的强烈愿望投入湘军。一九一九年,他当连长时,在连里组织“救贫会”,团结进步官兵,为工农谋利益。一九二O年冬,驻防南县注磁口时,为了减轻当地农民痛苦,经“救贫会”讨论,秘密派人杀了一个姓欧的恶霸地主。这个恶霸地主是大军阀赵恒惕处一个少将参议的哥哥。此举在当时震动很大。被告发后,他弃职潜逃。一九二三年他考入湖南军官讲武堂,毕业后历任连长、营长,以“救贫会”为核心,组织“士兵委员会”,提出反对列强瓜分中国、打倒财主、实行耕者有其田等六条纲领,积极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在大革命时期,彭德怀同志参加了北伐战争,他指挥的营作战英勇,屡建战功。一九二六年秋,他任代团长,在北伐军围攻武昌时,认识了共产党员段德昌同志。段德昌同志对他进行了党的教育,介绍他读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大纲》等马列主义著作和进步书刊。这时,他才真正寻找到工农翻身、民族解放的道路。大革命失败后,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他毅然决然地走上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道路,于一九二八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九二八年七月,在中国革命处于低潮的时刻,彭老总在党的领导下,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湘南起义和井冈山斗争的鼓舞下,横眉冷对铺天盖地的反革命恶浪,领导了著名的平江起义。起义部队改编为红五军,彭老总任军长,积极开展湘鄂赣的游击战争,开辟了湘鄂赣根据地。同年十一月,率领f红五军主力奔向井冈山。经过辗转苦战,于一九二八年十二月十一日到达宁冈地区,与毛主席、朱总司令率领的红四军胜利会合。
从此,他在毛主席统率下,指挥千军万马,和兄弟部队紧密配合,和人民群众团结一致,纵横驰骋于巍峨井冈、苍茫赣水和碧绿闽山之间,以艰苦卓绝的斗争,粉碎了蒋介石一次又一次的“围剿”,跨越万水千山,冲破蒋介石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胜利进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彭老总担任八路军副总司令,坚决执行党和毛主席的抗战路线,协助朱老总率领八路军,逆着国民党狼狈南逃的百万溃军,英勇挺进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开辟了华北广大的抗日根据地,坚持了华北敌后的抗日斗争,粉碎了日本侵略军无数次的围攻“扫荡”,打退了国民党反共顽固派的挑衅、进攻,用毛主席人民战争的光辉思想,迎来了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辉煌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彭老总为了保卫党中央和毛主席,保卫延安,在十倍于我之敌的疯狂进攻面前,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从容不迫,泰然自若,坚决贯彻毛主席的伟大战略决策,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声东击西,连战皆捷,终于了肖灭了蒋胡匪军,解放了大西北,受到毛主席的赞扬和全国人民的称颂。这威武雄壮的战争奇观,同彭老总的名字一起,载入中国革命战争的光辉史册。
当美帝国主义把侵朝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妄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的严重时刻,彭老总慨然接受毛主席的重托,肩负中国人民的期望,率领中华英雄儿女,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同朝鲜人民和人民军并肩战斗,以劣势装备打败了最现代化的敌人,迫使美帝国主义在停战协议上俯首签字,光荣地履行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义务。他回国后,忠实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建军路线,对我国的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丹心向党坚毅忠贞
彭老总对党对人民忠心赤胆、鞠躬尽瘁,对毛主席衷心敬佩,真诚信赖。平江起义后不久他就指出:“井冈山是乌云满天中的一颗明星,是湘鄂赣根据地和其他根据地的指路明灯。”他坚信毛主席开辟的井冈山道路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
