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蛋糕都是“胶原蛋白杀手”?一大堆护肤“干货”→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5 21:07 2

摘要:“大油皮”不需要保湿补水;阴天不用防晒,或者防晒霜涂一次管用一天……正逢5月25日国际爱肤日,由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管理局、市疾控局、市爱卫办主办,市健康促进中心、上海健康频道承办的第三期“上海健康播报”中,聚焦市民关注的护肤话题,助力公众走出护肤误区,掌握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大油皮”不需要保湿补水;阴天不用防晒,或者防晒霜涂一次管用一天……正逢5月25日国际爱肤日,由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管理局、市疾控局、市爱卫办主办,市健康促进中心、上海健康频道承办的第三期“上海健康播报”中,聚焦市民关注的护肤话题,助力公众走出护肤误区,掌握科学护肤知识。

◆ 奶茶、蛋糕,都是“胶原蛋白杀手” ◆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随着环境污染、生活压力等的增加,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皮肤病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数据显示,我国超60%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皮肤屏障受损,且覆盖全年龄段:儿童易发湿疹,中老年因乏脂出现瘙痒,中青年因环境、压力等出现“敏感肌”问题。因此,皮肤健康不仅关乎美丽,更关乎全身健康;皮肤不仅是身体外在的“保护壳”,更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三位一体”的呈现。

面对大众都很关心的皮肤抗衰话题,到底哪些因素会加速皮肤老化?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皮肤与化妆品研究室常务副主任、上海医药行业协会化妆品专委会主任委员谈益妹告诉记大家,多种日常行为会加速皮肤老化。

首先,紫外线堪称“皱纹制造机”,无论晴阴,甚至隔着玻璃也能穿透,偷走皮肤胶原蛋白与弹性纤维,留下色斑,防晒需全年坚持。其次,熬夜严重损害皮肤,晚上11点后是皮肤修复黄金期,熬夜会打乱新陈代谢,使胶原蛋白流失,导致皮肤暗沉、松弛,黑眼圈加重。

“甜食中的糖分是‘胶原蛋白杀手’,奶茶、蛋糕等甜食会与皮肤发生‘糖化反应’,让皮肤发黄、失去弹性。”谈益妹强调说,另外,长期焦虑、压力大,会引发内分泌失调,导致皮肤长痘、暗沉,甚至产生炎症,加速衰老。最后,过度清洁会破坏皮肤天然屏障,引发炎症,产生皱纹,清洁应适度,选用温和合适的产品。

当前,有个网络热词叫“敏感肌”,对于这些“敏感肌”人群或处于“敏感肌”状态的爱美人士,如何调整肌肤状态,如何正确使用化妆护肤用品?

谈益妹表示,首先,修复皮肤屏障是关键。敏感肌的皮肤屏障受损,如同破损的城墙。选择含神经酰胺等生理性脂质成分的护肤品,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像“修补匠”般填补裂缝,锁住水分,抵御外界刺激。其次,需精简护肤流程。做好清洁、保湿、防晒基础三步即可。此外,要警惕成分陷阱。购买护肤品前仔细查看成分表,规避酒精、香精、醇类防腐剂等“敏感刺客”,同时避开高浓度果酸、水杨酸等刺激性强的功效成分,待皮肤状态稳定后再尝试使用。

“还有一点,注意调整生活饮食习惯。饮食上远离高油高糖食物,多摄入富含抗氧化成分的蔬菜水果,同时适量补充维生素C与水分,助力皮肤恢复健康状态。”谈益妹表示。

◆ 防晒不是女士专利,男士也需要 ◆

防晒不做好,皱纹来得早!夏季到来后,很多市民关注防晒护肤问题?对此,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杜娟表示,“在防晒霜的选择上我们有句口诀:敏感选物理,油皮选化学。也就是说,敏感肌和痘痘肌的朋友们最适合物理防晒剂:氧化锌+二氧化钛的强强组合,不含酒精、温和不刺激;对于油皮的朋友们,由于角质层更厚,质地清爽薄透、不堵塞毛孔的化学防晒剂更适合您。”

那么如何鉴别是物理防晒剂还是化学防晒剂呢?有个超简单的小技巧:请挤出一点防晒霜涂在手背上,如果出现“刷墙白”效果的就是物理防晒剂,如果秒变透明的就是化学防晒剂。

在此,杜娟提醒大家:防晒不是女士专利,男士也要正确防晒。爱出汗爱出油的男士朋友们完全可以通过佩戴帽子、遮阳镜的方式防晒,也可以选用体感更为舒适、清透型的防晒霜。

同时,日常生活中市民也要“避雷”一些容易晒伤的行为:白天使用VA、柑橘精油类“防晒刺客”组合,可能会收获“焦糖脸”;注意光敏性食物如芒果、菠萝、芹菜、香菜、柠檬等,以及光敏性药物,比如常见的降压伙伴“噻嗪”类药物等;如果避免不了这些晒伤风险,出门时请务必用上“硬核防晒三件套”——衣帽、遮阳伞与墨镜。

