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岁在辛丑,孟夏既望,余独步汨罗之滨。暮色四合,江声似咽,有孤影峨冠博带,行吟于葭苇间。余趋近,见其形容枯槁,发若秋蓬,腰间长剑锈迹斑斑,然目若星斗,灼灼含光。知其必三闾大夫也,乃整衣肃拜,揖而问曰:“夫子既放于楚,何犹眷恋于此?”
对话屈原
文//信 真
岁在辛丑,孟夏既望,余独步汨罗之滨。暮色四合,江声似咽,有孤影峨冠博带,行吟于葭苇间。余趋近,见其形容枯槁,发若秋蓬,腰间长剑锈迹斑斑,然目若星斗,灼灼含光。知其必三闾大夫也,乃整衣肃拜,揖而问曰:“夫子既放于楚,何犹眷恋于此?”
屈子抚剑长叹,声如裂帛:“夫楚,乃余心之所系也。昔余揽茝纫兰,欲播芳馨于天下,岂料谗佞蔽明,荃蕙化茅。然余闻‘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此志岂因黜陟而移哉?”语罢,折芦为笔,蘸江为墨,于石上疾书“路漫漫其修远兮”,笔锋所至,火星四溅,惊起宿鸟数声。
余愀然曰:“世人皆言‘举世皆浊我独清’,夫子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何苦自苦若是?”屈子掷芦大笑,声震林樾:“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若使玉碎于泥沼,不若瓦全于庙堂,此非余之所屑为也!且夫天地之间,自有清气长存,余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岂肯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尘埃乎?”言讫,江水忽然腾沸,若有千军万马奔腾于地下。
余肃然再拜,曰:“今距夫子之世,已二千三百年矣。然世人犹诵《离骚》之章,犹怀端午之俗,此非夫子之德泽远被乎?”屈子抚石而叹:“俗者,或可惑于一时;圣者,终必昭于万世。余非为留名而作《骚》,乃因心有块垒,不吐不快耳。今见山河重整,黎庶康宁,纵余骨朽江底,又何憾之有?”俄而风起云涌,星月隐曜,屈子身影渐化入苍茫烟水,唯闻“天问”之吟,若远若近,绕梁不绝。
归途中,骤雨忽至,余衣履尽湿,然心窍顿开。方知夫子之魂,非独附于江鱼艾草之间,实乃化而为民族之精魄:刚直如松,清正如竹,坚韧如蒲苇,虽历霜雪而不折。今吾辈沐其遗风,当怀瑾握瑜,砥砺前行,使夫子之光照彻千秋,此诚对话之真意也夫!
【作者简介】信真,1953年生。1973年入伍。历任北京军区党委秘书、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军区政治部秘书长,某甲种师政委,石家庄警备区政委。从部队退休后,放弃京城优越生活,回乡创业十年,组织退役军人、军烈属、困难户成立了天津龙鑫园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办了有机生态果园,为乡村振兴做出了贡献。2024年,被评为北京军休榜样。爱好文学写作,有多部(篇)作品出版、发表,并多次获奖。
来源:丰融春秋