我清楚记得,一九三O年冬富田事变时,有人伪造毛主席的笔迹,写信给古柏同志,要古柏同志在审讯AB团案件中,审出彭德怀是AB团。这封信转到彭老总手里,尽管笔迹很象,但他一眼就看穿这是敌人的阴谋。他斩钉截铁地说:这不是毛主席写的,毛主席绝对不会写这样的信。他立即召开三军团前委扩大会议,宣读了这封伪造信,揭穿了敌人挑拨一、三军团的关系,煽动反对毛主席的阴谋;并把原信j犷夜呈送毛主席。毛主席看了这封伪造信后,更增加了对彭老总的信任。一九三一年六月,我红三军团三师驻在南城和黎川之间。一天,哨兵带着两个人到司令部来见我,其中一个年纪较大、头发花白,自称是黄公略的哥哥的人,说是从南昌专程赶来,有要事找彭德怀面谈。我随即派人把他们送到彭老总那里。当彭老总弄清了这个家伙是国民党特务,奉蒋介石之命前来对他进行策反活动时,他豪放地笑了起来,很有风趣地说:‘那很好啊,我会妥善答复蒋介石的。”他立即将此情况报告毛主席,把这两个人押回我处,并亲自给我打电话:“把那个坏家侠的脑袋砍下来,叫他的随从提回去,交给蒋介石。”我当即执行了彭老总的命令。彭老总就是用这种特殊妥善的方式,答复了蒋介石,表达了他对党、对革命的赤胆忠心。
在遵义会议上,彭老总旗帜鲜明地坚决拥护毛主席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他坚信毛主席定能扭转危局,挽救红军,挽救革命。
当一、四方面军在两河口会合后,张国衰进行一系列分裂党分裂红军、另立中央的阴谋活动,企图拉拢彭老总,追随他南下逃跑的错误路线,遭到彭老总的坚决拒绝和严厉斥责。在阿西、巴西,张国熹搞突然袭击,妄图谋害毛主席的紧急关头,彭老总亲自秘密带领一个团,保护毛主席,保护党中央和中央机关,直至毛主席、周副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脱离险区,安全到达三军团司令部。
他坚决执行毛主席北上抗日、把革命大本营扎在大西北的正确路线。一九三八年十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彭老总坚定地站在毛主席一边,同王明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彭老总多次同我谈到毛主席对他亲切教育的情景。早在中央苏区时期,毛主席把列宁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这本书送给彭老总,并亲笔写了条子.中国草命要胜利,这本书不可不看。没隔多久,毛主席又把《国家与草命》送给彭老总,又亲笔批道:中国革命要胜利,这一本更要看。毛主席常赏把最艰巨的、有关全局的重大任务交给彭老总。早在井冈山时期,毛主席就把保卫井冈山的重担要彭老总来挑。在长征中,我右路军出了腊子口,只剩下八九千人,缩编为陕甘支队,毛主席任命彭老总为陕甘支队司令员,亲自兼任政治委员。一九三六年,我抗日先遣支队东渡黄河,毛主席又要彭老总担任先遣支队的总指挥,又一次亲自兼任政治委员。特别是在一九五0年,美帝国主义扬言要在感恩节前结束侵朝战争,要把新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的时候,毛主席深信彭老总能孚众望,完成重任,任命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就是在一九六二年,毛主席对彭老总仍然寄予殷切期望,托人转告彭老总,要他好好读马列,准备将来还要出来为党工作。
一九六五年十月,彭老总出任三线副总指挥前,毛主席把他请到家里,十分亲切地、推心置腹地同他谈了几个小时,共同回顾了以往的重大斗争经历。这次谈话,使彭老总兴奋得彻夜未眠,他满怀信心地奔赴新的岗位,决心搞好三线建设,完成党和毛主席的嘱托。但是,就在他决心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的时候,林彪、“四人帮”却对他下了毒手。彭老总尽管长期遭受残酷的摧残折磨,但他始终保持丹心昭日月、浩气压群魔的伟大气概。
毕生征战卓著功勋
在几十年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中,彭老总作为毛主席、朱老总统率军队、指挥作战的得力助手,既善于将兵,又善于将将,胜利地组织指挥过无数次重大的战役、战斗,是国际国内著名的无产阶级军事家。
彭老总统兵作战,高瞻远瞩,全局在胸。每次下定重大战斗决心之前,他总是详察敌情,博采众议,深思熟虑,反复推敲,一旦决心下定,犹如铁打钢铸,决不动摇。在艰苦困难情况下,他总是善于激励将士,增强斗志,一往无前,夺取胜利;在情势危急情况卞,他总是镇定自若,临危不惧,多谋善断,化险为夷;在战斗胜利情况下,他总是头脑冷静,审时度势,进退攻守,部署适宜;在紧张复杂情况下,他总是明察利害,避实就虚,当机立断,不失战机。在敌死我活的战场上,他出现在哪里,哪里的将士就受到巨大鼓舞,就产生无敌的力量。他提掣百万大军如一人,令则行,禁则止,静如山,动如虎,攻必克,守必固,高屋建扳,势如破竹,不愧为德威并重、勇谋兼备的杰出将帅!