另外,杜娟也提醒喜欢运动的朋友,户外活动时要选择防晒力强的防晒霜,每隔一小时就要补涂一次,因为汗水会偷走你的防晒力。运动后也请立即洗脸清洁,防止“闷痘”。

◆ 出现“调色盘”“拼色板”,请立即停用 ◆

还有很多市民表示,有些化妆品使用不当或个体敏感易引发不良反应,遇到化妆品不良反应应该怎么办?谈益妹表示,接触性皮炎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涂抹部位会出现红斑、瘙痒、肿胀等症状,多由香精、防腐剂等过敏原,或高浓度酸类等刺激性成分引发。出现过敏反应时,需尽快停用可疑产品,用清水冲洗并用冷湿敷缓解症状。若症状较轻,可外用弱效激素药膏;中重度症状如出现水泡等,应立即就医,遵医嘱口服抗组胺药治疗。

“色素沉着或减退也不容忽视。”谈益妹提醒,长期使用含激素的美白产品,或不当处理皮肤炎症,可能导致局部皮肤变黑或色素减退,出现“调色盘”“拼色板”样外观。此时要停用相关产品,避免乱用美白产品,做好防晒,必要时及时就医。

毛发与指甲同样可能受到损伤。美发产品中的强刺激性成分可能损伤毛囊,造成脱发、头发变脆易断;劣质指甲油中的甲醛、甲苯等成分会使指甲变黄、变薄,甚至引发甲剥离。一旦出现此类情况,需立即停用问题产品,若头皮红肿、指甲化脓等严重受损,应及时就医。

此外,极少数情况下,化妆品中非法添加的铅、汞等重金属,通过破损皮肤吸收或长期累积,可能引发全身毒性反应,出现头痛、乏力、肝肾损伤等症状,一旦察觉不适,须立即停用并就医。

“使用化妆品出现不良反应,应保留可疑产品、购买凭证及照片,向商家反馈或投诉。同时分享小窍门:首次使用新护肤品前,可取少量涂抹于耳后或手腕内侧,观察24小时无不良反应后,再全脸使用,提前规避风险。”谈益妹提醒。

据悉,第三期“上海健康播报”由上海市奉贤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上海市奉贤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奉贤区市场监管管理局、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协办。

防晒一天只需涂一次?错!

防晒霜就像“手机电量”,电量耗尽就会自动关机,如果2小时不补防晒就等于在太阳底下“裸奔”。

补涂防晒霜也有小诀窍:可以先用吸油纸在脸上“盖章式”按压吸走油光,然后再进行充分涂抹。正确防晒+定时补充,就能让你的防晒力永远“满格”。

皮肤敏感≠产品垃圾

相比较食品、药品,很多消费者希望化妆品既要像食品一样安全无害,又要像药品一样“一抹见效”,这好像有点难以两全。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国际化妆品学院、东方美谷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婉萍表示,由于自身的皮肤状况或身体体质,有些人可能对产品里含有的酒精过敏,就觉得是手头的化妆品“出问题”了。其实,皮肤敏感≠产品垃圾。化妆产品引起过敏可能是皮肤对于某种原料产生过敏,就像是你的皮肤在“挑食”。那么我们只要找到过敏原,避免含有这种类型的化妆品即可。

同时,不要强求“猛药型”化妆品零刺激。不同功效的化妆品,所带来的体验感是完全不同的。与此同时,同一种化妆品,在不同人皮肤上的表现和感受也不尽相同。

此外,化妆品是“长期辅助”,不是“魔法药水”。比起“换头换脸术”,化妆护肤品更像是“慢郎中”“养生茶”,需要细水长流,坚持皮肤管理。对产品功效有合理的期待,理性种草、合理选择。

化妆品≠越贵越好

化妆品怎么选择?是不是越大牌、越贵的就一定越好?

张婉萍表示,在挑选化妆品时,首先要实用,基础功能不能少。化妆品就像主食——不用会饿,皮肤要“闹脾气”。该保湿保湿,该防晒防晒,这是皮肤健康的基础。其次要耐用,无论是面霜的丝滑感还是精华的清爽度,使用化妆品时带来的“肤感”体验就像巧克力的“纵享丝滑”,饱满的情绪价值才会促使我们坚持日常皮肤健康管理。最后,成年人要做选择: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选择适合自己钱包的,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化妆品。

来源:青年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