在事关全局的战略问题上,彭老总总是呕心沥血,排除万难,千方百计,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战略方针。红五军与红四军会师宁冈不久,湘赣两省军阀即纠集十八个团的反动军队,向井冈山地区“会剿”。根据当时的严重情势,毛主席作出了英明正确的战略决策,决定以红五军少数兵力(约一个团),留守井冈山,吸引两省“会剿”敌军,掩护红四军挥师赣南,开辟革命根据地。
显而易见,红五军面临的任务,是十分艰险的。当时红五军军委会内部,多数同志不同意担当此任,主张迅速北返,扩大湘、鄂、赣根据地。在这重大的战略抉择面前,彭老总为了革命的大局,力排众议,说服大家,毅然挑起毛主席交给的千斤重担。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刚刚三天,四面八方的敌军即以泰山压顶之势向井冈山疯狂地合围攻击。经三昼夜激战,在大量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之后被迫突围。经辗转苦战,彭老总所部仅剩三百余人。但是,仍然积极寻找战机,主动出击敌人,有力地配合了红四军在赣南地区的顺利发展。几十年间,彭老总都是这样以实际行动坚决执行毛主席的战略方针。
在作战指挥上,彭老总常常是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一九三O年,彭老总率领红三军团,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打败一倍多于我之敌,攻占长沙市。这是我军在红军时期攻占的唯一省城。在历次反“围剿”战斗中,彭老总在毛主席统一指挥和毛主席军事思想的影响下,英勇奋战,大量歼敌,战绩卓著,威名远扬。特别在第二次反“围剿”战斗中,在红一军团密切协同下,彭老总率部连打三仗,初战东固山,全歼公秉藩师四个团共一万余人,再战中村,打垮孙连仲部一个旅,俘敌千余人;三战建宁,将敌刘和鼎师大部歼灭,缴获大批武器装备,真是“七百里驱十五日”,“横扫千军如卷席”,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的完全胜利。长征途中,彭老总率领红三军团,配合红一军团,以劣势兵力,猛打猛冲,一举消灭凭险固守的强大敌人,攻占天险娄山关,二进遵义城。这是整个长征中我军歼敌最多的一次战斗。著名的延安保卫战是在毛主席战略决策下大获全胜的。
作为西北战场前线总指挥的彭老总,坚决执行毛主席制定的作战方针,充分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积极而正确地组织指挥各次战役战斗,为消灭蒋胡匪军,迅速扭转陕北战局,直至解放大西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时,彭老总所部装备很差,兵力只有两万五千余人。而面对的敌人却是全副美械装备的二十三万多蒋胡军。在敌我力量对比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彭老总斗志昂扬,信心百倍,他遵照毛主席“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等作战原则,打了一个接一个的漂亮仗。彭老总精心运筹,巧布迷阵,在青化砭设下口袋,诱敌深入,一个伏击战,即全歼敌三十一旅共二千九百余人,活捉敌旅长李纪云。初战告捷,彭老总又按照毛主席制定的“蘑菇”战术.牵着敌人鼻子“大游行”待敌疲惫不堪、惜头转向之时,再战羊马河,全歼敌一三五旅,毙伤俘敌旅长麦宗禹以下四千七百余人。紧接着,彭老总又率部强攻蟠龙,一举吃掉守敌六千七百余人,生擒了号称胡宗南“四大金刚”之一的一六七旅旅长李昆岗。旗开得胜,三战三捷,人民欢呼,敌军胆寒!西北战局很快扭转。毛主席对彭老总的出色指挥和辉煌战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沙家店战役胜利后的一次军事会议上,毛主席乘兴即席挥笔,为彭老总重新书写了他在十几年前热情赞扬彭老总的诗篇。
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
惟我彭大将军!
毛主席这气势雄伟的诗篇,正是彭老总能征惯战的威武形象的生动写照!
记得,彭老总最初看到毛主席这首诗时,谦逊地将“惟我彭大将军”改为“惟我英勇红军”。
彭老总常讲:干部勇敢、不怕死,部队才能冲得上,攻得下。他自己正是勇敢而明智的模范。为了正确无误地实施指挥,他常常冒着战火硝烟,奋不顾身,亲临前线,实地察看地形敌情,力争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他多次告诫我们:“光靠地图,是指挥不好战斗的。只有迈开双脚,走上第一线,真正洞察敌我情势,才有指挥权。”记得,在江西苏区,一次反“围剿”战斗中,敌人从四面八方向我扑来,妄图将我围困绝地而聚歼。从地图上看来,我军的确濒临绝境、难以突围了。但是,彭老总亲自察看前沿地形,终于发现了一条险要路径。他立即指挥部队,由此轻装疾进,钻出重围,然后,在敌军侧背,予以猛击,重创敌军。
他的指挥所也常常是十分靠前,以至我们这些他的下级指挥人员不断向他提出“抗议”:“你的位置这么靠前,让我们的指挥所扎到哪里去?!”解放战争中,在西北战场,有一次,纵队司令员王震同志正在流弹横飞的战场上指挥战斗,突然发现,彭老总也赶了上来。王震同志大为吃惊说:“你为什么到这儿来!”彭老总却笑着回答:“你能来,为什么我不能来?”为了他的安全,王震同志不得不采取“强硬措施”,命令警卫人员把他拉到了后面。象这样被强拉硬拽送下火线去的事例,真是多不胜举。党中央、毛主席对彭老总这种不顾个人安危的一贯作风深为了解。为此,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专门向志愿军党委发去电报,要他们对彭老总的安全负责。
从朝鲜战场回国后,彭老总把全副精力投入国防建设工作。
他对卓著勋劳的各位老帅,历来十分尊敬。这时,他受毛主席的委托,主持军委日常工作,更加注意倾听老帅们对于国防建设的意见.0除了特殊情况外,他每个星期都要邀请在京的老帅开会,一起研究战略方针、国防工程、部队建设、国防科研、军工生产和民兵工作等重大问题。为了妥善地解决这些问题,彭老总废寝忘食,不辞劳苦,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彭老总遵照毛主席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争分夺秒地狠抓战备工作。他曾经在两、三年内,每年用三、四个月的时间,详细地视察了我国的沿海地带。北起鸭绿江口,南到海南岛的“天涯海角”,长达一万八千多公里的海岸线,几乎布满了他的足迹。所到之处,他都要徒步察看地形,何处应当设防,何处不应设防,逢山爬山,遇岛上岛,详细研究何处应当重点设防,何处应当纵深设防。有一年春天,他的身体情况很不好,毛主席让他到青岛休养。可是,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保卫祖国安全的高度革命责任感驱使他工作成癖,寝不安眠。去青岛不到一星期,他就找上当地的军队干部,一同上山察看地形,检查战备,考察了解防务情况。在名为“休养”的三个多月时间里,他对山东半岛和渤海湾进行了详细勘察,提出了具体的设防方案。彭老总常说:我们这么一个大国,百多年来都是有边无防的,在我们这一代,必须结束这种状态!
彭老总对于我军的现代化建设极端重视,扎扎实实地做了大量工作。建国以前,我军只是单一步兵组成。要把它建设成诸兵种合成和拥有核武器的高度现代化军队,需要从多方面重新学习。
彭老总不仅经常到海、空军调查研究,学习技术军兵种知识,而且非常关心国防科研和国防工业建设,十分注意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战争的特点。为此,他专门邀请深入研究现代战争作战特点和作战指挥问题的同志给他上课,并请核物理专家到他的办公室,挂上一块黑板,给他讲解原子导弹武器的原理、构造和性能。他那严肃认真、兢兢业业地钻研现代化的态度,不愧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我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彭老总坚持毛主席提出的人民军队建军原则,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我军政治工作优良传统,以保证我军永远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坚强柱石。一九五三年下半年,有人提出一长制的问题。彭老总经过认真考虑和调查研究,表示坚决反对。他说:一长制只能助长命令主义、军阀主义,只会使官兵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疏远,不能采纳。他坚决主张军队实行党委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他不仅到军事院校中作过专题报告,而且在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的发言中进行过详细阐述。彭老总日以继夜地辛勤工作,为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来源:白马茶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